㈠ 蘇聯二戰用日本戰俘打仗是哪部電影
登陸之日 마이 웨이(2011)
導演:姜帝圭
編劇:姜帝圭/Byung-Hyun Kim
主演:張東健/范冰冰/小田切讓/金仁權/韓承龍
類型:劇情/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韓國
語言:韓語 / 日語 / 俄語 / 德語 / 漢語普通話 / 英語
上映日期:2011-12-22(韓國)
片長:137分鍾/ 144分鍾(藍光加長版)
又名:我的征途 / 我的路 / My Way / マイウェイ 12,000キロの真実 / Mai-wei
㈡ 一部日俄戰爭題材電影 叫什麼
影片《紫日》出品於2001年。故事發生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的時候。蘇聯紅軍偶然從日軍屠殺中救下一名中國老百姓--楊玉福。在將楊玉福和傷員一起往後方轉移的途中,軍車誤入日軍軍營,發生了一場激戰。楊玉福和一位名叫娜佳的蘇聯女軍醫僥幸逃進了林區。中途他們遇見了在混戰中與大隊失散的日本少女秋葉子。他們讓秋葉子帶路,可是深受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毒害的秋葉子卻一心要將他們置於死地,帶著他們走進了險境……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q9hFvjTNXs/
㈢ 日本關東軍對戰蘇聯叫什麼電影
日本關東軍對戰蘇聯的電影叫《諾門罕戰役》。
《諾門罕戰役》是一部反映日本關東軍與蘇聯紅軍在諾門罕地區交戰的歷史戰爭電影。諾門罕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日本及蘇聯在遠東地區發生的一場戰役,戰役於1939年在蒙古的諾門罕發生,雙方軍隊投入近十萬兵力,激戰月余,日軍戰敗。這是日軍對外擴張以來遭遇的第一場大敗,這場戰役使日本不得不放棄“北進”計劃,而轉向“南進”政策,進攻東南亞。
電影中通過生動真實的畫面,展現了雙方軍隊的激烈交戰,以及戰爭給雙方帶來的巨大損失。影片還通過講述參戰官兵的英勇事跡,讓觀眾深刻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無情。同時,影片也揭示了日本軍國主義對外擴張的野心和蘇聯的防禦策略,為觀眾提供了了解這段歷史的重要視角。
總之,《諾門罕戰役》是一部值得一看的歷史戰爭電影,它讓觀眾在感受戰爭殘酷的同時,也深刻認識到和平的珍貴。
㈣ 蘇聯擊敗關東軍的抗日戰爭片有哪幾部
遠東特遣隊
紫日
登陸之日
命令:不許開火
命令:越過國境線
㈤ 這是什麼電影是蘇聯和日本打這個畫面
這是電影《登陸之日》中間一段描寫蘇軍進攻日本的戰爭片段,似乎是1939年的諾門坎戰役。
《登陸之日》(My Way)是一部韓國和美國合拍的戰爭片,由姜帝圭執導,張東健、小田切讓、范冰冰等主演,影片於2012年7月10日開始上映。該影片以二戰為背景,講述了在諾曼底登陸戰役中身著德軍軍服的兩名東亞人金俊植以及長谷川達夫的故事。
影片的故事背景,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的朝鮮,到三十年代末的蒙古戰場、四十年代的諾曼底戰場等,幾乎橫跨了二戰的前後。史實中,的確有少部分亞裔士兵包括數量不等的日本帝國陸軍純日籍士兵、朝鮮籍日本兵及來自中國的國民政府軍士兵,他們在歷經多番被俘後存活下來,這些戰爭包括蘇日國界戰爭、中日戰場、蘇德戰爭、諾曼底戰役。該片基於這一史實,刻畫描寫兩名分別為日籍韓裔及日裔士兵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為生存而奮斗的故事。
㈥ 蘇聯擊敗關東軍的抗日戰爭片有哪幾部
有五部
蘇日交鋒
命令:不許開火
命令:越過國境線
遠東特遣隊
紫日
㈦ 一部蘇聯與日本坦克大戰的電影
蘇聯和日本有過坦克作戰的戰役只有諾門罕戰役,描寫過這場戰役的電影只有兩部
一個是2011年的韓國上映的電影《登陸之日》
另一個是1977的日本老電影《戰爭與人類》系列的第三部完結篇
手打不易,不懂再問,確認請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