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雄獅薩羅為什麼要逃跑 揭雄獅薩羅的原型是什麼
電影《雄獅》自上映以來就收獲超高的口碑和票房,這也是繼《摔跤吧!爸爸》後的又一部印度神劇。電影《雄獅》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而來的,講述了男主薩羅5歲時就與自己的家人失去了聯系,20年後薩羅又踏上了尋親之路。那麼在電影《雄獅》中薩羅當時為什麼要逃跑,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他做出這樣的舉動?薩羅在《雄獅》中的原型人物是什麼樣的?
不得不說這是繼《摔跤吧!爸爸》後又一部口碑爆棚的印度神片;,真實故事的力量令全球觀眾都為止震撼,同樣的紀實風格和包含深意的主題引發了觀眾的熱議。據悉,雄獅中除了男主角由印度裔英國影視演員戴夫·帕特爾扮演外,還有戴夫帕特爾、魯妮瑪拉、大衛文翰、桑尼帕沃襲缺,特別是妮可基德曼加盟出演。
《雄獅》是根據《漫漫尋家路》改編,故事講述印度小男孩小薩羅,童年走失而被澳洲夫婦收養,在25年後憑借高科技手段和模糊的童年記憶不遠此寬萬里執著尋家的勵志旅程。妮可基德曼則是小薩羅的養母。
既然是真森禪亮實故事改編,我為大家帶來電影《雄獅》的人物原型薩羅布萊爾利。1986年,印度中部肯德瓦一個貧窮的村莊。5歲男孩薩羅央求14歲的哥哥古魯帶他一起去周邊的布蘭普爾火車站,尋找做零工的機會。可是兄弟倆到達蘭普爾火車站後,薩羅睡了一覺,哥哥就不見了。薩羅猜測哥哥可能上車了於是他陰錯陽差坐上火車離家......
『貳』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什麼法國的片子 估計狼友知道
全球十大禁片之首-《薩羅》,又名《索多瑪120天》.
為什麼是狼友知道?
『叄』 電影雄獅大結局
電影《雄獅》大結局就是薩羅踏上歸鄉路。
薩羅開始了自己一個人尋親之路,他整日整日地窩在房間里不出門,憑借自己零散的記憶,在地圖上尋找著一切可能的地方。他時常想起自己的母親,想起自己的哥哥,想起自己小時候發生過的一切一切,這些清晰又模糊的記憶讓他難以安眠。薩羅知道,他必須要找到他們。薩羅因為不敢告訴母親自己在尋找家鄉的事情,所以他已經有好久沒有去看望一下母親了。
父親告訴他,母親的狀況很不好,希望他能夠去看看她。薩羅沒能有勇氣去見母親,於是只得作罷。雖然薩羅離家已久聽不懂鄉音,可是這種血濃於水的情感是光靠語言無法傳遞的。經過了25年之久薩羅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家。而不幸的是薩羅的哥哥古度在薩羅走失的那個夜晚,在火車站被車撞去了天堂。直到這時,薩羅才知道,因為太小將名字拼錯,真正名字意為雄獅。
《雄獅》的影片評價
戴維斯在影片中毫不誇張但又不乏新意地展示了薩羅童年時經歷的貧苦骯臟以及種種危險,還展示了他成年後強烈的情感沖擊,講述了一個精彩生動的故事,其中的深刻內涵使得這部影片不僅是一部優秀的敘事片,還是一部很有分量的片子。該片是如此的感人和真摯,沒有虛偽的情感或人為操縱的痕跡。
總而言之,《雄獅》是當季最好的作品之一,它建立在真實故事的基礎之上,帶著觀眾從一個獨特的角度體驗了真正迷失的感覺,並且告訴了大家尋找自我要付出怎樣的代價。真實的故事加上主創們無可挑剔的演技,使整部影片兼具野性與優雅。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雄獅》
『肆』 影評︱《雄獅》哪怕千山萬水,也要回家看媽媽
尋親節目中,總會看到走失的孩子與親人團聚抱頭痛哭的畫面,那樣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濕了眼眶。
電影《雄獅》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尋親的故事。一個走失25年的孩子,憑著記憶與感覺,找回了自己的家。
(一)
這樣的尋親故事,發生在國內,能找到就堪稱奇跡。如果,是跨國度來尋找,還能找到,簡直就是傳奇了。
可貴的是,這樣的傳奇是真的。
這部電影《雄獅》,是由澳洲作家薩魯*布萊爾利的傳記改編。是他自己的親身經歷,曾經感動過千千萬萬的讀者。
那麼,這個薩魯*布萊爾利又經歷了怎樣的故事呢?
這,還要從他的童年,從那個柔弱五歲的小男孩說起。
電影就從薩羅的童年開始講起。故事的播放時間是118分鍾。故事發生時間是1986年。電影上映時間是2017年6月22日。那個時候,我們的主人公薩羅(電影中的人名),剛剛五歲。是一個有著棕色皮膚,黑色卷發,一雙大眼睛的小可愛。
一個五歲的孩子,一般還都在父母懷里撒嬌呢。可,這個窮人家的孩子早熟的要命,已經開始和他的哥哥古杜在奔跑的火車上偷煤塊了。用偷來的煤塊換兩小袋牛奶,給家裡人喝。
薩羅似乎沒有父親,電影中就沒有交代。家裡,似乎只有他們三個孩子,還有一個更小的妹妹。他的媽媽不識字,沒有文化,乾的是苦力,搬石頭。
他們住在印度一個小村莊的小房子里,那裡有樹,有水,有鐵軌。生活缺乏色彩,整個畫面幾乎是灰色的。貧窮。骯臟。好在,家裡是有愛的。媽媽與哥哥,非常愛薩羅。
如果,生活一直這樣繼續,其實,也沒有什麼好說的。薩羅將來長大了,不出意外,肯定和哥哥一樣干苦力。
可,命運女神,有時,也會搞惡作劇,讓你坐上火車離開家鄉8900公里。
一天晚上,哥哥古杜去火車站幹活賺錢。小薩羅非得纏著要去。哥哥無奈,就帶上了。結果,到車站哥哥要幹活呢,薩羅瞌睡的不行。於是,哥哥就讓薩羅躺在車站的臟兮兮的木椅子上,自己去幹活了。臨走,還叮囑,不要亂跑,就待在那兒。回來了,給他買糖耳朵吃(一種印度小吃,油炸的,和咱國家油炸麻花有點相似,有的地方也有叫糖耳朵的)。
一覺醒來的薩羅,已是深夜。一個人走在空無一人的站台。也找不到哥哥。可能是害怕,他爬上了一列火車。一列就要廢棄的火車。
他不知道,他這一走,就是二十五年。他不知道,這一走,要漂洋過海。他不知道,這一走,命運完全會被改寫。
他也不知道,就在他爬上那列被廢棄的火車的時候,他的哥哥已經被火車撞死。這樣悲痛的消息,二十多年以後,他才知道。
如果,他不爬上那列火車,他也等不來他的哥哥。
然而,一個五歲的孩子,坐上了開向遠方的火車。奔赴一場不可知的命運。
卻讓觀眾格外揪心。這樣的情感故事,尤其是以兒童為主角的電影,情感張力極強。
這個時候,每個坐在屏幕前的觀眾,恐怕都被電影中的五歲小寶貝的命運,緊緊勾住了心。
在印度電影《小蘿莉和猴神大叔》中,也講了一個聾啞小女孩坐火車被丟的故事。不過,那個小女孩很快被好心人猴神送了回來。
而,在這部電影《雄獅》中,時間跨度太長,中間隔了25個春夏秋冬。
(二)
火車終於停下了。停在了印度的第三大城市加爾各答。那裡也有一條寬闊的河是胡格利河,是恆河支流。小薩羅曾經在河邊無目的張望。
加爾各答距離薩羅的家,已然遙遠的如同天堂。可,一個五歲的孩子,哪裡會知道這些?
飢寒交迫薩羅鑽出火車。大聲叫著哥哥,媽媽。可,熙熙攘攘的人群,冰冷的如同沙漠。並沒有一個人關心這個孩子的現狀。那樣的叫聲,真的是撕心裂肺。
在薩羅被澳洲養父母收養之前,薩羅在這個城市流浪了差不多兩個月。靠撿垃圾,吃剩飯或者祭品活著。
電影通過一個五歲孩子的眼睛,帶著我們觀眾看印度底層老百姓的生活,真的是又臟又亂又差,堪憂,堪憂。當然,那是1986年,現在,發展的應該不錯了。
後來,薩羅被一個好心人送到了孤兒院。那裡環境也好不到那裡去,條件極差。
不過,這里待的時間不長,薩羅就被澳洲一對父母領養,從此過上了幸福的富裕的生活。他的養父母,至少是中產階級,不差錢。
電影基本上分為兩部分,前面主要講童年的薩羅的家庭與丟失的過程。
後面一部分,情節跳躍性很大。鏡頭一閃,薩羅就長大了。
主要講長大的薩羅受過很好的教育,有一個漂亮的善解人意的女朋友,還有一個有情緒躁動的哥哥。
雖是收養的孩子,薩羅的養父母對他非常好。
養母蘇,是妮可*基德曼來飾演。這個時候的妮可*基德曼差不多五十歲了。她把一個慈和的,溫柔的養母飾演的非常到位。
養父約翰*布萊爾是由澳洲知名影星大衛*文翰飾演。他參演的電影有很多,比如《斯巴達300勇士》,《范海辛》,《橙子和陽光》等。
富而有愛,用來形容這對夫婦比較合適。他們不是不能生養,只是為了這樣貧困地區的孩子,有一個看世界的機會。
他們收養了兩個孩子,薩羅長的好好。身體健康,性格陽光。而,他們的另一個孩子,則有心理問題,或許是原生家庭帶來的。總是自己攻擊自己。這樣的孩子,一般非常自卑。他童年經歷了怎麼的悲哀,可以想像。即便,後來到養父養母家,被溫柔對待,依舊走不出內心深淵。可見,童年對一個人的影響。
薩羅的女朋友,是由魯尼*瑪拉飾演。她是美國人,也是著名影星。她參演的電影非常多,也多次獲獎,是一位實力演員。在這部電影中,也有不俗表現。
食物是有記憶的,我們長大離開家,最思念的可能就是媽媽做的飯了。
霍馬洛坎圖曾經說過:
我們對小時候吃的美食都有深刻記憶……美食有著帶我們回到過去的魔力。
長大的薩羅也是被偶然遇到了一盤美食或者說家鄉的小吃糖耳朵喚醒。
那一個時刻,他吃著糖耳朵淚流滿面。童年時的記憶,如一股清風撲面而來。他想起了自己的哥哥,想起了自己的母親,想起了家鄉的山山水水,想起了小時候自己坐火車走丟的不堪經歷……
他的內心生出了一種強烈的渴望,他渴望找到家,找到媽媽。
在電影中,對於薩羅的內心掙扎的表現較多。他受過良好的教育,有一個美麗可人的女朋友,還有愛他的養父養母,他覺得他尋找生母的行為是背叛,是不道德的。
在這種掙扎中,還是不斷的在尋找。
我們說,社會的變化,一定是技術的突飛猛進。
感謝技術,我們每個愛寫作的人,不用印刷機,不用買一大摞稿紙,用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寫出幾十萬字。
薩羅也一樣,他用谷歌地圖,這最方便的工具。根據小時候殘存的碎片化的記憶,一點一點搜尋。
劃定范圍,確定搜尋半徑,一寸一寸推進。據說,在原著里,這樣的尋找過程用了五年時間。可,在電影中,時間是壓縮的。他很快就找到了他的家鄉,那片土地,那片山與水,以及童年的歡樂。
薩羅最幸運的地方,就是遇到了一對偉大的養父母。當他們得知薩羅的想法,並沒有阻攔。而是,慈愛的放手,讓他回家。
在印度有那麼多的流浪的孩子,能有薩羅這樣幸運的,太少了。或許,正是這樣獨特的人生經歷,才造就了一位作家。
(三)
電影高潮部分,也是最催淚的部分,是離別25年之後,與老母親重逢。
這樣的情感大戲,需要備好紙巾。
其中的感慨唏噓,其中的人生況味,其中的悲歡離合,其中的悲欣交集,真的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你可自己去體會。
在片尾的字幕中,薩羅的老母親說,她震驚的「如遭雷擊」,她心中的幸福「深似海樣」。
這個老母親,在二十五年前,同時失去兩個兒子。一個死亡。一個下落不明。她經受的心靈重創不言而喻。
在電影中給她的鏡頭很少。只是在薩羅不斷閃回的記憶中出現。
不過,最後和孩子見面時,她滿頭銀發,臉上深深的皺紋,似乎,也說明了一切。
薩羅的扮演者戴夫*帕爾特,他是印度裔英國人。參演的電影有《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孟買酒店》,《大衛*科波菲爾個人史》等。多次獲獎,是冉冉升起的新星。
在這部電影中,他把薩羅處在兩個家庭中間,心裡的掙扎與糾結,拿捏的恰到好處。
至於電影為什麼起名叫《雄獅》是因為主人公的名字,在印度的意思就是雄獅。
這部電影豆瓣評分7.2分,相當高了。可謂,叫好又叫座。曾經獲得奧斯卡六項大獎,錯過,就有點遺憾了。
最後,就借用《紐約每日新聞》的評論來結尾吧:
真實的故事加上主創們無可挑剔的演技,使整部影片兼具野性與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