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韓國電影《朋友》影評。
影評:
元瑞給即將遠赴美國求學的山泰的信里寫道:「我和東素反目後整天在家,思索朋友的真正意義。我不知道朋友的真正意義,直到老師把它寫在黑板上,那是『長久親密的夥伴』。爸爸說人要正義地活,但我現在很迷惘,我分不清什麼是義和不義。」
這是韓國電影《朋友》,在元瑞寫信之前,四個自幼便在一起的夥伴已經經歷了童年和少年,共同走過了十幾年的歲月。可是「長久親密」又能怎樣?多年不見,難得聚首,然後又要遠隔重洋,四人的圓圈卻已多了一個缺口。元瑞特地邀請東素時,東素正眼也不看他一下,只是冷冷地說:且看我有沒有空。然後,一邊是三個老友相聚,熱鬧的氣氛難掩濃濃的憂傷;一邊是黑幫的火並,滴血的刀鋒閃著幽幽的寒光。
元瑞寫完信,默默地整理行囊,有些事情正在壓抑的氣氛中發生。他要再去見東素一面,或者從此要浪跡天涯,或者將是兒時夥伴的永訣?他不知道。這個黑社會的冷麵老大正經歷像當年喪母後一樣的迷茫和痛苦。十幾年的朋友,怎麼就到了這一步?
看過了《美國往事》和《教父》,看這部韓國電影時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如果最初的幾十分鍾里我還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在挑它的毛病的話,那麼這時候,它前半部的煽情,韓國人一貫有些誇張的表演,它的商業意圖,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已深深地打動了我,對我來說,這只是個關於友誼和成長的故事,四個年輕人的友情和它的斷裂,像寂靜的冬夜,覆雪的枯枝乾裂作響,脆弱而讓人心碎。
小時候,電影用山泰的口吻介紹他的朋友:東素三年級轉來我們班後和我們成了朋友,兩年後我們知道他的爸爸是殯儀員。這是個多麼自尊而敏感的孩子!用我現在成人眼光來看這個故事,一切悲劇已經包含在這一句里。當他不願別人,即便是他的朋友知道他的家世;當他無論何時都只能聽命於元瑞,在同學眼裡永遠是個「二老闆」;當他心愛的女孩被元瑞介紹給羞澀用功、有個幸福家庭的山泰,對他的不滿甚至以死相脅,那麼,東素後來的叛逆和偏激就都在情理之中了。
可是這些都只能是我度過那個青澀年齡之後遠遠地回望才能明白的,當年,青春飛揚的你我怎麼可能有這樣的冷靜和警醒?在那個年紀,我曾經也是個山泰一般的少年,永遠讓人無法指責的功課,適度的叛逆舉動,驕傲卻不出格,就像元瑞對東素,和自己相像的同學反而最易被我忽略。後來長大了,當年的同學相聚,說起彼此的相似都覺得遺憾,如果再要一點點努力,也許就會是最好的朋友——可是沒有,就這樣永遠地錯過了。我最要好的兩個朋友卻都是老師所謂的壞孩子,如同元瑞和山泰,也不知道彼此是怎樣走到了一起。也許人人都是這樣,特別是少年,都被與自己異質的東西吸引,貪婪地想像另外一種人生。我從他們那裡體會群毆、反叛的樂趣,他們困惑的時候也樂意接受我的意見。在那個北方小城裡,冬天我們擠在一張床上取暖,或者熄了燈,圍著熊熊的炭火,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說各自心儀的女孩子,朋友把從我頭上拔下來的白頭發扔進火里,然後「嘶」的一聲,看著它捲曲,發出難聞的焦臭味。夏天,小河漲水的時候,我們一起逃課去河裡游泳。成熟的季節,我跟著朋友來到他鄉下的家裡,白天收獲苞谷,晚上躺在空曠的麥場上看著塬上清冷的月亮,像熟透的梨子掛在樹梢。
然而這一切,現在想來,都是那樣的遙不可及。每個友誼似乎必然要經受時空的煎熬,自從我去外地讀大學,父母也離開了小城,我們就再也沒有見面,偶爾會通信,信中多的卻是工作的不易,環境的惡劣。後來,信都少了,只是年節時的一聲問候。再後來,就斷了聯絡,沒了音訊。以前看藤井樹一篇文字里說,緣分也有用盡的時候。真是那樣嗎?我知道,在心裡我們仍然是朋友,可無論什麼也改不了一個現實,我們早已在空間、心理上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我的兩個當年脾氣暴戾、性格飛揚的朋友,他們怎麼適應各自的成年?現實不像電影,沒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戲劇沖突,但時空終究無情地橫亘在我們面前,像一個永無盡頭的長冬,一點一點冰凍著友情,甚至記憶。
幾年之後,終於有機會回去見到一個朋友。他性情大變,木訥溫和,女兒都上幼兒園了,被他寵得不得了。他還燒得一手好菜,在單位是個人緣極好的廚師。我們又擠在一張床上,卻不知從何說起,一夜無話。
而另一個——那個童年不幸,從小吃苦,像東素一樣敏感的朋友,去了異鄉闖生活,僅僅因為一件小事,口角之爭,傷了自尊,失手打死了人,被判死刑,永遠葬在了異鄉。我卻連在他的墳前燒一炷香、灑一杯水酒的機會也沒有。
元瑞去了。為了朋友,他本來也許打算自己遠走他鄉避一避的,可是東素的決然,由不得他。終於,東素被捅死於雨中的街頭,而他在逃亡兩年之後也崩潰了。在法庭上,他平靜地承認,是他授命手下殺死了他的朋友。
今夜,窗外又沙塵彌天,空氣中都是嗆人的土味。人們像自己的感情一樣,緊緊鎖閉門窗,蜷縮在水泥的叢林里。那一方小小的熒光屏上,慢慢現出碧綠的海水和四個天真的少年來,一股像海風的腥味一樣濃濃的憂傷撲面而來,卻像是來自我心裡。感謝電影,在這個夜晚,我幾年來第一次想起了我的朋友,還有那苞谷和泥土混合的清香……
來自:豆瓣影評
② 韓國電影朋友2 看了不是很明白。哪位大神幫忙解說一下
影片延續前作因東洙之死而悲劇落幕的劇情,講述時隔17年出獄的俊碩遇見東洙的兒子成勛而展開的那段尚未結束的故事。
黑幫首領俊碩(劉五性飾)因涉嫌殺害好友東洙而入獄服刑。17年後,刑滿獲釋的他面對人事已非的嶄新時代,備感格格不入。而此時,組織的首領也已變成了恩基(鄭浩彬飾)。俊碩為了找回當年父親哲柱(朱鎮模飾)一手建立的組織,開始重新整頓自己的勢力。在監獄里結識的年輕人成勛(金宇彬飾)對俊碩像父親般敬重,亦成為了他的左右手。
成勛從未見過自己的親生父親,並經歷了非常不幸的童年。跟著父親般的俊碩來到釜山,希望成就一番事業。一天,恩基來尋俊碩,並將俊碩殺害其父親東洙的事情告知了成勛,後者旋即陷入混亂之中,而一場血雨腥風的幫派惡斗也一觸即發。
《朋友》的評價:
《朋友》講的是黑幫友情、義氣、背叛的故事,而《朋友2》的側重點則是人面對各種人生百態時最真實的反應和感覺,揭露了人最根本的一面。
如果說《朋友》是傳統的好萊塢或是香港黑幫電影套路,《朋友2》的賣點則是結合了好萊塢作風和韓國型的作品,影片中不乏對黑幫生活的描述,而重點的「情感」描寫才是韓國電影最基本、最能打動人的魅力。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朋友2 》
③ 韓國電影《朋友》里誰能告訴我後頭那部分元瑞為什麼要認罪~~~~~~~~~
我覺得元瑞不是說因為面子嗎,他們可能是覺得被自己的小弟殺了是沒面子的事兒,所以元瑞說是他殺的,為了讓東素有面子。
④ 韓國電影《朋友》講什麼的好看嗎
七十年代小鎮,各人勒緊褲帶,為口賓士。四名好友,蔑視法紀。
那時,學生總愛解開領口,捲起衣袖,這四名朋友亦不例外,總是穿上自我風格的校服,昂起頭,挺直胸,招搖過市,所謂初生之犢不畏虎。
在屋檐上吸煙,分享秘密,偷看色情雜志。他們會為對方死而後已。經過歲月的沖洗,他們分離,再重遇時卻在交叉路上,兩位倒戈相向,另外兩位無力幫忙。
由1976到1996年,〈朋友〉乃講述四位死黨在二十年間經歷的人生考驗及動湯的窩心故事。
1976年的釜山有四位童年時代的好朋友:東洙(張東健飾)—貧窮家庭的孩子,俊碩(柳伍成飾)—黑社會集團老大的兒子,特別勤奮的Sang Taek和特別能言善道德Jung ho。Sang Taek常常考全校第一,而東洙和俊碩卻是到處惹麻煩的問題份子。一天,東洙和俊碩因為Sang Taek出頭致學校開除。
1983年的漢城。Sang Taek和Jung Ho進入大學後到處尋找俊碩和東洙的下落。但是這兩位朋友如今已經加入了黑社會組織,東洙被捕入獄,失去母親的俊碩身心都受到重大打擊,而且沉淪毒海。
1990年的秋天,又失去了父親的俊碩終於戒掉了毒,重新振作起來。他承繼了父親組織領袖一職。由於集團內部的矛盾,俊碩和東洙開始疏遠了。東洙背叛了俊碩的組織加入了由於矛盾而分化
⑤ 韓國電影《朋友》中,誰殺死了張東鍵,為什麼
他朋友派人殺的,小時候一起玩的朋友,長大後有一個不是沒加入黑幫嗎,還有一個和張東鍵都成了黑幫,他們在不同的幫派,因為張東鍵做得比較很,一刀捅進肺還要轉一圈等手段,他教的小弟也沒吃過什麼虧,所以得罪很多人,他那個黑幫朋友也想像他那樣,既羨慕又嫉妒,另一方面那些想殺死張東鍵的人就對他朋友說張東鍵要幹掉你,並殺死他們的兄弟來栽贓,在張東鍵那邊也這么說,屬於雙面栽贓。
他們兩個人做狠事太多了,總給人背後扎刀,就算是曾經最好的朋友這回也開始害怕,開始不信任,並都准備殺死對方,因為顧及以前的感情再加上當時張東鍵的道上兄弟來遲疑一步,他自己的人中也有內奸等原因,他就被殺死了。
如果沒看過我是不會回答的,不會做那麼不負責任的事。這個片子說的朋友,中心也要圍繞主題,講友誼、迷惑、再回歸友誼。你也可以看看別人的評論。http://www.douban.com/movie/
⑥ 哪位兄台有韓國電影 《朋友》(2001張東健主演)的高清中文字幕的下載地址我們老師上課的時候想放這個
我這兒有,直接發發不出來,你的郵箱呢?
⑦ 電影《朋友》裡面誰殺死張東健
是元瑞的老大。
《朋友》講述的是 1978年的釜山,東洙是一貧窮家庭的孩子,俊碩則是一黑社會團體老大的兒子,山泰常考全校第一,但四個人卻是好朋友。後來升入中學的東洙和俊碩,因為替山泰出頭而被學校開除的故事。
1978年的釜山,東洙是貧窮家庭的孩子,俊碩則─黑社會團體老大的兒子,特別勤奮的山泰和特別能言善的容賀。山泰常考全校第一,而東洙和俊碩卻是到處惹麻煩的問題份子,但四個人卻是好朋友。後來升入中學的東洙和俊碩,因為替山泰出頭而被學校開除。
(7)電影朋友韓國擴展閱讀:
《朋友》被稱作韓國版的《美國往事》,從人物設置到情節推進上的確和後者有幾分相似。然而影片在借鑒和模仿中也保留了韓國電影的韻味。
這也是韓國電影在近幾年能獲得國內外觀眾群認同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在對好萊塢以及香港電影的模仿中不斷提高自己電影水平的製作,一方面保留著自己民族的文化和風俗,使作品本身依然保留著民族特色。
本片一問世便成為韓國電影史上最為賣座的電影,由於它反映了20世紀70-90年代韓國奢華的變遷,而且全片採用釜山方言,極大的激發了觀眾的懷舊和共鳴,因此特別受到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