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羅生門這個電影講的什麼意思呢
《羅生門》通過每個人物的獨白描寫,經過人的自私本性的折射,轉述這些獨白的敘述者本身也是不可靠的,死亡使人性暴露在夏日的陽光下,人的可悲與渺小,人的偉大與真誠。並通過講述死亡理解了自己的靈魂,賦予死亡本身更深刻的哲理內涵。
《羅生門》是由日本大榮電影有限公司與美國雷電華影片公司於1950年聯合出品的懸疑影片。該影片由黑澤明執導,芥川龍之介,橋本忍聯合編劇,三船敏郎、京町子、森雅之、志村喬等領銜主演。
該片是根據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筱竹叢中》改編而成,影片以戰亂、天災、疾病連綿不斷的日本平安朝代為背景,主要講述了一起由武士被殺而引起的一宗案件以及案件發生後人們之間互相指控對方是兇手的種種事情以及經過的故事。
(1)日本獨白電影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介紹
1、多襄丸
在京都臭名遠揚的盜賊。好女色,被真砂的美貌和性情吸引,為貪圖武士金澤武弘妻子真砂美色,殘忍殺害了武士。在糾察使署審判時,用各種借口和謊言掩蓋自己的行為,不但沒有為自己的行為做出深刻反省,還依舊我行我素的宣揚自己的武藝高超。
2、金澤武弘
旅行的武士,因為妻子的美貌吸引了強盜,被多襄丸巧言帶到深山裡,最後不小心遭了強盜的暗算,被強盜綁架,全身無法動彈,最後無奈自己眼睜睜看著多襄丸當著自己妻子的面殘忍殺害了自己。
3、真砂
金澤武弘武士的妻子,乍一看老實貞淑,但內心性情激烈。和丈夫在深山中行走,美艷姿色吸引了強盜多襄丸。在丈夫被綁架後命在旦夕時,不但見死不救依然不為所動,依舊為保自己性命對丈夫漠不關心。
4、樵夫
金澤遺體的第一發現者。貪圖小便宜,為人虛偽,拿走了插在死者身上的短刀,為了掩蓋自己的行為,卻到糾察使署報告自己發現屍體的事情,只因事後從案發現場偷走了那把嵌螺鈿、頗值些錢的匕首,心中有愧,所以開始不說出真相,用謊言來掩蓋自己罪惡的行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羅生門
Ⅱ 如何評價日本電影《紅鱂魚》
前兩天剛看了這部劇,以下是我的影評~:
你對生活的所有不滿,都來源於毫不費力的嫉妒:
拋下一切,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做父母反對的事情我們都試過,如果真的去做了會怎樣,就會過上另一個人生嗎?可能吧。今年 TBS 拍攝的 SP 劇集「紅鱂魚」講的就是這么一個故事 —— 一條紅鱂魚怎麼也不會變成金魚的故事,由二宮和也飾演的立川談春,年輕時不顧父母反對,堅持拜師落語家立川談志學習的故事。
上世紀 80 年代,日本經濟發展迅速,各種娛樂活動流行,包括紅白機和漫才。但談春這個非常有性格的年輕人,偶然欣賞到立川談志的表演後,卻深深迷戀上了落語。
「落語」相當於中國的單口相聲,分為「人情落語」和「滑稽落語」。前者說了一些人情世故,不是「說書」,而是摻雜一些「逗哏」、「包袱」來哄得觀眾一笑。而後者則是一開始埋下個大「包袱」,講到最後再甩出來。
相比於其他日本傳統藝術,落語顯得有點不起眼。像是歌舞伎和能劇,對場合和道具的要求非常高,而落語更看重表演者本人的技術——也就是講故事的時候的手勢、身段,說話時候的吐字、語調、聲調和語氣,這是決定一個落語表演是否優秀,是否獨特,是否生動的所有標准。
落語家講述那些江戶時代的故事時,手邊只有一把摺扇,同時扮演好幾個角色,臉朝左代表 A,臉往右代表 B,手中的摺扇是任何道具,也是表演者和觀眾之間的分界線,在這頭是表演者的世界,那頭的觀眾只需要傾聽。
但立川談志不是我們以為的那種師傅,他常做出於意料的行動,整天大罵徒弟「蠢貨」。他的一生充滿了爭議,他不僅退出了東京的落語協會,也不設置自己流派專屬的表演場所,導致門下的徒弟整天只能幫忙做些家務,還得交拜師費。
但在徒弟立川談春看來,立川談志老師的魅力不是他多麼特立獨行,而是他對落語的理解,貫穿了他的人生:即使卑微如紅鱂魚的人生,他們的故事也值得肯定。
「業」的概念來源於佛教,原意是罪孽,但在日本人看來,人心中因為脆弱、愚笨、貪婪引起的忸怩,也是「業」,在立川談志看來,落語是對人的」業「的肯定。
落語故事「芝濱」是立川談志每年的壓軸戲,但每次都會對內容有所改動。「不想再讓它成為夢境了啊。」——這句台詞來自落語故事「芝濱」,講述了江戶時代一個酗酒的魚店老闆,有一天撿到一個裝滿了金幣的錢包,於是和朋友喝得酩酊大醉回家。一覺醒來後,他發現錢包不見了,以為這只是一場夢,只好從此戒了酒,認真賣魚過生活。直到三年後一個晚上,他老婆才突然拿出酒來對魚店老闆坦白,當年她把錢包上交了(當時撿到 10 兩錢不上交就是死罪),不過後來因為找不到失主,於是發還回來了。正在此時,漁夫卻把酒杯放下了。「老公,怎麼啦?大醉一場吧!」「不,別又是一場夢……」
每次改動,談志都會著力表現妻子的「業」:當丈夫撿到了大錢,她興高采烈的樣子;丈夫戒酒賣魚,她放下心頭大石的樣子;向丈夫「坦白交代」時,她害怕丈夫發怒,拋棄她的樣子……
生命太過短暫,我們承認人的渺小無力,也就是「業」。
人要活得有價值——是中國人不可或缺的人生「大義」,而談志認為:「落語」要肯定的不是大義,而是「小義」:恐懼、貪欲、孤獨……
2. 認清現實:所有對於生活、他人的不滿,都是毫不費力的嫉妒
立川談志成名很早,他十六歲入門落語界,二十八歲就寫出了他的理論代表作「現代落語論」。他給人的印象是桀驁不馴、目中無人,對同行更是不屑,他曾表達過對當時「落語危機」的擔憂:如此下去,古典落語就會像「能樂」、「狂言」一樣,不加講解,現代人就聽不懂了。古典落語是講江戶時代的故事,他則一直以古典落語現代化為己任。他甚至連師父都不放在眼裡,以至於他後來被師父掃地出門,脫離落語協會,另外成立「落語立川流」。但他的老朋友卻披露,在他學徒期間,別的弟子都在後台聊天時,只有談志一言不發地躲在角落裡,連師父們的閑談都一字不漏地聽下來——要超越先人,只有先把師父的「藝」真正學到家。
談志在 2011 年去世,在徒弟談春的回憶中,跟著師傅學習落語的日子辛苦又迷茫,但「紅鱂魚」的調性卻是活潑生動的,挑選了披頭士、綠洲等樂隊的配樂,像漫畫一樣的鏡頭剪輯風格和內心獨白。
吟唱詩人只傳頌英雄的故事,但落語講述的卻是這些不夠勇敢、目標不夠遠大、貪婪又逃避現實的普通人:
落語是什麼? 人啊,即使是在不能睡著的情況下也會不知不覺睡著。即使知道不能喝酒,但是被勸酒了還是會喝。即便知道暑假作業有計劃地完成之後會輕松很多,也不會那樣去做。雖然努力了但也不能出人頭地,就是這群人。 落語,是對人類善惡行為的肯定,都給我好好記著。
熱愛落語的人可以做一名觀眾,但選擇成為一名落語家,更要有這樣的覺悟,落語向普通觀眾講述的,是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的故事。如果不認清楚現實,永遠都達不到目標。
另外,喜歡落語的話,強烈推薦長瀨智也演的《虎與龍》,超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