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最近想了解泰國的歷史,有哪些值得一看的泰國歷史片推薦
泰國作為東南亞文化產業比較發達的一個國家,近些年拍攝了一系列歷史題材電影,對宣傳泰國文化起了積極作用。作為一個泰劇愛好者,我想推薦以下幾部泰國歷史片。
《烈血暹士1》(2000)——影片講述了十八世紀暹羅軍進犯大城王朝,一個小村莊的勇士們不畏犧牲,奮力抵抗。KunPan為了報仇以及奪回自己的愛人,向皇上請戰。最後皇上同意他參戰。為此,他以國家為重,把個人感情暫時放在一邊。戰後他平安歸來,卻發現自己昔日的愛人和自己的宿敵在一起。整部影片對戰爭場面的刻畫,還是比較震撼的。但在第二部中,導演刻意模仿300勇士,敘事不算流暢,場面雖大但是看上去有劣質感。
《暹羅女王》(2001)——影片以16世紀中葉阿龍塔亞王國的女王素麗瑤泰的一生為中心,再現了泰國王室的故事。中世紀的泰國,諸侯林立,戰亂紛紜,勇敢的皇後蘇瑞為了國家和家人,披掛上陣與丈夫並肩作戰,最後戰死沙場。
《狼牙脩皇後》(2008)——這是一部具有傳奇色彩的電影。講述了400年前,Pahung王子與海盜勾結叛變,企圖奪取荷蘭艦隊的大炮,推翻蘭卡蘇女王政權,卻不幸與荷蘭艦隊一同沉入汪洋。多年後叛軍卷土歸來,一名男子憑借能夠與海底生物溝通的異能,左右了之後的戰役。這部影片帶有奇幻色彩,但是也算是泰國歷史片中的精品了。
Ⅱ 泰國電影的發展簡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泰國電影生產陷於停頓。當時電影被戲劇和舞台文娛節目所取代。戰後,泰國電影工業有了新的發展。16毫米彩色影片被首次引進,幾部著名的戲劇被改編成電影,舞台上的男女演員轉而成為電影明星。1945~1955年,電影生產處於混亂狀態。製片人尋找不到合適的電影素材,便彼此進行模仿,為了商業上的利潤,不惜將片名定為已上映並叫座的影片名字。同時,他們也熱衷於將大眾喜愛的流行小說或小型戲劇節目拍成電影。由於技術設備等種種原因,直到60年代末,泰國還只是用16毫米彩色反轉片拍片?只有一個拷貝,大多還是無聲的,所以在放映時由專業配音演員通過話筒配音,因此有些配音演員深受觀眾歡迎。
發展初期
泰國的第一部影片《蘇萬小姐》(1921)是由美國製片人H.麥克雷在瓦蘇拉蒂家族幫助下拍攝的,1927年瓦蘇拉蒂家族成立了斯里克倫影業公司,生產了泰國自己導演的第一部無聲影片《雙喜臨門》,3年後,該公司又生產了第一部有聲影片。
成熟時期
60年代
1964年,泰國電影製片者協會成立。
70年代
70年代是泰國電影發展的重要時期,由於採用了群眾喜愛的泰國民歌,影片在農村觀眾中備受歡迎,其中《我們農場的情歌》(1970)大獲成功,製片人獲利6百萬銖,打破泰國影片的收入記錄。這一年中,大部分製片人在影片中加入了民間樂曲。有的影片,有30多支民歌,而不管這些歌曲與情節是否有關。1970年底,導演庇阿克-鮑斯特拍攝了一部與當時泰國電影風格迥異的影片──《佐爾》,在該片中,導演對攝影的角度、格調、演員技巧、剪輯技術都有所創新。雖然影片收入不如《我們農場的情歌》,但卻深受贊揚。這部影片被看作樣板,為許多影片作者所效仿。1973年政府決定對製片給予財政上的支持,降低進口膠片和製片的稅收,提高外國影片的稅率,從而提高了國產片的產量,並全部採用35毫米膠片。1976年,出現了一些新人,他們關心現實,干預社會。如帕慕波-差耶-阿隆拍攝的第一部影片《狗的生活》,描寫了曼谷貧民窟的生活,提出改變貧民生活的先決條件是提高教育水平。這在泰國電影普遍模仿好萊塢和西方娛檛片、追求票房價值的潮流中,顯得獨樹一幟,到1985年為止他又導演了《城霧》、《殘忍的天性》、《乞丐之城》、《老和尚》等5部影片,成為泰國最知名的導演。
80年代
80年代以來,泰國每年大約生產130部影片,在東南亞各國中僅次於菲律賓,名列第二位。泰國共有五、六個大的製片集團。有134個注冊的電影製片人,在曼谷有44座一級影劇院和60座二級影劇院。全國約有1200座電影院,泰國影片年出口量一直很低,平均1年僅有四、五部影片出口,同時,從1976年起,泰國政府徵收外國影片的進口稅大幅度增加,達到每米膠片30銖的高價,也扼制了外國影片的進口。
2000年以後
2000以後,泰國又有數家電影公司崛起,其中最著名的當屬GTH影業,該公司2003年憑借電影《小情人》在觀眾和同行之間樹立了良好的口碑,之後以每年2-3部的精品而稱霸泰國電影市場,並且幾乎每一部電影都能進入國際市場,為泰國電影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另外泰國的恐怖類電影也很著名,不同於其他國家的恐怖電影的是,泰國的恐怖電影除了恐怖外,裡面更多的蘊藏了許多人生的哲理,觀眾在感受恐怖之餘,也在感嘆導演們的用心良苦。
推薦幾部精品電影:
青春浪漫類: 《暹羅之戀》( 又叫《愛在暹羅》)《你好,陌生人》《戀愛超男女》《初三大四我愛你》 《yes or no》(又叫《想愛就愛》)《親愛的伽利略》《荷爾蒙》《季節變幻》《泰國派》《友誼我和你》《愛久彌新》《下一站說愛你》(又叫《曼谷輕軌戀曲》)《悲戀三人行》《愛4狂潮》《十月奏鳴曲》《青蛙公主》《卡車爛漫旅》《big boy》《情書》《床邊偵探》《愛你24小時》《真愛》《二月》《音為愛》《愛很大》(又名Love Julinsee)《甜甜圈》《想聽到說愛》《初戀這件小事》《愛無7限》《O型血》
勵志感人類:《我的老師》《我的幽靈朋友》《暹羅之戀》《小情人》《鬼媽》《尋找狗托邦》《我家樂翻天》《英雄少年》《美麗拳王》《yes or no》(又叫《想愛就愛》)《幸運的失敗者》《想聽到說愛》《愛無7限》
經典鬼故事:《鬼影》《死神的十字路口》《鬼5虐/鬼亂5》《連體陰》《厲鬼將映》《惡魔的藝術》《鬼肢解》《鬼四忌》《鬼宿舍》(又名《我的幽靈朋友》《十三駭人游戲》《嬰屍》
動作類電影:《拳霸1》《拳霸2》《冬陰功》《泰南拳》《女拳霸》《怒火鳳凰》《英雄少年》
2012部分電影
會更好的 (主演:Penpak Sirikul,Prama Imanotai)
爭錢斗愛ATM ATM (2012)
億萬少年的最高機密 (最佳電影)
Home 愛 幸福 記憶 (《暹羅之戀》楚卡 最佳導演)
死黨 (馬里奧 毛瑞爾)
曼谷功夫(馬里奧 毛瑞爾 Pae Arak Aom)
情人節甜心 (Pae Arak pattie)
善惡無赦 (馬里奧 毛瑞爾 Ploy )
初戀這件小事(馬里奧·毛瑞爾 平采娜·樂維瑟派布恩)
2013部分電影
鬼夫(馬里奧·毛瑞爾、Mai Davika)
靈觸(又稱:靈視)(pong )
這個高中沒有鬼 (搞笑類恐怖片)
鬼夫 荷爾蒙 痞客青春 晚娘2012(下) 愛不到還是不能愛 鄰家有愛 幽長周末 死在那年夏天 你好,再見 食指 錫礦山 大小姐 慾念之力 日落湄南河 泰國黑幫 最後的愛 因為愛還未終結 星月情 靈觸 四個還神的少年等
2014部分電影
這個高中沒有鬼2 短褲黑幫 人妖打排球 凶地 教師日記 如果可以回到過去 時光情書 我的兄弟情人 愛要來了 我很好,謝謝,我愛你 超快感 游隊驚魂 荷爾蒙2 舊傷 浪漫滿屋 鬼三驚2 最後的執刑人 愛不到還是不能愛 1448愛在你我之間等
2015部分電影
這個高中沒有鬼3沒有真相的內心秘密 棋盤游戲 藍色時分 愛與秘密等
Ⅲ 泰國有哪些不錯的歷史片
泰國的電影在中國的評價一直不高,不知道是歷史原因還是其他什麼原因但有一部《暹羅王後》在中國還是表現不錯的。
觀賞感受
看這部電影是一個偶然,第一次看的時候我是在一個無聊的下午躺在沙發上,一邊咬著蘋果,一邊更換頻道電視里畫面飛快的閃現,直到暹羅王後片頭出現之後,我被裡面的畫面吸引,才放棄了更換頻道的打算。
觀看這部電影首先要了解一下泰國的文化,這個片子我看過兩遍,給人感覺非常的震撼,我知道的泰國電影在中國好評的沒有幾個,這部算是一個了。這部電影取景很美,把美麗的泰國拍攝的非常好,在刻畫偉大女性的方面也比較獨特,通過幾個簡單的事情就把一個偉大的泰國女性描繪得豐滿與傳神。公主在和別人面對愛情時,也和普通人一樣在面對國家大義的時候作出了犧牲,泰國女性的善解人意和寬厚胸懷表露無遺。
Ⅳ 關於泰國的電影和音樂
在1890年盧米艾爾兄弟發明電影後的5年之內,泰國的公主就把攝影機引進到了這個那是還叫「暹羅」的國家,為她的父親拉瑪五世拍攝皇家慶典,現在泰國國王活動的依然有一名電影拍攝官員相伴左右。
1922年,好萊塢導演亨利麥克雷在泰國執導了第一部由泰國人擔任主角的影片《蘇婉姑娘》,該片於1924年上映。1927年,Bangkok Film電影公司拉開了泰國本土電影工業的帷幕,第一部國產默片《Chok Sorng Chan》上映。不知是什麼原因,直到20世紀60年,默片一直在泰國比有聲影片更受歡迎,直到1969年,還有新的默片在出品。
至今,很多人還在懷念60年代——泰國電影的黃金時代,當時泰國年產影片約75部,而且普遍票房收入要好於歐美影片。但是,這一階段的電影藝術成就卻不高,受到戰後印度寶來塢歌舞片的影響,泰國影片的題材局限於愛情、喜劇、偵探和探險有限范疇。在60和70年代,泰國電影的代表作品是Mit-Petchara的《Mon Rak Luk Thung》,這部描繪了泰國人田園生活理想的音樂歌舞劇在院線放映了長達半年之久,其電影原聲唱片也成為了那個年代的標志。事實上,它的影響一直在現在還可以看得到。
進入80年代,泰國電影依然沉浸在低成本的動作片和愛情劇浪潮中,大部分影片都成為了過往雲煙,倒是1983年拍攝的現實主義題材影片《 Child of the Northeast》(《東北之子》),因為真實刻劃了乾旱的東北部人的艱苦生活,打破了影院里鶯歌燕舞、才子佳人的幻影,而成為了泰國電影藝術史上的標志,這部影片開創了泰國電影的現實主義流派。
1985年的《蝴蝶與花》,講述了一個南部的少年,為窮困所迫,不得不在泰國和馬來西亞邊界走私大米的故事。這一影片繼承了現實主義的風格,並首次在熒幕上展現了本土佛教信徒與穆斯林之間的隔閡,引起巨大的轟動,獲得當年在夏威夷舉行的「東西方電影節」的最佳影片。
此後,在西方影片的沖擊下,泰國影片開始走下坡路,1997年的經濟危機後跌入谷底。從以前最多每年上映100多部國產片,下降到每年僅出產10部影片。不過,這種瀕臨死亡的打擊,也給了泰國電影人再生的契機。由於競爭,國產影片開始關注質量而不是數量,在國內找不到工作的電影人開始大量走出國門,為國外攝制組打工,正是這些當年被迫出走的學徒掀起了現在的「新浪潮」運動。
(二)
泰國「新浪潮」的特點是,秉承現實主義的創造原則,甚至不惜把現實的殘酷性發揮到極點;在拍攝手法上強調利用先進的技術,實現美術設計和攝影的唯美感與創新性;在內容上則以商業化的外殼包裝展現泰國民族文化的本土認同。這些特點有時融合在一起,有時又在某一部影片中有側重地突出體現,由於其鮮明的藝術特點,已受到世界影壇的關注,被認為是即日本、韓國、伊朗、越南之後,新的亞洲電影的代表。
泰國新浪潮的最早的一批作品應該算是Pen-Ek Ratanaruang拍攝的《Fun Bar Karaoke》和Nonzee Nimibutr的《Dang Bireley's Young Gangsters (2499 Antaphan Krong Meuang) 》,這兩部影片拍攝於1997年,都以現代手法展現了泰國城市生活的一個側面,並都走的喜劇路線。雖然由於大環境的影響,在本地票房一般,但都為這兩位初出茅廬的導演贏得了國際聲譽,後者在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獲得最佳影片。
1999年,泰國「新浪潮」真正掀起了巨浪, Nonzee Nimibutr的影片《鬼妻》,以完全現代的手法和理解,演繹了這個在泰國電影史上被翻拍過無數遍的老故事,獲得了巨大成功。本地票房成績刷新了泰國票房記錄,使得同期上映的《泰坦尼克》也相形見齪,同時,贏得了當年亞太電影節最佳導演、最佳藝術執導、最佳音效三項大獎。這部影片直接影響了其後拍攝的「泰國式鬼片」《三更》和《見鬼》。
緊隨著《鬼妻》的成功,2000年的《人妖打排球》(導演Yongyoot Thongkongtoon)創下了泰國票房新記錄,而且在亞洲、歐洲和美國的藝術影院上映後得到了巨大的商業受益和好評。這部影片取材現實故事,又加入了更多的喜劇元素,為後來許多泰國影片在題材和手法上提供了樣本。同年,來自香港的Oxide Danny和Oxide Pang兄弟以《曼谷危機》獲得了多倫多電影節最佳影片和西雅圖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這部影片因為對動作片和黑幫片的創新,為導演贏得了新「昆汀塔蘭迪諾」的稱號。
不過,2000年泰國電影的真正嬴家是投資1500萬美元,耗時40個月,由Chatrichalerm Yukol公主執導的《素里優泰》,該片刷新了泰國票房新記錄,使原本計劃同期上映的好萊塢大片被迫推遲。該片的重新剪輯版,已由美國傳奇導演弗蘭克思科波拉完成,於2003年在全美公映。這部戰爭歷史片,即不同於傳統的美式大片如《勇敢的心》,也不同於黑則明在《亂》中營造的東方戰爭場面,從此,泰國古代戰場縷縷被搬上銀幕,最新的成果就是2003年的《大城武士》。
2001年,Nonzee Nimibutr在沉寂1年後,以《晚娘》殺回國際影壇,這部影片取材於同名小說,全部在寮國的琅布拉邦實景拍攝。許多評論家認為,此片在拍攝技術和敘事風格上,可與越南導演陳英雄享譽世界的《青木瓜飄香》相媲美。
由於影片水準的提高,從2001年起,泰國電影工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2001年泰國製造了12部本土影片,2002年達到了30部,2003年突破了40部,而在本地票房,單片票房平均水平已經與美國大片差不多。
(三)
同時,泰國「新浪潮」的藝術成就在近年得到普遍認可和關注,例如溫哥華電影節2001年邀請了3部泰國影片,到了2003和2003年,均邀請5部泰國影片參加。從2002年開始,英國倫敦每年開始舉辦為期1周的泰國電影周,一次放映16部影片。
2001年,Pen-Ek拍攝的《Mon Rak Transistor》(《走佬唱情歌》)不僅獲得了2002年西雅圖電影節最佳亞洲影片獎和2002維也納電影節最佳影片,而且得到了戛納電影節導演之夜放映的榮耀。2002年,泰國導演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的處女作Blissfully Yours (Sut Sanaeha)終於獲得了戛納電影節的特別獎,該片講述了一個泰國女工和一個緬甸非法勞工之間的愛情,其拍攝手法融合了Demo95的移動和當年《蝴蝶與花》的冷靜,不僅是泰國而且是亞洲新電影的典範。2002年還有一部優秀的藝術片就是《湄公河滿月Party》,這部影片獨得了泰國本國電影最佳成就「金娃娃」獎的12項大獎,其深邃的哲學主題、優美的畫面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對普通泰國人生活的忠實展現也成了吸引西方觀眾的賣點。
進入2003年,泰國電影展現出更大的活力,影片的藝術能力開始與商業化有效地結合起來,風格日趨多元,拍攝了不少雅俗共賞的佳作。例如《一夜情迷》,本片的女導演原先為德國電影大師赫爾佐格做助理,因此從敘事到拍攝風格,都帶了幾分德國和北歐電影的風格;愛情片《二月》,本片拍攝於美國,導演委婉的敘事風格和優美熟練的鏡頭語言,以及出色的配樂,會讓人聯想起日本怪才岩井俊二的《情書》;《我的女孩》則類似伊朗影片《小鞋子》,在普通的故事和鏡頭中展現著生活的快樂和遺憾,不同的是這部製作成本極低的片子,還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本土票房已超過2億泰銖(500萬美元);《尋佛》是一部類似成龍喜劇功夫片的電影,但由於情節設計更加緊湊,節奏更快,而且是全部真功夫,也引起了世界各國觀眾,已經在多個國家上映,取得了非常不錯的票房成績。
隨著電影業的復甦,越來越多的泰國新導演涌現出來,他們大量投身於電影電視的製作。由於泰國電影電視無需經過電檢,所以導演發揮的空間更大,在2003年的作片中,比較出色的包括《阿一的幸福生活》、《欲女5重罪》、《再度成名》等。另外,還有一些泰國年輕人的實驗電影也開始受到關注,使用DV拍攝的《東北特快》(《Isan Special》),以在世界數十個電影節放映,其試圖在狹小固定空間展現時空轉換的探索精神得到了不少稱贊,但本片實在是過於艱澀和乏味了。
總之,泰國電影在徘徊了幾十年之後,近年突然發力,得到了世界電影界的關注。其實,這並什麼值得驚奇的,因為泰國本身就是一個多元文化融合並且富於創造力的國家,不信的話,看看每年戛納廣告節和亞太廣告節有多少泰國製造獲獎就知道了。與此同時,嚴格而殘酷的商業化環境也是其成功的基礎,事實上,泰國電影走過的是一條與韓國電影完全不同的路,更類似於香港電影,靠的不是國家的扶持,靠的是曼谷那300塊一流設備的銀幕創造的市場,也是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