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打日本鬼子的電視劇大全
《雪豹》、《中國遠征軍》、《鐵梨花》、《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亮劍》、 《特戰先鋒》、《鐵道游擊隊》。
雪豹:這部劇講述了主人公「逆襲」最後自己創造了一支十分完善的抗戰隊伍的故事,情節發展不僅有邏輯也饒有趣味。有看點的是,此劇的主人公是文章,這類演員出演抗戰劇比較少見,但他把人物詮釋得也不錯。
亮劍:部抗戰電視劇可謂是經典中的經典,是「抗日神劇」中的佼佼者,滿足大部分年齡段的胃口。這部劇是由小說改編的,主演是十分有男人味又帶著一絲痞氣的李幼斌,整個故事是圍繞在他演繹的李雲龍這個人物的領導和指揮下,經歷重重險阻,抗爭日本軍團的故事。
劇中特效到位,故事的發展也跌宕起伏,保證讓觀眾過足抗戰劇的癮。
打日本鬼子的電影:
《太行山上》 、《地道戰》、 《血戰台兒庄》 、《舉起手來》。
2. 《鐵道飛虎》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鐵道飛虎》由成龍、黃子韜、王凱、等主演的動作、戰爭題材的電影,講述了1941年在津浦鐵路棗庄段周邊,活躍著一支民間抗日游擊隊,這支游擊隊主要由棗庄火車站的幾名鐵路工人組成,叫鐵道飛虎隊,隊長叫馬原(成龍飾),他們利用對鐵路線的熟悉以及扒火車、開火車的特殊技能,以一支小小的游擊隊跟大批裝備精良的日本正規軍周旋較量,並對軍造成了非常大的損失的故事。
3. 電影《葉問》4上映時間是什麼時候,前幾部講了什麼故事
電影《葉問》4於2019年12月2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2008年賀歲檔第一部《葉問》問世該片以「詠春拳」以及其創始人葉問為故事主線。
《葉問2》2010年上映,該片講述從佛山逃亡至香港的葉問,如何在殖民地一拳一腳地打出自己一片天地。
2016年的《葉問3》講述了一位豪傑葉問落入種種困境後通過自強不息最終成為一代宗師歷程的故事。
(3)2016打日本鬼子的電影擴展閱讀:
《葉問4》劇情簡介:
葉問在香港開宗立派傳授武術,因家事前往美國,卻目睹當地洋人對華人的歧視與欺凌。恰逢徒弟李小龍在美國開武館,也遭遇同樣的打擊和壓迫。面對美國軍官對在美華人及中國功夫的屢次質疑和挑釁,葉問再次出手,以詠春進行還擊,證明了中國功夫,展現了一代宗師風采。
意外捲入一場當地軍方勢力與華人武館的糾紛,面對日益猖狂的民族歧視與壓迫,葉問挺身而出,在美國海軍陸戰隊軍營拚死一戰,以正宗詠春,向世界證明了中國功夫。
4. 戰火無情人有情!細數10大經典戰爭電影都有哪些
雖然中國電影問題重重,戰爭片在電視劇領域,抗日神劇已經成為笑話的存在。但並不代表,中國並沒有好的戰爭電影。
第1:首推的《大決戰三部曲》
小成本戰爭片,《我不是王毛》和《捍衛者》也都非常不錯。
未來的國產戰爭片,最值得期待的,還是導演了《老炮兒》的導演管虎,執導的最新戰爭大片《八佰》,希望是中國戰爭片又一個高峰。
更多關於戰爭片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
5. 日本有哪些戰爭題材的影片
日本戰爭題材的電影有《在這世界的角落》、《空中殺手》、《赤色天使》、《我想成為貝殼》、《二百三高地》等。
1、《在這世界的角落》
《在這世界的角落》是片淵須直執導的動畫電影,由能年玲奈等擔任配音,於2016年11月12日在日本公映。
該片改編自河野史代的同名漫畫,以二戰末期的廣島為舞台,講述女主人公小鈴嫁到住在海軍軍港「吳市」的婆家後,經歷幾次空襲拚命生存、積極面對生活的故事。
2、《空中殺手》
《空中殺手》是由押井守執導,菊地凜子、加瀨亮等人參與配音的日本動畫電影,於2008年8月2日在日本上映。
影片改編自小說家森博嗣同名作品,講述了一位戰斗飛行員在一個類似日本的戰爭世界中奮斗生存的故事。
3、《赤色天使》
《赤色天使》講述1939年,中日戰爭如火如荼。年輕的女護士西櫻被派往天津日本陸軍醫院工作。她的清純美麗吸引著一曾出生入死的年輕士兵們。某晚,櫻被坂本為首的一眾傷兵強暴,作為懲罰,坂本被重新派往戰場。兩個月後,戰事不斷吃緊。
櫻受遣前去援助深縣的前線醫院。在這里,因戰火而負傷的士兵不計其數。櫻和主治醫生岡部(蘆田伸介 飾)每天馬不停蹄,為了保住更多人的性命,他們甚至不得不通過截肢等手段以縮短治療時間。在此期間,櫻見到了傷重瀕死的坂本,撫慰了失去雙臂極度痛苦的一等兵折原(川津祐介 飾),也漸漸陷入對岡部醫生的依戀之中。
4、《我想成為貝殼》
《我想成為貝殼》是由日本TBS電視台製作發行的139分鍾的家庭戰爭影片。該片由福澤克雄導演,橋本忍編劇,中居正廣、仲間由紀惠、柴本幸、西村雅彥等主演,於2008年10月25日在日本上映。
該片改編自加藤哲太郎所著同名小說,講述了日本高知縣經營一家理發店的清水豐松在戰爭期間被強行徵兵入伍,戰爭結束後,他因被懷疑在軍隊服役時曾聽從上司的指令而殺害美軍士兵而被逮捕。
5、《二百三高地》
《二百三高地》是一部劇情片。內容以日俄戰爭中旅順攻圍戰前在203高地為主軸,依據史實描述日軍第三軍司令乃木希典攻取此高地的故事。
從明治37年(1904年)2月到38年(1905年)7月,約一年半的時間里,日本與俄國之間為爭奪朝鮮和中國區域的控制權而爆發了日俄戰爭。這是一場帝國主義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勢力范圍而主要在中國東北進行的一場強盜戰爭。
這場戰爭中的二零三高地位於旅順新市區西3公里,因海拔203米,被稱為二零三高地。日俄戰爭中它是西線制高點,距市區和港口要塞較近,是日俄雙方爭奪的重要陣地。
6. 打日本鬼子的電影有哪些
小兵張嘎、狼牙山五壯士
7. 潘長江演的電影《舉起手來》扮演日本鬼子,大家對他有何看法
雖然我們國家盛行抗日神劇,但是,象潘長江扮演的日本人,在現實生活中可能一個都沒有。通觀14年的抗日戰爭,中華民族奮勇抗戰,英勇犧牲了無數革命先烈。14年的抗戰 歷史 ,是中國人民遭受悲慘的 歷史 ,是中國千萬軍民遭受殺戮的 歷史 ,是中國人民寧死不屈抗戰的 歷史 。做為有良知的中國人實在不應該把這段 歷史 當做喜劇,所以,本人認為潘長江同志通過喜劇形式扮演的日本人,淡化了當年日本人瘋狂殘殺中國人民的真實 歷史 情節,掩蓋了日本人時刻妄想獨霸世界的狼子野心!這種醜化日本人的方式沒有一點實際意義,相反不知不覺地起到了砭低中國抗日英雄形象!削弱了中國人民防備日本再侵略的警惕性!每年9月18日我們國家各省市同時拉響警報意味著什麼?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應該同意存在歪曲 歷史 真實面目的行為!用喜劇的方式方法演飾悲壯的 歷史 ,實在不值得提倡。
潘長江老師是一位喜劇實力派演員,舉手投足都是笑料,除了他的演技可圈可點以外,再加上他那是獨有的說話方式,我相信不論是多麼嚴肅的劇本,劇情只要讓他飾演。觀眾保准笑得是前仰後合。
人們常說:「演員是百變人生,演什麼像什麼?」說實在的,這一點我不敢苟同。我認為一個受大家喜愛的喜劇演員,就是把一場悲劇,演的像真的一樣,大家也都認為他是在惡作劇。
潘長江老師是一位有品位的喜劇演員,小品演得非常棒,有深厚的表演功底,大家都很喜歡他,偶爾客串一下抗日神劇里的角色,也不失 娛樂 圈裡的一種樂趣,他的影視作品給大家帶來了許多歡樂。
現在大家腰包里有錢啦,也有時間了,弄一點帶有喜劇色彩的文學作品,作為生活中的調味品也很好嘛。但是,有些問題一定要尊重 歷史 ,不能粗製濫造,為所欲為。
否則,你就是在忽悠觀眾們的情商、智商,欺騙網友們的感情。就這部片子而言,我們14年的抗日激情和浴血奮戰,就成了戲說了,確實有點兒不嚴肅。
潘長江在電影《舉起手來》中演了一個 搞笑 日本兵,把日本兵的滑稽無能的特點全面的展露了出來 在演技上無可挑剔 , 但是電影情節上邊有點不符合實際情況 就是不能更好地來還原 歷史 ,因為他們側重於逗笑,如果是 歷史 片就沒人看了
既然這是喜劇片,而且是面向大眾(特別是農村)的喜劇片,從內容上來說,低俗是不可避免的,不是每個人都像知乎精英們一樣,可以欣賞敦刻爾克這些片的。誰會在意你的內涵,如果下鄉放電影放的是敦刻爾克,保證不到半小時,人全走完。而十幾年前我們鄉放舉起手來的時候,那是一個座無虛席啊,有人從幾里外,搬來板凳坐那看,去的晚了都擠不進去。播放的時候,台下笑聲一片,每個人都被逗樂了。後面幾年又放了好幾次,反正每次都是有不少人去看的。
所以從這方面看,舉起手來非常非常成功。他對於自己的定位很准確,能接地氣。
潘長江在電影《舉起手來》中扮演日本鬼子,把鬼子塑造成精神患者一樣,把鬼子塑造成豬腦、飯桶一樣的低智商的人,試問:敢去侵犯別國的人沒有先進的武器、沒有優秀的軍事素質和過硬的本領敢發動侵略戰爭嗎,還需要十多年的抗日戰爭嗎,沒有全世界的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沒有毛主席共產黨的敵後武裝斗爭,能打敗強捍的日本嗎?抗戰題材的電影只有體現日本鬼子陰險狡詐、兇殘無人性的一面,再通過塑造我抗日軍民通過鬥志斗勇,通過零敲碎打的方式讓鬼子不得安寧,直到把鬼子消滅。這就是毛主席說的「論持久戰」。與低智商、神經病一樣的人打扙,不是本事,與武器精良的人、與號稱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的人交戰再取得了勝利才叫英雄,比如抗美援朝。在戰略上要藐視一切敵人,在戰術上要重視一切敵人,《舉起手來》是一部非常非常爛的一部片。
如果日本兵都像潘長江演的這樣!我們打了八年,那我們中國的抗日軍隊是不是都是傻子?
我們要尊重 歷史 ,在抗戰中我抗日勇士血流成河,前赴後繼,真實的抗戰是我抗日軍民犧牲3~5人才能擊斃一名日軍,可見日軍當時的戰鬥力和裝備的精良,絕不像潘長江演的日軍好像天生缺鈣,大腦發育不全,在貶低日軍的同時不就是貶低我抗日軍民,連這樣的傻子還打了八年,那我們是何等弱智!
戰爭是殘酷的,是血腥的,是我們抗日軍民用鮮血譜寫成的,是烈士們用生命築成的 歷史 豐碑, 歷史 是嚴肅的!請尊重 歷史 !
是一部讓人看了反胃的片子,也不知道怎麼就能通過審核!一點內容都沒有,就算喜劇,也該有有益的內涵吧。想丑話日本人,但也不是神經不正常的這樣丑話法。盡管日本侵華,對我們造成的傷害,我們對他們的恨無以言表,會永遠銘記在心。就事論事,我們對日本人的精明和高 科技 也不得不負。要不中國遊客會去日本買馬桶蓋回來!
所以,覺得這部片子看似丑話日本侵略者,實則在拉低我們的智商。
說起潘長江的演技,真的不喜歡,特別是和蔡明演的小品,沒有一出好看的,一個裝腔作勢,言語酸刻,一個上竄下跳,咋咋呼呼。
聽說利用名氣,開了店面館,要價也不低,呵呵呵!!
喜劇,荒涎劇不必那麼多考究,本身就是個喜劇在加上潘長江同志的滑稽幽默的表演,演得笑料多多, 搞笑 非常,把傻鬼子演得淋璃盡致!
潘長江毫無頭緒,毫無演技,愚蠢幼稚,強作滑稽像,這部劇看了就想吐,就像一長串糞便,不忍直視,臭不可聞,堪稱史上最濫片之一。
潘長江在電影《舉起手來》中扮演的這個日本兵,丑態百出勁兒沒少費很是辛苦,本意大概想醜化日本兵弄出點喜劇效果。但在我看來一點也不可笑。這根本算不得喜劇,實實在在就是一出小兒科鬧劇。我看了怎麼也笑不出來。希望電影屏幕上以後類似的「喜劇」不要再出現了。
抗日戰爭故事片大部分都是神劇,只有抗日三部曲是喜劇片。馮小寧把抗日拍成喜劇是新年賀歲片,主要是突出節日喜慶氣氛。潘長江劇中扮演的鬼子滑稽可笑,故事情節給人噴飯的節奏。被馿踢昏肚裡蛤蟆叫幾個笑點直叫人笑出鼻涕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