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亞洲電影 > 一個印度小孩調皮搗蛋的電影

一個印度小孩調皮搗蛋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4-03-10 07:27:51

⑴ 一個紫色的印度男孩的動畫片電影叫什麼

桑傑的超級戰隊。
桑傑是劇中的印度小男孩,由於膚色偏黑,時常穿著一套藍綠色的衣服而在熒幕上呈現出紫色。他隨著父親的冥想,將墜入幻想世界,動漫超級英雄和印度古老神話產生奇妙的碰撞。
《桑傑的超級團隊》由印度裔美國人桑傑·帕特爾根據自己的真實經歷改編,講述了印度小男孩桑傑沉此譽攜迷於電視虛蘆卡通,他的父親則希望他能夠把精力更多地森伏放在某種清晨冥想的儀式上。

⑵ 一群小孩軍團印度電影是啥

三傻大鬧寶萊塢。
1、影片是根據印度暢銷書作家奇坦·巴哈特的處女作小說《五點人》改編而成的《三傻大鬧寶萊塢》,於2009年12月25日在印度上映。
2、講述了法蘭,拉杜和蘭喬,在學校,三人共居一室,結為好友,一起去參加軍團選拔,經歷很多事情

⑶ 隔隔老師經典話(印度電影嗝嗝老師帶來的啟示)

原創: 大嵐子 山嵐教育

這兩天「包場」圍觀了一部口碑不錯的印度電影《嗝嗝老師》。劇情還是熟悉的配方,但溫情的畫面、舒緩的節奏、激揚的力量,卻給山嵐教育團隊帶來別樣的溫情和深情的感動。

文 | 大嵐子

本片講述一位患有圖雷特綜合症(面部神經間歇性抽搐,經常不受控制的發出奇怪的嗝聲)的女主人公奈娜從小因為自己的病,經常被別人視為怪物,屢次應聘教師屢次失敗,但依舊不變成為一名老師的初心。

好不容易收到母校聘書,但卻接手了全校最叛逆,成績最差的9F班。為了讓學生們擺脫成績墊底的困境,奈娜老師帶領孩子們上演一場幽默與溫情同在的校園青春勵志故事。

1

欣賞的力量,發現的眼睛

——「要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與其友好相處是每個人的功課。

影片的開場奈娜面試時不停地打嗝,坦然的說經過這么多年,自己已經可以和「它」相處的很好。語境即心境,只有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同理心,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所以之前七個班主任都無法接受的9F班的「壞孩子」的時候,奈娜才能說出那句:「他們不是壞,他們只是淘氣而已。」

我們每一個父母,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會出現一個相對比較明顯的,對孩子的寬容和欣賞的時間節點。

在孩子上幼兒園、小學之前我們對小朋友都是很寬容的,他們的一舉一動在給你帶來驚喜的同時,經常也會帶給你驚訝。可這時候的我們接受他們的不完美,因為這就是小朋友的成長節奏。

在孩子上了小學之後,你會發現從前的想法變了,對孩子不再那麼寬容了,這時候來自社會,來自同學,來自家長們的眼光,甚至攀比之心,這樣的一些壓力就隨之而來。

當老師跟與家長溝通是說到孩子某一學科成績不是很理想時,你會很著急,迫切希望孩子的每一個學科都很棒。

到了這個階段,我們對待孩子就變得非常非常嚴格,這個嚴格的背面不僅僅是社會的各種壓力,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對自己的不完美沒有完全接受。

當孩子不在只有你們的小屋裡生活,而是要面對社會的復雜,競爭的環境,這是的我們就會不自覺拒絕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也不再那麼寬容了。

如果我們可以像影片中奈娜老師那樣,能接受並且和自己的不完美相處融洽,就會理解9F班的這群學生其實不是壞,只是淘氣而已。這種感覺會讓一切就變得不一樣。

人都不是完美的,學會用欣賞的眼光,帶著發現的眼睛,和自己的不完美相處是我們每一個人一輩子的功課。

2

發現的力量,你就是奇跡

——培養正確的榮辱觀

每每看到一個社會新聞或是令人感慨的影片時,總有一個詞彈進我們的對話框——「三觀」。

三觀的培養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它是我們在對世界有了更多了解,對事件有了更多認知,對人生有了更多閱歷和思考,然後慢慢形成的。

但是在學校里我們更容易培養的就是榮辱觀,知道什麼是光榮,什麼是褒獎,什麼是被尊重,什麼是恥辱。

相信很多人有過這樣的體驗:每次考試,兩張試卷,一張選擇填空題,一張解答大題,當答完這兩張卷子的時候,放下筆,靠在椅背,看到那個考場的同學還在奮筆疾書的解答著第一張試卷時,心中那種自豪感,成就感就會油然而生。

很多孩子在拿到運動比賽的獎狀,獎品時,都會有很光榮的感覺,接受來自老師和同學們的祝賀。

這種感覺有多重要呢?當我們離開校園,進入社會,沒有了考試,比賽,可是曾經給你帶來的自信,光榮的感覺會像一支火苗在你的內心深處一直燃燒著,激勵著自己。

在學校這個集體環境中,或者是家庭這種個體環境中,不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可以去引導孩子,讓他們了解什麼是光榮。

英語里有一句話 「you get what you measure」,你衡量什麼你就得到什麼。

如果你衡量成績的標準是獎項,那就只是教書,教知識。慢慢的孩子就會覺得分數高就是光榮的,他們會像影片中的那個9A班的男孩,單純的追求分數不管用什麼手段來達到目的,保住他手裡的那個級長徽章,走向一種學習的極端。

但如果你褒獎的是一種品格,會讓孩子們認為堅持不懈是一種光榮,讓他認為自律,誠信是一種光榮。這就是在育人。

教育不只僅注重教書,育人,更在孩子漫長的學習生涯中,學會用發現的眼睛,挖掘孩子內在的閃光點,引導他們在內心深處培養樹立正確的榮辱觀。

3

信任的力量,你很重要

——「沒有優劣,只有差異」

9A班和9F班之間差的是BCDE這些字母嗎?9A班學生和9F班學生之間差的是成績,和參加學術競賽能力嗎?影片的最後F班的同學在比賽中舉起了獎杯,給出了我們答案。

孩子和孩子之間本沒有優劣,只存在差異。

之前北京市私立匯佳學校的張弟校長接受山嵐采訪時說:「在學校你會發現有許多孩子,他們的成績不一樣,有好有壞,但是他們離開學校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很自信。這是因為在學校里邊,我們會因為不同而去找到每一個學生身上的亮點,然後我們將這個亮點放大,讓更多的學生看到。這樣培養出來的自信心是可以伴隨他們一生的。」

現在的教育環境,由於師資的不足,在對待孩子方面普遍都是「一刀切」模式。一個班級35個學生,講著一樣的知識,留著一樣的作業,考著相同的題目。

就好比幾個人比賽跑步,有的天生跑得快,有的不能跑,把這些人都放在同一起跑線一定是層次差別明顯,失去比賽的意義了。

「教育不是一樁優勝劣汰的工程,而應當是依循生命本真的大愛。」 前蘇聯教育家瓦.阿.蘇霍林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寫到:「正因為人和人的不同,我們才要用不同的方式對待不同的孩子。"

4

希望的力量,未來為你而來

——當下不重要,朝著正確方向持續努力的過程更重要。

在美國有一位校長他當時做了一個改進,原來學生成績是分為A B C F四個等級,F的意思就是failed,失敗,不及格,後來這位校長把學生的成績改成A B C NY,NY的意思not yet,還未達成,還需努力。

這兩種思維模式在教育里叫固定思維模式和成長思維模式。

固定模式的理解就是你是個什麼樣的人,你就會是什麼樣的了,不會再改變了。就像那句俗語「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而成長模式,就是現在什麼樣不重要,每個人都是可以成長改變的,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很重要。

為什麼嗝嗝老師要領9F班的學生們在屋頂放飛他們寫下的那些讓他們厭恨,恐懼的事情?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寫出來,放下去。

即使生活在貧民窟不重要,調皮搗蛋也不重要,成績不好也不重要,要知道你們的來是有成長性的,眼前的這些磨難會幫助你們飛翔的這才是最重要的。

水彩紙上畫水彩,畫布上畫油畫,國畫用宣紙,速寫用毛邊紙,素描用素描紙,單單畫幅畫,用紙就有這么多分類,更何況是教育孩子。通過教育和受教育,讓我們變得更好,這才是最重要的。

⑷ 印度電影皮胡小女孩死了沒

這部印度電影叫《皮胡》,影片全程只有兩個人露臉,一個是躺在床上的媽媽,另一個是三歲的女孩皮胡。這是一部特別的電影,適合那些剛剛成為父母的朋友看。

皮胡今年三歲了,昨晚,她的家裡舉辦了一場熱鬧的派對,持續了一整晚。清晨小皮胡醒來,發現家裡還是亂糟糟的一片。皮胡喊了喊睡在旁邊的媽媽,媽媽沒有醒來,爸爸也不在家,於是皮胡光著腳跳到地上,一個人在房子里玩耍。她拿了報紙,看了下電視,跟著電視里一起跳舞,皮胡叫媽媽一起來跳舞,可是媽媽依舊躺在那裡一動不動,皮胡開始著急地哭了。


只是可憐了小皮胡,在兩歲的時候就要經歷這樣的危險,為爸媽婚姻的失敗買單。

《皮胡》教給所有人的,是成家的道理。一旦決定生孩子,請無論如何給他們一個安全幸福的家庭。

閱讀全文

與一個印度小孩調皮搗蛋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宋小寶演的火車電影大全 瀏覽:133
三部英語原版動畫電影三年級 瀏覽:916
普京演了哪些電影 瀏覽:590
電影亞特蘭蒂斯導演瓦 瀏覽:340
東勝電影院 瀏覽:332
39電影院 瀏覽:263
2017電影倫理韓國 瀏覽:694
東營電影票團購 瀏覽:903
隱形人電影在哪裡看 瀏覽:10
勒熱夫戰役俄羅斯電影 瀏覽:305
成龍電影合集百度網盤百度貼吧 瀏覽:314
愛無國界印度電影演員表 瀏覽:187
美國電影試鏡如何參加 瀏覽:722
王者榮耀大電影1 瀏覽:797
女人第一次破除電影 瀏覽:434
第一次看小電影為什麼會惡心 瀏覽:765
如何推薦好電影作文 瀏覽:797
承德市火星湖電影院 瀏覽:325
有哪些電影放的是尼姑 瀏覽:525
新電影有哪些好看的20年8月 瀏覽: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