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蛇舌的幕後花絮
·女主人公身上的紋身是特殊化妝做出的效果。吉高由里子透露,每次化妝都要花一個半小時。
·路易和阿馬在涉谷街頭擁抱的場面是現地實拍的。當時只有兩位演員在當場,而攝制團隊則躲在遠處的大樓里。在大冬天裡,吉高由里子和高良健吾穿著大夏天的衣服,一會兒閑逛一會兒擁抱,一會流淚,引來了路人的側目。
·吉高由里子開玩笑說成為女主角後最大的不同是采訪多了很多,以前一般接受二、三十次,而這次則飆升到一百三十多次。
·蜷川形容自己是吸血鬼導演,因為他是在攝制組的年輕成員們的幫助下拍成此片的,彷彿吸取年輕之血得以延命的吸血鬼。
2004年,日本文學界發生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新文化代表作誕生了。年僅20歲的美少女作家金原瞳的處女作《蛇舌》,獲得了芥川獎,這是芥川獎歷史上年齡最小的獲獎者,同時還開創了處女作即得獎的先例。《蛇舌》中充滿著SM、刺青、身體改造等「驚世駭俗」的情節,獲得了大量女性讀者壓倒性的支持,她們在小說女主人公「路易」的故事中,非理性而是本能地產生了共鳴。
金原瞳在這部作品中,借路易之口,表達出當下一部分年輕人的心聲:「在這陽光普照,沒有一絲一毫陰暗角落能容我藏身的世界上,起碼我得找到一個方法,能夠把自己的身子當作影子來遮住自己」。從小學時代就走上叛逆道路、患有輕度精神分裂症、還曾企圖自殺的金原瞳,在創作這部小說的過程,重新審視了自身的傷痛。小說在日本暢銷一時,單行本發售超過五十萬冊,還引發了廣泛爭議,被人們稱為是日本版「少年維特的煩惱」。
2008年,這部小說終於被搬上銀幕了。影片的導演是金原瞳所崇拜的偶像、擁有著能令人發狂的創造力的蜷川幸雄,這位72歲高齡的鬼才導演,決定「用平實的手法,展現出那個鮮為人知的世界」。在接受采訪時,蜷川稱自己的「心」還未老去,拍這部電影,他是在向自己的靈魂宣戰。
被稱為「世界的蜷川」的蜷川幸雄,是活躍在世界舞台劇第一線的日本當代戲劇代表人物、著名的舞台劇導演,僅是偶爾才會拍拍電影,《蛇舌》是他的第五部電影作品。當他與比自己小48歲的金原瞳所創作的《蛇舌》相遇時,蜷川突然產生一種「向光照射不到的世界前進」的慾望,他希望能用電影將存在於現代世界中的陰暗面描繪出來。
不管多麼努力地去尋找,依然無法填補心中的創洞,無論怎樣掙扎都感到痛苦的19歲少女路易,由首次在電影中擔任主演的新人女演員吉高由里子扮演。吉高曾在去年9月出了車禍,下巴、腰部等多處受傷,將這次事故的結果與自己新片的主題結合起來,吉高深刻地體會到了片中「只有疼痛,才能令我感到自己還是活著的」這一內涵。蜷川導演認為這一角色非她不可,他還稱吉高是一塊未經打磨的原石,擁有著許多隱藏著的才能,是日本電影界的新一代的「繆斯」。
在《M》、《悲傷假期》中有著出色表演的高良健吾,扮演有著蛇一樣舌頭的阿馬;施虐狂阿柴的扮演者,是曾主演《乒乓》《距離》、有著獨特存在感的ARATA。此外,市川龜治郎、小栗旬、藤原龍也、唐澤壽明等蜷川導演的手下愛將們,將在片中出任友情客串。這是一部挑戰日本娛樂電影常識的影片,新的神話之作終於誕生了。
㈡ 求電影裡面有個男的是蛇舌。那個電影叫什麼名字
是日本電影【蛇舌】!
在涉谷閑逛的路易是個既沒有職業也不進學的19歲女孩。這天,路易(吉高由里子 飾)在俱樂部碰到了一個改變她單調人生的男人。留著紅色莫希干發型、眉毛和嘴唇上穿環打釘的阿瑪(高良健吾 飾)對她說:「你知道蛇舌么?」「那是什麼?」阿瑪伸出了蛇一樣頂端一分為二的舌頭。路易被彷彿生活在另一個全然不同的世界的阿瑪迷住了。
阿瑪把路易帶到了一家氣氛詭異的店。店老闆阿柴(ARATA 飾)全身都是紋身、滿臉都是裝飾,打扮比阿馬還朋克。他是一個紋身師、還自稱是虐待狂。路易非常興奮,她愛上了身體改造。她在自己的舌頭上打洞綴釘,准備一步步變成象阿瑪一樣的蛇舌。她還請阿柴在自己的背上紋上龍和麒麟的圖案,龍是阿馬背上的紋身,麒麟則是阿柴右臂上的紋身。阿柴開出了和他過一夜的條件,路易接受了。
路易的龍和麒麟都沒有眼睛。她覺得一旦點了睛,它們就會飛走。路易和阿瑪同居了,但同時又和阿柴保持著關系。和外表不同,阿瑪有時溫柔得近乎軟弱,同時還有著瘋狂的獨占欲。而阿柴正如他所說是個虐待狂,但他不時展現出成熟男人的包容。
在不斷尋找但依然找不到生存意義的日子裡,只有兩個男人帶來的心的痛楚和打洞紋身帶來的身體的痛楚給了路易生存的感覺。
然而,一場暴力事件讓三個人的關系迎來了意外的終結……
㈢ 推薦一些埃及和日本古裝片
巴黎春夢 王後秘史 瑪格王後 瘋女胡安娜 三劍客 路易十四的情婦
名利場》,主演是第78屆奧斯卡影後Reese Witherspoon
《路易十四的情婦》,主演是法蘭西女神蘇菲瑪索
《伊麗莎白》,主演是憑借《飛行大亨》奪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凱特布蘭切特
《芳芳鬱金香》,主演是阿湯哥的前女友、西班牙女神佩內羅普-克魯茲。
傲慢與偏見
成為簡·奧斯汀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絕代艷後
莎翁情史
處女地
救贖
伊麗莎白一世
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
鐵面人
羅密歐與朱麗葉
聖女貞德
茜茜公主
情迷彼得堡 但是個電視劇
簡愛
理智與情感
哈姆雷特
新基督山伯爵
芳芳鬱金香
㈣ 一部關於紋身的電影,裡面男主角身上全是紋身,臉上也打滿了耳釘一類的穿孔,他給一個女人紋身。
日本電影吧 《蛇舌》
㈤ 請問這個電影叫什麼,開頭一個日本男人在國外遇到一個西方女的,女的父親剛死,後來他們結婚了
柏林之戀 又名 舞姬
西德柏林曼.杜尼約克電影製片公司與日本赫.阿塞公司1988年聯合出品
(根據日本作家森 鷗外的小說<<舞姬>>改編)
編劇:田村 勉, 筱田正廣, 漢.博格爾特
導演:忍田直弘
攝影:於.於爾格斯, 宮川 加壽男
作曲:蘇聰
主演:吳厷已, 莉.沃爾芙, 布.格羅特胡姆, 益崗 ,都峰流, 山前, 次門無,
羅.霍佩, 河戶野, 卓三, 左野四郎, 漢.烏.鮑爾, 瑪.卡麗蕾, 小滕春子
譯制導演:曹雷
配音:沈曉謙(豐田郎),狄菲菲(埃麗絲),曹雷(埃麗絲母),王瑋(相澤),喬榛(天方大臣),尚華(科赫教授),翁振新(增島武官),劉風(谷村),童自榮(弗里茨),丁建華(路易絲),王建新(豐田郎母)
上海電影譯製片廠譯制
十九世紀末,日本留德學生在異國他鄉的一段戀情。愛情,賦予他新的生活,將他拉出嚴謹、呆板的科學,寫下了生命歷程上的浪漫曲。可人生,從童年到青春,還要從青春走向成熟。命運要他去為事業,為祖國效命。於是,留下了那段牽魂盪魄的春花一夢。
㈥ 一部日本電影(恐怖片),求名字
《狼人》《異形》《邊錘》《魔窟》《繁殖》《無情》《毒蛇》《死寂》《鬼鏡》《蛇降》《犀照》《詭絲》《聖徒》
《鬼影》《鬼嬰》《十三》《籠困》《獸餐》《黑暗》《鬼屋》《蛇咒》《冷凍》《假發》《見鬼》《異種》《怪物》《聲音》
《邪降》《霧人》《回魂》《迷霧》《怪談》《腳下》《分裂》《收割》《燈塔》《頭七》《咒怨》《鬼計》《鬼亂》《夜魔》
《紅燈》 《暗流》
《寂靜嶺》《撕裂人》《瘦到死》《致命ID》《人形師》《幽靈船》《孔雀鎮》《禁閉島》《秘密窗》《斷頭谷》《連體陰》
《黑天鵝》《終結者》《殉難者》《鬼影人》《身後事》《鬼訊號》《創戰紀》《異蟲咒》《恐怖雞》《伐頭嶺》《嚇死鬼》
《電鋸驚魂》《驚魂游戲》《德州電鋸》《生存游戲》《生化危機》《生化壽屍》《變種女狼》《嗜血破曉》《刀鋒戰士》
《黑夜傳說》《狼人拜恩》《狼嚎再起》《僵屍家族》《血腥比爾》《異形突襲》《異形入侵》《異形終結》《異形寄生》
《我說你做》《身在其中》《深淵異形》《肢解狂魔》《養鬼吃人》《鬼娃孽種》《極度深寒》《美國獵人》《黑暗侵襲》
《我是傳奇》《奪命高校》《地鐵驚魂》《暴風來臨》《終極鬥士》《十三極夜》《萬聖節10》《奪命狂呼》《雪山驚魂》
《末日危途》《來自地獄》《小島驚魂》《惡靈空間》《萬能鑰匙》《恐怖廢墟》《鬼王再生》《新猛鬼街》《黑色地板》
《頭七回魂》《突變怪嬰》《瘋院人魔》《空中危機》《香頌鬼屋》《美版見鬼》《神鬼帝國》《盜墓迷城》《死神來了》
《狂蟒之災》《航班蛇患》《毒蛇列車》《變種蛇患》《七木乃伊》《血色月亮》《猜謎殺手》《未知死亡》《死人之夜》
《遺落之地》《墮入地獄》《一咬OK..》《致命拜訪》《移魂都市》《鬼哭神嚎》《室命寫真》《僵屍醫生》《魔界契約》
《奪命之愛》《恐怖游輪》《死亡之雪》《復仇之溪》《非法裁決》《致命切割》《古鏡幽魂》《師兄撞鬼》《香港凶宅》
《照出冤靈》《死亡航班》《諜影重重》《盜夢空間》《暴風來臨》《恐怖列車》《基督再臨》《鬼使神差》《索魂惡鳥》
《八面埋伏》《人骨拼圖》
《活死人之夜》《新喪屍出籠》《伊波拉病毒》《死亡之屋二》《驚情四百年》《夜訪吸血鬼》《吸血鬼萊恩》《機械女》
《吸血鬼之城》《吸血鬼女王》《吸血女伯爵》《最後之晩餐》《恐怖愚人節》《異次元殺陣》《魔鬼搭車人》《碟中諜》
《恐怖蠟像館》《猛鬼食人胎》《古宅心慌慌》《老師不是人》《入侵腦細胞》《攔截人魔島》《重返猛鬼屋》《第四類接觸》
《美版咒怨二》《木乃伊歸來》《瘋狂木乃伊》《沉默的羔羊》《精神病患者》《機器人公敵》《機器人管家》
《巴比倫紀元》《變種DNA三》《魔鬼的哮喘》《靈異孤兒院》《流浪殺人魔》《天黑請閉眼》《撕裂地平線》
《活死人的黎明》《驚變二十八周》《吸血鬼德古拉》《僵屍脫衣舞娘》《朱莉亞的眼睛》《布魯克斯先生》
《恐怖殺人醫院》《第十九層空間》《玉米地的孩子》《失事二零一一》《消失在第七街》《愛麗絲的失蹤》
《喪屍出籠二病毒》《行屍走肉第一季》《誘捕二異形誘惑》《斯巴達三百勇士》《生化特警之喪屍》
《吸血鬼之傾巢而出》《狼人大戰鐵血戰士》《金剛狼/X戰警前傳》《異形大戰鐵血戰士》《異形大戰銀河獵人》
《斯巴達克斯第三季》
《吸血鬼德古拉三遺贈》《恐怖休息站之別回頭》《異形大戰鐵血戰士2安魂曲》《人肉插燒包之八仙過海》
《人肉插燒包之天誅地滅》《人肉插燒包之八仙過海》《三十極夜二黑暗的日子》
更新中..................................................................................................................................................................................................
吸血女伯爵
女人,是美麗的動物,美女,更是美麗中的美麗。為了讓自己更美麗,女人用了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方法。 但是最血腥的美容方法,恐怕是以下這位女士的秘方了。
傳說中,歐洲有四大鬼宅。其中有一座鬧得最凶的鬼宅,坐落在布達佩斯的郊外。這是一幢中世紀古堡,它的主人,就是當時艷傾一時的李·克斯特伯爵夫人。
在她的一生中,為她決斗而死的青年貴族,據說超過了100 個。甚至在她60歲那年,兩位浪漫的青年詩人因為得不到她的垂青,而舉劍自殺。是什麼樣的魅力才讓他們瘋狂至此?她究竟美麗到什麼地步呢?
據野史中記載,在一次李·克斯特伯爵舉行的盛大晚宴上,她一身飄逸長裙,出現在眾人眼前。黑色長發在空中飄舞,兩顆寶石般的 眸蘊涵著攝人心魄的光芒,火紅色長裙就像流動的烈焰一樣,包裹著她白玉似的修長身軀,整個人宛如一團移動的火之精靈。
當她停下腳步的時候,銀白色的月光從窗外照進來,淡淡的籠罩著她。在坐的紳士們個個情迷意亂,他們搞不清楚,這位李·克斯特伯爵夫人究竟是順著月光而下凡的天使,還是將要循著月光飄向天宮的聖女。
她的美麗,據說保持了近50年,而她的美麗秘方,實在令人恐怖萬分。
她用鮮血沐浴。而且只用純潔少女的鮮血。她相信,只有浸泡在她們純潔的血液中,方能不斷吸取其中的精華,而讓她永葆青春。每次洗澡前,她還要喝下至少半升的血液,她管這叫「內洗」。她洗一次澡,至少要殺掉兩個少女。就這樣,在長長而黑暗的50年裡,一共有2800名少女慘被殺害,所有的屍體全部埋在她私人的浴室底下。這也是她的主意,因為她相信,少女們的魂魄能夠驅走衰老和遲鈍。
由於常用血液洗澡,她身上總帶著濃烈的血腥氣。
但她卻從不用任何香水掩蓋,任其自然。
美麗的外貌和血腥的氣味相結合,竟然產生里一種無可名狀的妖異魅力,使無數青年貴族為之傾倒。一時之間,李·克斯特伯爵夫人的艷名遠播歐洲大陸,連法皇路易十四也不遠千里,拜倒在其石榴裙下。有一款雞尾酒的名字叫「血腥瑪麗」便由此而來。
一直到後來,大革命爆發。憤怒的群眾將已經快70高齡的李·克斯特伯爵夫人抓住,群情激憤之下,大家將她活活燒死在她自己的浴室中。並且封掉了古堡。從此,一代艷後香消玉殞。
但是,在此後的400 年裡,每逢月圓之夜,古堡里就會傳出一陣陣如海潮般幽怨的慟哭,彷彿是千鬼夜哭,萬魂哀鳴,連10里之外布達佩斯的居民都能聽見。
他們不堪其擾,請來了神甫,術士驅魂作法,結果連凡蒂岡和耶路撒冷的大師們都無能為力。最後,教皇無奈,只能將這塊地方列為禁地,禁止凡人出入。
(迄今為止,在布達佩斯的郊外,這幢古堡依然貼著教皇的封印。離它不遠處,當地ZF寫了塊牌子:遊人勿進)
整個中世紀歐洲有很多詭異恐怖的怪談,但李·克斯特伯爵夫人則被當之無愧的稱為頭號「血腥佳人
㈦ 求一部電影,講的是日本的捕鯨還是捕海豚的記錄片,是個美國人拍的!
《海豚灣》
「拍這部片子就好像在親歷一場諜戰劇」
十幾只驚恐的海豚被漁網堵在海灣中,日本太地町漁民用漁叉將它們一隻只刺死,然後拖上漁船,海水被鮮血染成了紅色。這是紀錄片《海豚灣》中的一個鏡頭,電影記錄了日本西部一個名叫太地町的漁村捕殺海豚的真實過程,影片目前已被列入「2010 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15 個候選入圍名單中。近日,《海豚灣》導演路易·皮斯豪斯在接受《外灘畫報》專訪時表示:「拍攝這部片子的過程,就好像在親歷一場諜戰劇。」
日本南部漁村太地町,三面環海,風景宜人,到處可見以海豚為標志的建築、路標以及海豚形狀的輪船。初來乍到者甚至日本本土觀光客,都會誤以為這是一個熱愛海豚的小鎮。誰能想到,美麗的海灣背後,竟隱匿著一個從未被世人發現的海豚屠宰場。
每年9 月至次年2 月的捕鯨季,也是海豚遭受捕殺的季節。每天傍晚,太地町的漁民們駕著十幾艘小船開往海豚聚集的海口,從船上將一根長桿置入海中,不斷敲打並製造出一排聲浪,目的是讓海豚這種主要依靠敏銳聽覺生存的動物受到驚嚇。隨後,漁民們會開船將海豚驅趕到用漁網封鎖的礁湖之中。
第二天清晨,來自全球各地的貿易商會前來挑選適合在水族館進行表演的海豚。一頭特別聰明的海豚可能會賣出10 萬英鎊的高價。一旦這些貿易商挑選完畢,剩下的海豚就只能等待被屠殺的命運。漁民們會用長鉤刀砍殺海豚,用削尖了的長槍將其刺傷,然後拉上小船。
受到驚嚇的海豚在海灣凹口內四處游竄,周圍的海水已被海豚的血水染成紅色。有些母海豚為了告知幼海豚有危險並試圖保護它們時,往往發出極度痛苦的鳴叫。絕望的叫聲加上觸目驚心的血水,讓這一幕顯得即凄慘又血腥。
由於大量失血,再加上疼痛難忍,這些受傷的海豚往往會失去活力;這時漁民會將它們拉上漁船,割斷它們的喉嚨,或者砍開它們的脊髓。更多的海豚則會被留在船上,任其自然死亡。
自2005 年起,美國海洋攝影師、「海洋保護協會」創辦人路易·皮斯豪斯(Louie Psihoyos)連續三年往返美國與日本太地町。2008 年9 月,他與夥伴們終於在這個四處張貼著「禁止拍攝」、「危險」等字樣標語的海港小鎮,通過攝影機鏡頭記錄下血色「海豚灣」的驚天秘密。這也是他導演生涯的處女作。
「海豚也在鯨類之列,但它是不受國際反捕鯨協會(IWC)保護的小型鯨類。很多時候,它成為拯救人類的天使,但是人類卻沒能好好保護它。」 皮斯豪斯向《外灘畫報》道出拍攝《海豚灣》的原因。皮斯豪斯告訴記者,目前,日本政府允許本國漁民每年捕殺2 萬只海豚。但他認為,日本公布的官方數據太過「保守」。「我們估計,被捕殺的海豚數量應該超過3.2 萬頭,太地町這個僅有3500 人的小漁村每年就要捕殺大約2000 只。」
去年夏天,《海豚灣》在美國上映,引發劇烈反響,國際社會紛紛譴責太地町血腥屠殺海豚的行為。美國知名電影人、第25 屆聖芭芭拉國際電影節執行主席羅格·德林稱贊說:「無論出於電影製作考慮,還是基於生態環保考慮,今年沒有一部電影能與《海豚灣》媲美。」目前,該影片已被列入「2010 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15 個候選入圍名單中。最終入圍名單將於2 月2 日公布。
「當時感覺自己就像007」
2005 年,在一次頂級海洋哺乳動物專家與會的座談會上,導演皮斯豪斯結識了本部影片的主人公——理查德·奧巴瑞(Ric O』Berry),後者是當今世界最權威的海豚音學家。那次大會,奧巴瑞本應是主要發言人之一。正當皮斯豪斯滿心期待聽奧巴瑞的演講時,他卻在即將登台前一分鍾被大會的贊助方——「海洋世界」(Sea World,旗下擁有眾多世界海洋公園的經營權)請出座談會。生性敏感的皮斯豪斯察覺到,此事另有隱情。他輾轉打聽到,原來奧巴瑞被剝奪發言權,是因為「海洋世界」擔心他談論有關太地町屠殺海豚的事。
就這樣,皮斯豪斯第一次知道,在日本一個美麗的海灣中,隱藏著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
此後三年,皮斯豪斯跟隨奧巴瑞以觀光客的身份頻繁進入太地町。「最頭疼的地方是怎麼千方百計躲避警察的盯梢。」皮斯豪斯回憶說,他們第一次進入太地町是在2005 年6 月,當時他們戴著口罩,彎著身子開車,盡量做到不引人注目。
去的次數多了,當地警方開始盯上這幾個「老面孔」。「你們是不是來這里搞反捕鯨或海豚的活動?」「你們不得進入禁區!」……《海豚灣》影片中,奧巴瑞在下榻的當地洗浴中心接受三個便衣警察的盤查。
每天白天,皮斯豪斯一行人一旦外出,都會發現跟蹤他們的警車,最多的時候有7 輛警車。皮斯豪斯只得想辦法與他們周旋——先把常開的那輛車停在某個街角,然後換到另一輛車,由一個日本朋友開車,躲避警察的注意。「當時感覺自己就像007。」皮斯豪斯打趣道。
太地町的捕豚海域是一個天然的堡壘,那裡三面是懸崖。要到達那一海域,必須經過幾條隧道以及環繞著鐵絲網的高牆,鐵絲上掛滿「禁止進入」的標牌。附近的高山上時刻會有警察出沒,也有帶刀的漁民。白天,皮斯豪斯是不敢貿然行動的。「不是我誇張,如果那些漁民發現我們的真實目的,肯定會殺了我們。」
夜幕降臨,皮斯豪斯帶著全副武裝開始秘密行動,夜視鏡、熱感攝像機以及加密無線電接收裝置,這些軍事領域才用到的設備成了他們的利器。2006 年及2007 年,皮斯豪斯花費了很長時間用於偵察、計劃,但遺憾的是,他始終無法在白天進入禁區,拍攝下當地漁民屠殺海豚的影像資料。
有一天,皮斯豪斯走進太地町的一間寺廟。他發現,寺廟的前面有一個干石庭院,僧人把石頭耙平,中間保留了幾個大石頭,供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看著它們冥想。突然間,皮斯豪斯有了主意:「能否為石頭安上『眼睛』?」
皮斯豪斯的一名好友是美國好萊塢特效公司「工業光魔」的模型製作負責人,皮斯豪斯趕緊給他打個電話,告訴他想把高清攝影機藏在石頭里的想法。結果,那名負責人爽快地答應下來。最終,那位好友為他製作了十多個大小不一的石頭模型。「這真是珍貴的藝術品,塗成灰色之後,沒人能看出其中的蹊蹺。」
2008 年,皮斯豪斯聚集了一支堪比「十一羅漢」的精英團隊,他們佯裝成一個搖滾樂團,再次進入太地町。「這就像一次秘密的軍事行動。從某種程度上說,它也的確是。」皮斯豪斯告訴記者,正是由於之前的謹小慎微,才換來了成功的機會。「一旦被日本人發現我們的真正目的,就別想再踏進太地町一步。」
「十一羅漢」的精英團隊包括有加拿大潛水女王、曾獲得8 次世錦賽冠軍的曼迪·雷·克魯謝克(Mandy·RaeCruickshank)和她的潛水員丈夫,他們負責在水下悄悄安裝攝像機和水聽器;曾在《加勒比海盜》中出演主帆手的美國演員查爾斯·漢伯頓(Charles Hambleto)在劇組里擔任「反盯梢」的角色,他的武器是一架軍用熱感攝影機,即便一點點震動,這台神奇的熱感攝影機都能捕捉下來;還有一位曾擔任加拿大空軍技師的電學專家,製作了一架海豚式樣的無人駕駛飛艇,該遙控飛艇下方隱蔽處裝有陀螺穩定式的高清攝影機。
最終,攝制組成功地在太地町海底、屠宰灣的山頭和樹林里安裝了各種攝像頭。鏡頭下,捕魚船緩緩地在靜止的方格中移動,原本蔚藍色純凈的海水,瞬間漫出大片大片鮮紅的血色,最後整個海灣都被刺眼的紅色所浸染,海豚們此起彼伏的跳躍、掙扎,發出慘烈的哀叫聲。揮舞著長槍的漁民們,好像沒有靈魂、沒有知覺,他們將死去的海豚屍體用鐵鉤一具具挑上船。第二天,第二輪屠宰再次上演……
許多看過電影的觀眾都表示,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就是太地町海灣像血一樣鮮紅的海水。
去年11月東京電影節,太地町當地漁民「不斷聯系」日本政府,試圖阻撓影片上映。他們稱《海豚灣》的攝制未經允許,是對這個擁有400 年海豚漁獵史小鎮的「侮辱」。
「海豚的微笑,是世界上最大的誤會」
兩名在太地町生活的民眾告訴皮斯豪斯,當地漁民把食用海豚肉視作「傳統」,海豚肉甚至還是當地學校午餐肉的一部分。
《海豚灣》中揭露:海豚肉含有汞、鎘、滴滴涕、戴奧辛和聚氯聯二苯等致癌物質,一些切割好的海豚肉的汞含量可能會超過安全限度的5000 倍。如此高含量的汞會對人的神經系統造成很嚴重的傷害,甚至會導致食用者精神失常。但是,這些海豚肉大都被貼上其他品種肉類的標簽,出現在世界各地超市裡,被毫不知情的人們食用。
「我們是以人道的方式捕殺海豚的。」影片中,一位日本漁業局的高層官員面對攝制組的鏡頭,平靜地表示,「我不認為海豚肉會引發同樣的悲劇(汞中毒)。」此後,攝制組在這位官員的頭發上做了測試,輕易地檢測出了汞元素的存在。
海豚是有記載以來唯一會主動拯救人類的可知野生動物。在古希臘,海豚受到法律保護,如果傷害它們會被處以死刑。
導演皮斯豪斯自己曾被海豚救過一命。當時他正在海底拍攝一群海豚,並不知道一頭雙髻鯊正悄然尾隨。正當雙髻鯊伺機發動攻擊,這群海豚突然游到他和雙髻鯊之間,頂開了那頭鯊魚。「海豚救了我的命。雖然我聽過很多海豚拯救人類的故事,但從未想過這件事情會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皮斯豪斯回憶到,「然而我們現在拯救海豚的唯一方式卻是證明我們已經把它們的生活環境污染,讓它們的肉變得有毒而不能食用。這真的是人類唯一能做的嗎?」
貫穿電影的另一條主線是主人公理查德·奧巴瑞的故事和他的深深懺悔。奧巴瑞至今最後悔的事就是自己在1962年一手創辦了電視節目《海豚的故事》,他認為正是這個節目讓利慾熏心的人看到了靠販賣海豚獲利的可能。
1964 年,《海豚的故事》每周五晚上七點半准時在美國的電視台播出,無數美國觀眾被他訓練的五隻雌性小海豚深深吸引,奧巴瑞也憑借這檔高收視率的節目成為美國最著名的海豚訓練師。10年後,《海豚的故事》停播,五隻海豚被送入邁阿密水族館。沒過多久,一隻名叫「凱西」的海豚因為情緒低落而自殺。「海豚的每一次呼吸都是有意識的。所以,當生命變得無法忍受時,它會選擇不再呼吸來結束生命。」奧巴瑞眼睜睜地看著「凱西」游到他的臂膀里,直視著他的眼睛,深深呼出一口氣,卻不再呼吸了。「凱西」之死讓奧巴瑞下定決心,結束如日中天的海豚訓練師生涯,用之後的生命來贖罪。
「我本應攢足錢,把它們從水族館里買走,放它們自由,那才是正確的事情。而我卻每年買一輛保時捷。我在很長很長的時間里都處於那樣的愚昧中。」電影中,奧巴瑞說這些話時,眼神凝重。
在奧巴瑞看來,海豚的微笑是世界上最大的誤會。「有時候愛真的是一個很奇怪的詞。我們以為自己愛了,卻不知道對別人造成了傷害。」 奧巴瑞告訴《外灘畫報》。在《海豚灣》影片里,水族館內海豚跳躍、觀眾歡呼的背後,是魚房中擺放著的一瓶瓶治療海豚潰瘍的抗酸劑和胃泰美,海豚的胃病是因為過度緊張的表演造成的。「如果每個人都知道,歡呼聲對於海豚敏銳的聽覺來說是一場折磨,知道海豚微笑背後的絕望,海洋世界將不再是夢幻樂園的代名詞。」
影片最後,70 多歲的奧巴瑞頂著滿頭白發,胸前掛著一台移動電視,屏幕上放映的正是太地町漁民屠宰海豚的錄像。他就這樣踏進國際反捕鯨協會會場,走到各國代表前無聲地抗議,被帶走也沒有任何反抗;他還這樣走上東京澀谷的十字街頭,在人潮中靜靜地佇立著……終於,一個人停下腳步,接著,兩個、三個,駐足觀看的人越來越多。這是導演本人最滿意的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