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日本电影史的日本电影史-第二期(1918~1931):
默片、倾向电影
1918年,由归山教正主持的电影艺术协会发起纯电影剧运动。归山在1919年摄制的《生之光辉》、《深山的少女》,为纯电影剧运动的试验性作品。这两部影片几乎全部利用外景拍摄,让演员在自然环境中表演,从而使电影从不自然的狭隘的空间解放出来。该协会主张启用女演员,以废除男扮女的传统做法;在影片中插入最低限度的字幕说明故事情节,废除解说员;采用特写、场面转换等电影技巧;通过剪辑使影片形成完整的堪称电影的作品。上述两部影片的实践虽然还不很成熟,但迈出了第一步,并为更多的电影工作者所接受。1920年,日本又创建了大正活动照相放映公司(简称大活)和松竹公司。大活聘请谷崎润一郎为文艺顾问,并从好莱坞招回了栗原喜三郎(托马斯),由喜三郎执导了谷崎编剧的《业余爱好者俱乐部》(1920)。松竹则请小山内熏指导,由村田实执导摄制了《路上的灵魂》(1921),这部影片被认为是日本电影史上的里程碑。松竹还在蒲田建立了制片厂,并采用了好莱坞的制片方式,建立了以导演为中心的拍片制度。这种革新促使日活公司急起直追,拍出了由铃木谦作导演的《人间苦》(1923)和沟口健二的《雾码头》(1923)。从此,“旧剧”影片改称“时代剧”影片,“新派剧”影片改称“现代剧”影片。
1923年9月1日,以东京为中心的关东地区发生强烈大地震,在东京的拍片基地濒于崩溃,不得不转移到京都。由于震灾后社会的动荡和经济萧条,一种逃避现实的所谓“剑戟虚无主义”的历史题材影片应运而生。这时苏联的电影蒙太奇理论以及德国的表现主义电影在日本已有一定影响,日本也拍出了一些强调视觉感的先锋派性质的电影。震灾后的电影复兴是从电影《笼中鸟》(1924)开始的,其主题歌带有浓重的感伤、绝望和自暴自弃的色彩,体现了当时的社会心理状态,因此大受欢迎。另一方面,由伊藤大辅导演、大河内传次郎主演的《忠次旅行记》三部曲(1928)是历史题材影片高峰时期的代表作;而现代题材影片的代表作则是阿部丰的《碍手碍脚的女人》(1926),1928年,五所平之助拍摄的《乡村的新娘》则是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抒情影片。
小津安二郎
当时的优秀影片还有小津安二郎拍摄的《虽然大学毕了业》(1929)、《虽然名落孙山》(1930)和《小姐》(1930)等,被称为“小市民电影”。
在这一时期,以佐佐元十和岩崎昶为代表的倾向进步的电影工作者,成立了日本无产阶级电影同盟,拍摄了一批反对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短纪录片,如《无产阶级新闻简报》、《孩子们》、《偶田川》、《五一节》、《野田工潮》等。影响所及,一些制片厂推出了有进步倾向的故事片,被称为“倾向电影”,如伊藤大辅的《仆人》(1927)、《斩人斩马剑》(1929),内田吐梦的《活的玩偶》(1929)、《复仇选手》(1930)等。由于政府对电影加强检查,倾向电影只持续了两三年便被扼杀了。
Ⅱ 日本最擅长体育题材片,他们都拍过哪些堪称经典值得一看的体育片
谢邀!感谢关注奥斯卡,与你一起分享电影的乐趣。
5、《恋爱回旋》
豆瓣7.1分,超5万人评价,也是众多人心目中的老婆新垣结衣主演的乒乓球运动类电影。和张震总是没人爱一样,gakki总是被人甩大概是中日两国影视作品两大未解之谜。
相对于我们来说,日本人确实更关注普通人的成功,并且对于成功的定义也多种多样,生活压力过大的国家更需要让人开心温暖的故事。
Ⅲ 岩井俊二拍摄的是什么类型的片
有“纯爱电影教父”之称的岩井俊二是日本著名电影导演、作家及纪录片导演,并被誉为“日本新电影运动旗手”。岩井俊二的电影题材大部分以纯爱、浪漫、暗恋及物哀为主线,电影镜头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通常在色彩上进行艺术化处理,并且在影片中即使直面死亡,也设计得唯美而赋有诗意,同时岩井俊二善于运用不同的剪辑手段对电影进行剪辑处理,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本文阐述了岩井俊二的生平,分析了其电影题材的感情艺术特色,并对他的电影镜头艺术特征进行了探讨。
从事电视行业的几年时间内,岩井俊二先后拍摄录制了MTV《在太阳照耀的山坡上》、电视连续剧《我的孩子是个陌生人》《被骄纵的人》《玛利亚》等多部作品。岩井俊二的才华在电视行业初露锋芒。随后在1992年,他拍摄了《夏之物语》《鬼汤》《来杀我的男人》《螃蟹罐头》等精彩绝伦的电视作品。1993年,岩井俊二拍摄的《飞上天的烟火,是从下往上看,还是从侧面看》获得了1994年的日本电影导演协会新人奖。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并非电影作品,而是属于电视剧行列,也由此看出,岩井俊二的电影艺术修为已经得到了日本电影界的认可。而1994年,他拍摄的电视短剧《爱的捆绑》更是获得了1995年柏林电影节的NETPAC奖,岩井俊二的电影生涯正式拉开帷幕。
1995年,岩井俊二拍摄的首部电影《情书》引起了日本乃至国际影坛的强烈反响,影片不仅被看作日本新电影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而且日本《电影旬报》授予岩井俊二最佳导演奖,同时,该片获得了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奖。之后,他拍摄了《梦旅人》《燕尾蝶》等经典影片。《梦旅人》以精神病患者为题材,该片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中获得记者评审委员会奖。而《燕尾蝶》耗资500万美元,成为迄今为止岩井俊二最重要的代表作。1995年可以说是岩井俊二创作的一个高峰期和收获期。
岩井俊二的才华不仅表现在电影艺术上,同时他对音乐、文学、绘画也深有研究。他凭着对电影事业的热爱,在电影创造拦升中表现出严谨、慎重的职业态度。例如,1998年他创作《四月物语》后花费了八个月的时间亲自对影片进行剪辑拼接处理,力求作品的完美。而影片《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是他与小林武史的第二次合作,其中影片的多首歌曲是由岩井俊二创作完成的。2004年,他创作的首部喜剧电影《花与爱丽丝》中的音乐也都是岩井俊二本人创作的。同时,他还出版了三本小说――《情书》《燕尾蝶》和《华莱士的人鱼》以及《垃圾筐里的戏剧》和《现在和那时的岩井俊二》两本散文。另外,他还将《情书》《燕尾蝶》改编为漫画。这些艺术成就奠定了岩井俊二在电影创作中的`艺术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