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举起手来!》中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片段
我记得这部电影中最精彩的一个片段是:两个儿童团员在门里装机关,这时一队鬼子浩浩荡荡地来找金佛像了。一个笨似大狗熊的鬼子军官来开门了,只见他的眼睛十足一副斗鸡眼,走起路来像一只大青蛙。他开门了!一打开门动了机关,只见一只盛满水的大水桶撞向日本鬼子,一刹那间,他像一个被弹出去的炮弹似的射出门外,他们见状不敢入这个门了,就再绕过去另一个门。一个汉奸“吃一堑,长一智”,就去开门了。他小心翼翼地打开门,看见有一个水桶吊在上面,他拿开那个机关以为安全了,可是不是的,他动了另一个机关,大水桶向他使劲撞来,他机灵地躲开了,结果那个笨笨在后面的一个日本鬼子再次被撞出门外。那个不和他们一起的鬼子军官走去喝了半瓶酒,儿童团员们见状,小心翼翼地把瓶子和汽油瓶钓了上来把酒换成了汽油。哈!这下有他们好受了。游击队员们开始进攻了,那个鬼子军官急着喝酒,结果整瓶汽油都喝下去了又吐了出来,两个聪明的儿童团员拿着弹弓把炮仗射进了嘴里,一下子炸开了。顿时,他的嘴喷起了火来,一个汉奸叫他向井里来,他一下子跳了下去,汉奸说:“你拉住绳子,我拉你上来!”他使劲地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军官拉了上来,谁知军官喷了他一脸水,结果一松手他又掉下去了……这个片段现在想来也是十分有趣的
❷ 日本有一部电影、大概的剧情是家里的老人快要死了就把他们送到山上去、这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该影片是《楢山节考》。
《楢山节考》是今村昌平执导,绪形拳、坂本澄子、秋竹城等主演的剧情电影,于1983年4月29日在日本上映。
讲述了日本古代信州一个贫苦的山村中,由于粮食长期短缺,老人一到了70岁,就要被子女背到山中等死,以供奉山神的故事。
(2)日本70岁老人背上山电影扩展阅读
《楢山节考》剧情介绍:日本信州深山的一个小村子里,由于贫困沿袭下来的传统是,活到70岁的老人要被长子背到楢山上丢弃(曰“参拜楢山神”)。 69岁的阿玲婆(坂本澄子 饰)离上楢山的日子已不远,她常为自己异常结实的身体而苦恼。
丈夫在前一年因害怕被丢到楢山上逃跑一事,阿玲婆并没放在心上,她所操心的是 长子辰平(绪形拳 饰)的继弦和村里人都讨厌的次子利助的性饥渴,所担心的是辰平像他父亲一样懦弱,不敢将她背上楢山惹下笑柄。
而看着辰平、长孙袈裟吉都娶到了称心如意的妻子,辰平的新妻子学会了如何捉鱼,利助也在她的努力下饱尝了性爱滋味,阿玲婆心里便只剩下了上楢山。
❸ 有部电影里老人50岁就要背到山里喂乌鸦叫什么名字
《楢 山 节 考》是1958年6月1日上映的 日本 剧情电影,由木下惠介执导,高桥贞二、田中绢代等主演。
讲述了在一个小山村中,69岁的阿 铃与丈夫死别后,和新丧妻的儿子辰平以及孙儿们住在一起,她一直在为儿子寻找续 弦。村中有个习俗,凡是到了70岁的老人必须去参拜楢山,所谓的参拜,其实就是把老人舍弃在山里。
❹ 猎熊物语的电影评介
这部影片《熊》是1988年日本导演后藤俊夫的作品,主演是田村高广和樱田淳子。
影片讲述日本战后一位老猎人银藏带着他那打死过三百头熊的猎枪回到家乡山林中,与儿媳贵美和孙子一平一起生活。此刻的老人瘦骨嶙峋表情冷酷,沉默寡言不善交际,虽然跛脚,不顾乡人的讥笑,还是带有日本人一贯的执拗与傲慢劲头。而唯一的儿子已经战死在西伯利亚,所以家中一切都由儿媳苦苦操持。老人固执坚持让一平继承猎人的事业留在山中,儿媳一心希望孩子能够继续学习上完高小走出大山。就这样,在战后日本经济萧条和西方商业趁需涌入的背景下,银藏一家还保持着小农经济的特点,自给自足,在山林中打猎种地,与乡村社会的发展相隔离,生活自然也十分拮据。
深冬的一天,银藏在村中看到布告,悬赏捕杀出没于山中的独耳熊,赏金30元(当时日元还没贬值呢),于是又拿起了那杆直筒猎枪。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对于老人捕熊前的各种准备介绍的细致入微,沐浴,熏衣,祈祷,制作弹药等等,颇具神圣的仪式感,让人肃穆。就像银藏老人对孙子一平说的,捕熊是猎人的本分,而熊是山神的赏赐。所以老人像往常一样只带一发子弹出发,一切听从神明的安排。捕熊的场面自然惊心动魄,最后大获而归。看到这里只不到40分钟,我在想猎熊已完,下文如何继续,莫非归于平淡,却不知这才刚刚开始。
原来,独耳熊留有幼仔,嗷嗷待哺,循母迹来到银藏家。这时银藏老人幡然悔悟,知道触动山神,犯下大错。于是将猎枪抵押,与孙子一起照顾小熊,取名全太,并发誓再不用枪。之后,老人全心全意地照顾幼熊,并身体力行教育着孙子,不仅让我看到了银藏老人内心深处温情善良细心而严厉的真实一面,也让我好好感受了一把日本乡村山林的美丽,传统生活的原貌,和日本精神的朴素真诚。
小熊全太渐渐长大顽皮,而山上猎户越来越少,生活越发艰苦,儿媳也开始在乡上的采煤厂工作,银藏终于感受到时代的不同,在放归小熊于森林的同时,也放弃了将孙子培养成猎手的初衷。当我又以为将告一段落的时候,故事再起波澜。
长大的全太野性不改,由于被人所伤无法冬眠而频频出来伤人。为了全村人的安全和孙子的学业,不得已银藏重操旧业。影片又一次描写了老人上山猎熊前的各种准备工作,较之上次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并着重刻画了银藏的表情与动作,在无声中默默展示出他的矛盾与痛苦。在山上一番较量之后,风雪中两者相见,全太抬起前肢欢迎着曾经的养主,而银藏却只能慢慢抬起那杆直直的猎枪。最终同归于尽埋葬于厚厚的白雪之下。
❺ 日本电影《七武士》讲述了什么内容
一个被熊熊大火包围的小村庄。一队山贼从火中陆陆续续冲出来,马上驮着粮食和女人。这伙人纵马来到山岭之巅,注视着岭下的动静。
眼下的山坳里是一片不大的盆地,梯田下边就是20多户人家的小小村庄。村庄周围有大片麦田,麦苗已有七八寸高。这小村庄此刻沐浴在朝阳之中,家家炊烟袅袅,显得格外宁静。
一个山贼说,不如顺便收拾了它。头目想了想说,去年秋天从这里抢过稻米,如今再去,怕没有什么油水可捞,不如麦秋之后再来,便调转马头飞驰而去。
尘埃散尽,一直藏在山白竹丛里的村民伍作才敢露出头来,方才山贼们那番话他是听了个清清楚楚的,便飞也似的跑回去报告。
村民们听了伍作的话惊骇万分。头面人物之一茂助主张先去报官。有人说这是枉费心机,当官的只是强盗走后才来,把藏起来的大米、鸡蛋吃个精光才走。村民利吉主张做竹扎枪同山贼决一死战。茂助认为这无异以卵击石。主战主和两派最后决定找老长辈仪作,请他作个定夺。仪作老人果断地作出决定:去雇武士领着大家打山贼,最好找那些饿肚子的武士,“熊饿了都会往山下跑的”。
代表全村下山雇武士的万造、茂助、利吉、与平出发了。万造和茂助觉得根本不可能找到这样的武士,进了城他就想去报官。他们连同与平只见到一个小官,那小官说他们是为免征税款故意报灾,把他们赶了出来。三人走出衙门不见了利吉,但见远处一群人围了个圈子,一名武士正大骂利吉,说他虽然眼下落魄,还不至于给臭庄稼汉支使,把利吉踢了个嘴啃泥。三人上前扶起利吉,利吉问他们见老爷的结果如何,三人只是摇头。
四个人住在“自炊小店”,几天过后也没碰上个像武士的人。万造主张回去和山贼商量解决,利吉说你今年拿什么给他们?把你闺女给他们?舍得?万造这才醒过来。
四个人有一天去了郊区,打一个富裕农家门前路过,只见门口堵着一大群人,一个和尚和一个中年武士(勘兵卫)从里面出来,他俩来到河边,那武士拔出短刀割下头发,用河水洗了头,由和尚把他剃成秃子。武士把长短刀交给和尚,接过和尚袈裟穿上。这家主妇交给这假和尚两个饭团,他拿着饭团朝院子里的那库房走去。
这时,一个腰大臂粗的流浪武士(菊千代)和一个乳臭未干的武士(胜四郎)路过这里也挤进来看热闹。他们一打听,原来天亮时这家进来一个贼,主人喊来人抓他时,贼把主人的儿子抓进库房,扬言如果抓他,就把孩子杀死。正在一筹莫展,那中年武士与和尚前后脚路过这里。主人苦苦哀求,中年武士说他扮成和尚就能救出孩子,结果就演了方才剃头和换袈裟的一幕。
那流浪武士一听极感兴趣,旁若无人地挤到前面坐在木桶上看,年轻的武士觉得他很不礼貌,瞪了他一眼。
那扮成僧人的武士一手拿一个饭团走近库房门,还没到跟前,就听见木板门里喊:“不要靠近,不然就要小鬼的命!”
“孩子也饿了,不抓你!你也吃一个!”中年武士说。
“扔进来!”
“好,接着!”
刹那间,中年武士把门踹开,紧接着人也像闪电一般冲了进去,三拳两脚的格斗之后,那贼晃晃悠悠地走出门倒地而死。中年武士随后挟着孩子出来,孩子父母发疯似的抢上前去接过孩子,千恩万谢。武士把从贼手里夺过来的那把短刀扔在地上。
剃和尚头的武士离开那农家。万造他们尾随其后,四个人离他六七丈远商量雇他,等利吉跑上去要搭话时,却被从后边赶上来的菊千代推开。菊千代站在勘兵卫跟前,有话要说却不善表达,只是直挺挺地站着,这时,胜四郎跑上前来跪下,请勘兵卫收他作徒弟。勘兵卫让他起来,说有话不妨边走边谈。勘兵卫说,他叫勘兵卫,根本没什么本事,打过仗,可全是败仗。眼下吃了上顿没下顿。万造听了这话,觉得这人一定好雇,便跑上前说了自己的要求,把他请到自炊小店,做白米饭招待,但他们四个人吃的却是稗子饭。勘兵卫看了非常感动,决心替农民们解忧。但是他说,算他在内,必须雇七个武士才够用。他们当下决定,都住在小店里,分头出去招募武士。
勘兵卫在小店门口观察过往行人,发现一名流浪武士,便打发利吉去请。胜四郎举着竹刀站在门后准备偷袭,试试这个人的武艺如何。这武士还没进门就发觉门后有人,便说:“玩笑开得过头啦!”此人名叫片山五郎兵卫,他同意替农民效力。没过几天,勘兵卫碰上过去曾在一起的七郎次,把他请到小店,请他参加打一次没名没利的仗,他也欣然同意。
有一天,勘兵卫和胜四郎看见河滩上一大群人围观两个武士决斗。两刀相撞,下一个瞬间,那大个子武士便伏地不动了。小个子武士的衣服划了一道大口子,他到河边去洗刀。勘兵卫跑了过去说明来意。这个武士名叫久藏,他表示愿去。
勘兵卫算了算,把只能顶半个武士的胜四郎算上,还差一个,但时间要紧,决定第二天就走。出发的这天早晨,菊千代跟在他们后边,但是大家都不理他,他也毫不介意。人们走上山路,平八一回头,发觉菊千代没有跟来。五郎兵卫说他大概死了这条心。话音刚落,只见菊千代抄近道走在他们前面了。
夕阳西下的时候他们到了小村庄。利吉大喊:我们回来啦!武士到啦!但整个村子的人早已藏起,没有动静。菊千代哈哈大笑。过了一阵茂助跑来,说请大家先到仪作老人那里。仪作老人批评万造他们什么都怕。勘兵卫也指责他们,说这样的态度难以让武士们誓死效力。就在大家沉默中,报警的梆子响了,久藏第一个冲了出去。混乱中村民大喊:“武士们快来呀!”
菊千代站在村民们面前大声质问:我们刚进村的时候你们是什么态度?原来梆子是他敲的。
老人仪作拄着拐杖夸菊千代做得对,说得对,低头施礼致谢。勘兵卫总算放了心。平八品出菊千代是块好料,他笑眯眯地说:糊涂蛋和破剪子,有没有用,全看使的人。算上菊千代就够七个了。
勘兵卫把村民分为四队。久藏带第一队,七郎次带第二队,平八和利吉带第三队,菊千代带第四队。至于武器,没有刀的一律把竹竿削尖做扎枪。七郎次的队先用圆木和藤条做防马栅。各队开始加紧操练。
过了几天,万造和与平交出了不少武器和铠甲、头盔。原来这些东西是他们追杀了那些打败仗的武士捞到的,现在菊千代带着他俩到指挥部来请罪。久藏非常气愤,脱口而出说:真想把这个村的人杀了。万造和与平吓得魂不附体。菊千代也非常气愤,他指责农民自私、狡猾之后说,过去的就罢了,农民的这些“毛病”也都是让官府、武士给逼的。一番话说得大家都为之动容。
眼看就要收麦了,五郎兵卫向村民宣布:马上割麦,割了麦立刻灌水,用水田挡住骑马贼。不是一家一户而是一队一队地割,所以各队的人要吃住都在一起。桥东的三户要搬进村里,拆掉过河桥,让马贼不能过河。
麦子一收,说明山贼来袭击的日子近了。武士们带领村民加强巡逻。一天,他们袭击了三个山贼探子,砍倒两个,活捉一个,缴了三匹大马。据那探子招供,他们的山寨在鹫峰,40个人40匹马。久藏提议去几个人奇袭山寨。勘兵卫决定:由利吉带路,久藏、平八、菊千代三个人前往奇袭。
他们放火烧了山寨,砍死了几个山贼,但久藏却因为解救利吉而遭山贼的火铳击毙。尸首运回,葬在村东。
山贼终于倾巢出动,大举进犯。几番较量之后,山贼只剩13骑了,但是五郎兵卫和几个农民也被杀害。最后决战的时刻到了,勘兵卫决定把山贼放进村子,然后聚而歼之。山贼以为村民已无力抵抗,果然冒雨冲了进来。一场恶战,山贼只剩下了两个,不料久藏身中火铳,他晃了两晃靠在门板上,把刀朝对面房上抛去。人们顺刀一望,原来拿火铳的山贼正在屋顶上装铅弹,但他已无路可走。菊千代爬上房来,那山贼端着火铳对着他。菊千代叉着两腿像一尊怒目金刚。勘兵卫大喊:菊千代!危险!
就在这时火铳响了,菊千代晃了一下,把刀举起,泰山压顶似的劈了下去,两人同时倒下。
房下的人此刻已全歼山贼,跳河的那个山贼被抓了回来扎死。
一场苦战结束,农民大获全胜。
六月的灿烂阳光照着村东的新坟,三座坟头上插着刀,勘兵卫、七郎次、胜四郎三人站在坟前。勘兵卫仿佛自言自语似地说:如果可能的话,我想将来改葬他们。胜四郎郑重其事地说:菊千代的坟也该给他插上刀,他是一个出色的武士!说完,刷地拔出自己的刀插上。
清风送来农民的歌声。那歌声,仿佛意味着人们冲出了痛苦的深渊,显得那么明朗、欢快。
勘兵卫等人纵目望去,农民们正在插秧,一片繁忙景象。他颇有感慨地说:“这个仗……我们毕竟是打败了……”七郎次和胜四郎不解其意地望着他。勘兵卫慢声慢语地说:“武士啊……就像这风一样,不过是从这大地上吹拂漫卷,一扫而过……大地,永远是不动的……那些农民始终和大地在一起,永远活下去!”
❻ 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到底讲是什么
金基德是非常聪明的一个人,这种聪明绝对不是指他天生多么多么的对镜头敏感或者直接说他生而就是做导演的料。我指的是他更深层次的,他对人与人关系的思考上的,或许还有对社会与人性的冲突。乃至自己对更深层次的宗教以至于上升到哲学方面的思考上来。
我对他最迷恋的一部戏是《春夏秋冬又一春》。其实吸引我的还是他思想中对“轮回”的认识而具体的表现出来。
故事是直接展开的,老和尚与小和尚相依为命的生活在一片世外桃源中,看得出来,老和尚也是曾经有故事的人。但从未提及过发生了什么能让他六根清净的独居世俗之外。小和尚却是小,无忧无虑。与师傅服侍佛祖于孤灯之下。倒也是乐的快活。师傅不是多话的人,只是时常看着小和尚,默默不语。脸上尽是一片惋惜。直到又一次,小和尚独自玩耍的时候。给鱼、蛇、青蛙各自绑了一块石头,乐呵呵的看着他们拖着一块累赘蹒跚前行。脸上一副天真的笑脸。老和尚看见之后重重责罚了小和尚。但是为时已晚了。蛇与青蛙都已经被石头拖的累死了。小和尚拿着青蛙与蛇的尸体只是一个劲的哭。老和尚叹了口气,说道“你给他们绑的石头,未尝也不是你自己心灵的石头”。故事就在这句禅机中埋下了伏笔。
日子看着一天天平平淡淡的接着度过了。小和尚长大,老和尚更老。但是平静总会被打破,该来的总会来。一位进庙还愿的都市女子最终吸引了小和尚,很轻而易举的他们发生了关系。一切对于都市女子来说或许只是人生中一次旅途的邂逅。但是对于小和尚来说,确实打开了另一个天地。从此他也不甘于寂寞了。想要从此逃离出去。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明镜台既然染了尘埃,就不再如以往般清澈透亮。终于有一天他走了出去,与其说是走更不如说是逃,逃离这个“世外桃源”。老和尚什么都知道,却只做不知道,不闻不问。只是叹息一声。也许一切的一切,早都有了预兆。报是终究要是还的。只是老和尚在佛前的时间更多了,仿佛除了佛,世间再无一切了。
小和尚最终还是回来了,彼时的他已经不再是一名和尚,他杀了那位当初与他海誓山盟的女人。他觉得世间再大却仿佛没有了自己的容身之所,他回来了。老和尚什么也没说,望着小和尚,就像当初看着他用石头绑在那些小动物身上。一切其实都是报应,心灵的石头最终也拖垮了小和尚。
于是,一切仿佛都顺理成章的。入狱,又出狱。彼时小和尚已过不惑之年。再次回到早已空置多年的庙里。老和尚早已坐化多年。他突然明白了老和尚当年的苦衷,老和尚对着佛祖默默诵经时候那种悲怆。于是,他仿佛化为了当年的老和尚。
一切都仿佛轮回,深冬,一位女子将自己的孩子送来了庙里,什么也没说,老和尚接受了。他仿佛就一直在等这个孩子一样。
故事最后的时候,小和尚独自玩耍,将一块小石头塞进了鱼、蛇、青蛙的嘴里,笑嘻嘻的看着他们在艰难的跑开了。脸上露出了纯真的笑容。而他的身后,老和尚默默的看着他做完了这一切,什么也没有说。思绪或已回到以前。
佛教中有轮回的说法,所谓种业因得业果。金基德在本片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这种轮回的哲学,在本片最为显著。而在《收件人不详》中也有略微的穿插其中。但也只是一扫而过,《收件人不详》更着重讲的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矛盾。这里不表,而在《悲梦》之中,金基德仿佛将自己的宗教哲学一股脑的甩了出来,内容渐渐的有些失控了,短短的一百分钟内要组织好讲完即使金基德也觉得力不从心了。越来越有点“形而上学”。不过其中很多元素是我很喜欢的,不过这部电影真的没懂,看到了一些小细节,觉得很有意思。整个故事却沉闷而乏味。
金基德之于韩国,我认为是拔尖的一拨导演之一了。他对人性的思考,深刻严肃而发人深省。不止适用于韩国,在吾等国民身上也能发现那种病态,方能防范于未然。
拓展资料
金基德
编辑
1960年12月20日
庆尚北道奉化郡
韩国
金基德(Ki-k Kim),1960年12月20日出生于庆尚北道奉化郡,韩国导演,编剧。
1993年,凭借剧本《画家与死囚》获得剧作教育协会最佳剧本奖。1994年,凭借剧本《二次曝光》获得韩国电影委员会最佳剧本奖。1995年,凭借剧本《非法穿越》再次获得韩国电影委员会最佳剧本奖 。1996年,拍摄了第一部电影《鳄鱼藏尸日记》 。2000年,推出实验作品《真相》,并组建自己的电影公司 。2003年,推出《春夏秋冬又一春》,角逐2004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2004年2月,凭借《撒玛利亚女孩》第三次出征柏林电影节 。9月,凭借爱情片《空房间》获得“最佳导演银狮奖” 。2012年,凭借执导的第18部影片《圣殇》获得第6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2013年6月,凭借执导的惊悚片《莫比乌斯》入围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 。2014年,凭借执导的惊悚犯罪片《一对一》获得第71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
2015年3月,受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的邀请担任“天坛奖”评委 。
2016年9月,金基德新片《网》在第73届威尼斯电影节首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