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刚刚看完了素媛和韩公主,主页君又推荐了几部好电影,请问谁有电影 孩子们[青蛙少年失踪案]百度云链接
链接: http://pan..com/s/1c2dt7gs 密码: 5dbh
2. 韩国电影孩子们 什么意思
是韩国的惊悚电影,改编自发生在1991年韩国大邱的真实案件,讲述了5名小学生外出抓青蛙时失踪,11年后才被发现尸体,至今凶手依旧逍遥法外的故事。这起“青蛙少年失踪事件”被列为韩国社会三
孩子们 大未解悬案之一,另外两起案件已分别被拍摄为影片《杀人回忆》和《那家伙的声音》,均获得了不俗的票房与口碑。 据悉,《孩子们》将从“青蛙少年”失踪那一天开始,以朴勇宇饰演的电视台制作人员为线索人物,记录下追查案件真相的整个过程。事件发生后,“青蛙少年”们的父母找遍了全国,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随后,韩国中小学生当中发起了“寻找大邱青蛙少年”的活动,社会团体共印发百多万张传单,企业界在商品包装上印刷失踪少年的照片,就连当时的韩国总统卢泰愚也予以特别关注。 这起案件在韩国创纪录地动员了超过30万名的警力,但都一无所获。当时还流传着外星人绑架及北朝鲜间谍诱拐等多样的说法。2002年失踪少年的遗骸在卧龙山被意外发现,死因被确定是他杀,但案件一直未能侦破。时间到了2006年,15年前发生的这起案件已经过了韩国的诉讼有效期,凶手们就将这样一直逍遥法外。
3. 韩影 《孩子们》 中为什么不调查嫌疑人
在回答电影的问题之前先试试看实际案例里面也是不是漏洞百出呢? 要是在真实事件里面都找不到答案,更不用说电影里面的别扭情节了。有时候导演也在暗示这一些东西吧·· 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不要轻易相信官方的说法。媒体有很多时候只是一种权威代言人的控制工具罢了。像美国的媒体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们一开始声称有大杀伤武器的威胁,但是结果呢··· 这件命案虽然过去那么久了,我就不信一点线索都没有。是不是有什么被官方隐瞒了也不一定的。 按照官方的说法,5个丧命的孩子骨头上残留有被钝器所伤的痕迹,其清晰伤的图片现在基本上大家在网上看不到。正因为那些照片和具体资料我们看不到,官方的说法是否属实大家都无从考证。为此个人在几个问题上有质疑。
1、为什么官方用词含糊,现场发掘出来的尸体是以怎么样姿势陈列的没有说,到底那个结是怎么绑的,而且具体的骨头伤痕的图片我们都看不到?到底尸体是不是被移动过,这点官方也含糊其词。
2、当年警方真的是没有仔细搜查过附近的山林吗,遗体的掩埋地点就在距离村子不到500米的地方。当时的警方根据卢泰宇总统的特别指示, 搜查范围扩大到全国各地, 动员的警力据说31万8千之众, 创单一事件动员警力最多之记录。 出动了那么多的人力和物力试问警方真的有那么无能,或者够胆吊儿郎当的不认真对待这个案件?要是真是警方不负责任导致破案的最佳时机错失,警方是不是要负起一定的责任?
3、子弹又作何解释呢?小孩子到底是不是被子弹所伤的?官方的言辞也较为含糊。涉及到军方的练习基地的地方为何不加以严格控制,朝鲜的老百姓就那么容易中枪?假如是这样,是不是有损他们国家人民军队和政府的形象呢?
4、关于那位神秘的打电话到报社爆料的男子,警方是不是应该极力追查下呢?难道朝鲜警察就那么没用查不出这个男人是谁?到底是警察无用还是官方隐瞒了什么?
到底真相是什么?是我们被蒙住了双眼还是说媒体和官方控制了我们获取真相的权利呢?我认为这部电影也是导演他在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这种无奈吧!
4. 韩国电影孩子们结局
韩国电影孩子们结局:
姜导演自己找到了凶手,原来凶手是一个杀牛的屠夫。姜导演在凶手门前睡着,因此也被凶手发现。就这样,凶手抓走了姜导演,他担心极了。屠夫在他面前杀了一头牛,沾着血的脸咧着嘴冲着姜导演笑。姜导演很生气,上去就要打这个屠夫,但他怎么是屠夫的对手。
就这样,他被屠夫在地,在被屠夫卡住脖子时他似乎感觉到了当时五个孩子的绝望,他确认眼前这个人就是凶手。因为姜导演并没有找到实际证据,所以屠夫较终松开了手。后来,姜导演见到了钟浩的妈妈,原来钟浩妈妈曾经接到的电话不是钟浩打来的。
她不愿意按下追踪键,只是希望警方不要放弃寻找。十一年过去了,家长们终于不用再担心,他们失踪的孩子现在也已经尘埃落定了。他们声嘶力竭地哭喊,他们难以接受这样一个结局。
《孩子们》是由李圭满执导,朴勇宇、柳承龙、成东镒、金汝珍等主演的犯罪惊悚电影,于2011年2月17日在韩国上映。
该片改编自发生在1991年韩国大邱的真实案件,讲述了5名小学生外出抓青蛙时失踪,11年后才被发现尸体,凶手却一直逍遥法外的故事。
5. 有看过韩国电影 《孩子们》的吗,我没看懂
如果你碰巧看过另外一部犯罪惊悚片《杀人回忆》,那么一定能在看这部电影时体会到一种相似的基调——冰冷和绝望。
事实上,这部《孩子们》与《杀人回忆》所描述的案件不无关联,它们连同《那家伙的声音》中提到的李炯浩被诱拐事件并称为“韩国三大未解谜案”。而这起“青蛙少年失踪案”当属三起案件中性质最恶劣,影响最大的一件,当时在韩国也引起不小的轰动,据说全国发动了将近32万的警力,可惜,仍然毫无所获。
这部影片就在20年后的今天为我们打开了这本尘封数年的卷宗。
五个无辜孩子的生命,止于那个阳光明媚的季节。
我们并没有从影片里得到对案发当天情况的过多描述,而是从之后十几年人们寻求真相的艰辛过程中,才逐渐拼凑出一些零星的碎片。导演用了很多低角度的视角,来拍摄孩子们在山里中穿行的脚步,或许正是这种局部化的表现手法,才加重了这部电影所透出的寒气,告诉人们这是一个没人能说得清的事实:案发当天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们所能看到的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在山里中嬉戏玩耍,发生了一些事情,最后演变成一堆堆白骨和一件件腐烂的衣物,以及十多年来人们对真相不断的搜寻。
当然,世界上总不乏正义人士为那些黎民百姓出头。黄某,一个大学教授;姜某,一个犯过错误的电视节目制片人,组成了一个很奇怪的搭档,着手对这起案件进行纯草根的调查。
但是并不是说他们的执着能带来好的结局,当我们伴随着紧张的伴奏,和黄教授一起分析案件,将钟浩的父亲一步步、一秒秒地推理成杀人藏尸案的主谋时,结果却发现我们大家都错了,凶手另有其人。而将作为受害者的父母嫁祸为凶手,这种冒险的行为也遭到了所有受害人家属的不满,黄某因为一意孤行,使自己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善意的起点却导致自己的被动,这本身就让人很绝望。在观众的眼里,其实黄某的行为完全可以理解,当任何人的思维陷入一个死胡同时,如果发现了哪怕一点点零星的光亮,那么势必会设想沿着这条“出路”顺利成章的走下去。只是,在那种情况下,那些父母们已经伤不起了。
导演似乎是刻意安排的,在案情有了眉目的时候,往往剧情会急转直下,将所有人的情绪猛地拖入谷底。无独有偶,数年后,黄某也因为自身的偏执,使女儿陷入了危险,而且,与“宰牛男”的肉搏完,得到恶狠狠的一句“大叔,你有证据吗”,同样也让姜某陷入了无助和绝望,如今的他变得和当年的黄某一样,被愤怒冲击了头脑,做出了自认为理智的判断,殊不知,这根本就是他们脑子中的一个假想敌,仅仅凭借几个疑点就试图把嫌疑犯逼成罪犯绳之以法,后果可想而知。
结尾,钟浩的母亲看完孩子的遗骨后,含着泪对姜某哭诉:“即使是听一句,哪里有当妈妈的认不出自己孩子声音的!”随之,道出了编造谎言希望唤起警方关注的真相。这其中又透露了多少无奈和辛酸,看来,影片不仅对警方的破案能力提出了异议,更是对执法人员的不负责任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这起事件其实也是有人祸的因素在里面的。
根据韩国刑事诉讼法第249条规定,死刑犯的诉讼期限为15年。这起发生在1991年的案件,如今,早已过了这个期限。真相至今没有大白,罪魁祸首仍然逍遥在法外。
这注定不会是一部让人看完之后感觉畅快淋漓的电影,但是会传达给我们一个信号,其实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去尊重,而同时,不论我们的命运有多么不济,生活总会像钟浩背后飘扬着的红色斗篷一样,永远以某种方式继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