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观后感1000字
前些时候经朋友推荐看了一部获得奥斯卡大奖印度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看完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原来一直认为印度电影内容也比较单一,大都以爱情为主题。一般是以歌舞为主,从头唱到尾,从头跳到尾。但这部电影却改变了我对印度电影的看法。它叙事流畅,悬念从生,惊心动魄,引发人对社会现象的更多思索。这部电影不仅客观再现了印度社会现实,而且通过杰玛的坎坷人生经历、悲惨心酸的故事、跌宕起伏的遭遇,对“人性”做了深刻的诠释和演绎,我想,这正是电影打动人心、感动世界的地方。正如影评人所言:《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之所以动人,在于它既拍出了真正的黑暗与残酷,而又在这样的残酷中未曾放弃其理想与纯真。
主人公杰玛为了生活,为了理想,从不放弃。为了一个偶像的签名可以跳进粪坑,为了伙伴可以在出逃后重回火坑苦苦寻找,为了所爱的人可以不管时空、环境发生什么改变,他都不放弃。杰玛最终赢得千万奖金之后,呆坐在墙角,贫民窟长大的他不因财富而变,而是继续苦寻朋友和爱人。他虽然是平常人,但对理想和追求不放弃;他跨越贫富两重天,但依旧那样友爱、善良、厚道。
片中男二号杰玛的哥哥舍利姆与杰玛的性格截然不同,他相信适者生存。他有救杰玛的勇气,有杀死黑帮头目的果敢,也有出卖友人的贪婪和残忍,在常人看来,他代表着社会中的现实派。但在最后一刻,也被杰玛的执着所打动,将自己埋在肮脏金钱中,从容赴死。这一画面很有现实性。告诉了我们,金钱不是万能的,世上有比金钱更有意义的东西,那就是“人性”。
影片中的众多人物虽是平凡,却栩栩如生。拉提卡也是贫民窟的孩子,经历坎坷,虽然与杰玛重逢,但逃亡换来的刀疤实在让人心颤,画面令人难忘。那个被黑社会挖了眼睛后成为乞讨工具的孩子,当杰玛回到孟买找到他,给了他一张钞票时,他通过摸、吻确定了这是真的一百美元后,说:“杰玛,看来你现在是大人物了,我为你高兴,你很幸运逃了出来,而我比较倒霉。”这个孩子的善良和达观让人感动。
另外,影片的电影语言运用得朴实,人物的特写、情景的创设、场面的造型都与故事、人物、环境的跌宕起伏相得益彰。一部好电影,能长久给人们留下记忆、留下镜头和画面,不是很容易的,可见导演的独具匠心和深厚功底,奥斯卡就是不一般,艺术水准就是不一般。
好的电影如同艺术珍品,它会被人们所珍藏,而且是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⑵ 印度有哪些好看的电影
《三傻大闹宝莱坞》,印度最优秀的电影作品,没有之一。讽刺、幽默和励志,活在当下,不记得失,以无为之心做有为之事,你收获的会是比物质更珍贵永恒的生命体验。
《巴萨提的颜色》,一代人的觉醒——没有国家是完美的,我们只能不断努力让它变好。
《地球上的星星》,我们并不理解那些妄图改变世界的人,有时候他们被我们所孤立,但也许明天世界就会被他们所震撼。
《大河之歌》、《大树之歌》、《大地之歌》,在悲剧里活出希望。
《无法避免的战争》,推翻旧东西,需要人们心中的火苗。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奥斯卡最佳影片,用印度反应社会,但拥有一种独到的情怀。
《雨中的请求》,细腻、精制、深邃。
最后推荐一部英国电影,但是讲述的是印度的故事:
《甘地传》,引用圣雄甘地的一句话:“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是终究总是会失败。”
⑶ 印度电影有哪些好看的,要高清的
宝莱坞生死恋、未知死亡(阿米尔汗另一部佳片推荐)、三傻大闹宝莱坞(最佳推荐)、季风婚宴(获奖)、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印度英国合拍,奥斯卡最佳影片推荐),月光集市到中国(搞笑)、王子(动作场面精彩)、宝莱坞机器人之恋(最佳动作科幻片)、情字路上(歌舞佳片)、幻影车神1-2(动作)、通缉令(动作)、天生一对(歌舞)、印度超人、阿育王(史诗获奖)、阿克巴大帝、勇士(动作穿越推荐)、无畏警官(动作)、雄狮(推荐动作情节俱佳)、地球上的星星、宝莱坞不可能的任务、夺面煞星宝莱坞(结局颠覆警匪斗智)、生死竞赛(曲折斗智)、通缉令、风筝(爱情动作)、潇洒走一回(喜剧被誉为2011年的三傻推荐)保镖(2011票房冠军)、魔王(2011最新,印度投资最大的科幻动作片,号称印度钢铁侠)闹鬼3D(印度恐怖片)、爱情尸检报告(网络火爆视频) 无畏之心、额的神啊、代号猛虎行动、巴菲的奇妙世界(推荐)、生死竞赛2、夺面煞星宝莱坞2、终极武器
⑷ 推荐高分印度10部电影
印度人口众多,身处南亚大陆,风景优美,还有印度的歌舞,音乐,这就是电影的画面大背景。电影的故事背景有,各种的宗教信仰,四大种种姓制度,男女极度不平等,贫富差距很大,教育巴基斯坦和印度长期的仇恨,这些都是电影故事的重要元素。还有印度宣传部电影审查没有美国那么严格,导演有很大的自由度讲好一个电影故事。
第一部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我就是知道答案!”这是获得奥斯卡金奖印度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男主贾马尔的一句经典台词。贾马尔每知道一个答案,在他生命中就要失去一个重要的人,他说他宁愿不要知道这些答案,不要这百万奖金。男主得到每个问题的答案都能让观众唏嘘不已。
第二部电影《天才枪手》
也是关于穷人家孩子和富人家孩子的故事。穷人家孩子虽然是学习的天才,最后也会落入富人家孩子利用的工具,所有的聪明才智都是累赘。
第三部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
这是一部豆瓣评分达9.2分的印度电影,荣获印度电影协会等16项大奖。是大帅哥阿米尔汗主演,片长接近3个小时,看完此片我完全忘记了倍速我常用的看片功能,是关于一群印度理科生的故事。
第四部电影《厕所英雄》
这是一个真实故事,一部社会问题的电影。失败的人,固守方法,不断的改变目标或者降低目标。成功的人坚定目标,不断的改变方法,最后获得成功。《厕所英雄》的男主角凯沙夫就是这类人,实现了在家里给妻子建一个厕所。同是也推动国家厕所革命,女性在使用厕所时,得到了应有的尊重。男主凯沙夫不但是自己老婆心目中的英雄,也是印度全国女性的英雄。
第五部电影《小萝莉猴神大叔》
这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这部电影的男主角是信仰哈奴曼神,另一个女主角小萝莉是穆斯林教徒。一个是印度人,一个是巴基斯坦小姑娘。一个是素食主义者,一个喜欢吃大盘鸡。
小萝莉沙西拉出生在巴基斯坦,从小就是一个语言障碍者。为了治好沙西拉的语言障碍,母亲带她到印度求助神灵的帮助。沙西拉走在印度走失了,猴神大叔帮助巴基斯坦哑巴小姑娘最终找到妈妈的故事。最后小姑娘离别时喊出声的那一刻,观众都“失防”了。
第六部电影《我的名字叫可汗》
这是一部在美国拍摄的印度电影,故事的主角是印度人,主角是一个轻度自闭症患者。可汗信奉穆斯林教,美国当时受到“911空袭”事件,穆斯林在美国受到歧视。男主证明了自己是穆斯林教徒,但不是恐怖主义。
第七部电影《来自地球上的星星》
这是一个关于自闭症教育的话题,有点类似于美国电影《阿甘的故事》。一个有读写和阅读障碍的9岁男孩伊桑的故事。他遇到一个老师,这位老师拯救了一个有艺术天才孩子。每个树枝都有一只小鸟停留,天空里每颗星星都很闪耀。地球上的“星星”此时没有闪耀,请多给一点耐心和时间,认真的擦拭它,他一定会有闪闪发光的那个时刻。
第八部电影《雨夜奇案》
这一部情节紧凑的,剧情不停反转的悬疑电影。迪帕卡是警长,接到一个雨夜的凶杀案,查到最后,凶手是自己儿子。警长为了救儿子,自己失去一条腿,退出警察岗位的代价,最终案情大白,警长自杀的故事。
第九部电影《调音师》
《调音师》喜欢悬疑电影的人一定不会错过。还是警察是凶手的故事,男主阿卡什是一位帅气的琴师。以教琴为生,他为了专注于琴技,带上不透明隐形眼镜,成为“盲人”。他“看”到警察偷情明星漂亮老婆被发现,杀死明星,琴师被迫卷入凶杀案的故事。
第十部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
还是一部贫民的女儿遭到富二代小开的凌辱,在反抗中打死富二代,这个富二代就是警察局长的宝贝儿子。贫民利用自己的智慧,和破案经验丰富的局长斗智斗勇的故事。这部电影是当年印度的票房冠军。
这部电影中国导演陈思诚还翻拍过叫《误杀》,也非常好看。
印度电影色调是暖黄色,不是明艳的色调,还有个特色就是有莫名其妙大段的歌舞。印度导演讲故事的能力特别好,特别那些悬疑的电影反转特别多,很能抓住观众。
⑸ 印度哪些电影获得过奥斯卡奖
据我所知印度没有电影得过奥斯卡奖,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实际上是英国电影,只不过是印度题材,就像当年奥斯卡奖的电影《甘地传》也不是印度片是美国片一样,印度获得奥斯卡提名的有阿米尔汗的《印度往事》和沙鲁克汗的《阿育王》,还有一部印度电影季风婚宴获得了威尼斯金狮奖,可能是印度电影的最高奖项吧
⑹ 印度电影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近年来,印度题材的电影在好莱坞的红火局面让“印度”上升为新世纪世界电影的一个重量级关键词,《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斩获奥斯卡,好莱坞的一线电影里也总少不了印度面孔,可是这些荣誉的光环遮蔽了印度本土电影更为繁荣的事实。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首次被引入中国的《流浪者》,到七十年代的《大篷车》,再到2003年的《印度往事》,多数中国观众对印度电影或许只留有片段式的印象。
直到2011年《三傻大闹宝莱坞》在中国风靡,很多人惊诧于印度本土电影的突飞猛进,产生“神兵天降”的错觉。
作为重要的电影出产地区,印度的电影产量是世界之冠,宝莱坞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之一,拥有数亿观众。
始于19世纪末,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的印度电影以强烈的戏剧感、精到的电影叙事技巧、夺人耳目的声画语言、超群到偶尔雷人的想象力,以及面对全球化市场仍坚持的对信仰和传统文化的守望,堪称世界电影中的一朵奇葩,它用自己独有的姿态,认真讲述着印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描绘着他们眼中的大千世界。
不如跳舞:“马萨拉”的狂欢
印度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不同语言的族群对母语电影有很殷切的需求,从而推动了电影业的发展。但不论讲着何种语言,歌舞作为印度人世代沿袭的生活方式,是他们共同的语言,印度电影中极具民族特色的歌舞是本土市场制胜的关键,也是快速撩拨起海外观众兴致的法宝。
一部典型的宝莱坞影片至少要有五六段华丽歌舞,而且是大团圆结局。这种标签化的宝莱坞大片也被称为“马萨拉”电影。“马萨拉”是印地语中“混合香料”之意,“马萨拉”电影就是将爱情、动作、歌舞、喜剧元素和大团圆结局糅合在一起,其独特叙事模式也被称为“马萨拉模式”。
“马萨拉模式”中,印度电影的歌舞,已经演化成为与语言同样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百分之八十的人信奉印度教,电影中的歌舞首先满足的是宗教需求。
印度电影歌舞中,最主流的是印度古典舞。今天印度古典舞的表演模式是由描述性舞蹈和纯舞两种主要的形式完美组合而成。其中,表演成分极重的描述性舞蹈,就是印度教的各种神话传说和符合教义的道德规范的说教式表演。印度教最核心的神有三位:大梵天、毗湿奴和湿婆。
湿婆创造了舞蹈,湿婆的舞蹈叫“坦达瓦”,意思是阳刚的。但表演者多为女性,所以印度古典舞可以用“百炼钢化成绕指柔”来形容,湿婆最典型的一个形象是双手合抱、左脚右抬的姿势,在几乎所有的印度电影中,都可以看见女主角怀着各种心情,秀出这样的舞姿,向印度教的神明致以敬意。
印度电影《流浪者》是最早被引进中国的印度电影,1955年在中国公映,上世纪70年代末再次上映引发轰动,片中的《拉兹之歌》、《丽达之歌》等插曲都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引起十年浩劫之后中国人的共鸣。
同时期引入中国的另一部印度电影《大篷车》中印度著名舞女阿鲁娜·伊拉尼精湛的舞蹈表演,以及著名歌唱家拉塔优美的歌唱,也成为那一辈人共同的时代记忆。
《宝莱坞生死恋》是体现印度电影歌舞巅峰水准的一部力作,它撩人心弦的艳情恰到好处地阐释了印度歌舞的精妙,既富有视觉的冲击,又挑逗着观众的热情。印度电影中的歌舞承担了叙事和抒情的双重职能,传达着希望与光明的诉求,营造出亦真亦幻的美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印度电影的歌舞形式也在探索创新。考虑到男性在古典舞表现上的局限性,以及年轻观众的审美趣味,传统的古典舞蹈开始与现代舞蹈的元素融合,《印度往事》就是一个成功范例。
而《机器人之恋》中既有最新潮的欧美电子音乐,又有热辣绮丽的印度民族风情,既没有因为要坚守传统而拒绝外来的优秀元素,也没有一味“崇洋”而丢掉本土优势,实现了民族特色与世界潮流的良性互动。
叙事的胜利:传统戏剧元素+逆天想象力
一部电影的时长如果超过三个小时,绝对是挑战观众耐受力的极限;动辄就超极限,还想让你看得不知疲倦,恐怕只有印度电影敢这么干。
爱情、友情、家族使命、宿命、道德等普世价值观是印度电影中常见的母题。爱的纠缠与幻灭,英雄的落难与崛起,骗局与复仇,规则与叛离……极端化的情节设置在大开大合的激烈震荡中迂回、反转、对抗、升华,这是印度传统戏剧的基本公式,再佐以空间的跳跃、蒙太奇的运用、叙事结构的转换等电影手段,营造出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奇观。你可以说这样的手法很俗、草根特色浓郁,但是能够把“俗”的模式运用到极致,让你见所未见,也算另辟蹊径了。
爱情,永远是印度电影里最卖座的主题。与《宝莱坞生死恋》这样虐心又苦情的戏码比起来,那些赚足中国观众眼泪的韩剧都弱爆了。
《宝莱坞生死恋》生生把一段“青梅竹、两小无”的爱情讲成了一部史诗,阶级的对立、贫富的悬殊、命运的无常,让故事的张力不断膨胀,原本深爱的一对璧人至死未能重逢的残酷情节打破人们对宝莱坞大团圆结局的期待,形成爱情悲剧的强烈感染力,是新世纪初宝莱坞爱情片的经典范例。
印度电影能够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电影工业的整体发展,其中包括了3D和数字动画建模等实用技术,而这一切表现手段都服务于创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当爱情片的各种模式都被观众熟谙于心,跨物种的爱恋势在必行。
关照现实:本土特色接轨国际潮流
印度电影所坚持的核心——民族和本土,一方面为印度电影文化筑起牢不可破的文化壁垒,另一方面又是接轨全球主流电影市场的绝佳切入点。
近年来,印度电影与时俱进,借鉴全球市场成功商业片的经验,直面社会现实,无论是种族问题、宗教问题,抑或其他社会矛盾,都成为印度电影关注的对象。
例如控诉种姓制度的《宝莱坞生死恋》,反思教育体制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地球上的星星》,反对种族歧视的《我的名字叫可汗》、《纽约》,反抗殖民统治的《印度往事》、《芭萨提的颜色》,以及包容不同信仰的《阿卡巴大帝》等等,都在混合了印度的宗教信仰、家庭伦理观、民风礼仪的基础之上,体现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体制建设的反省。
印度现实题材的电影以多样化的表现风格与国际主流类型片打成一片,席卷国际票房,其中,《印度往事》获得2002年奥斯卡提名,《芭萨提的颜色》获2006年全球印度电影奖的8项大奖,2009年《三傻大闹宝莱坞》的海外票房占总票房的一半。叫好又叫座的局面证明了印度电影商业运作模式的成功,也实现了印度电影的价值观传递和文化输出。
不可否认,印度电影正经历着它的黄金年代,无论在工业生产还是市场领域,印度电影都已经创造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奇迹。
印度电影持久地满足着本土观众独树一帜的视听品位,兼容并蓄又不断刺激和培养着海外观众对印度电影的审美接受。
也许,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利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裨益之处,也可以从印度电影载歌载舞的笑泪人生中体验他们对生活的热忱与诚意,感受他们面对生存命题的担当与勇气。
⑺ 印度的奥斯卡穷孩子电影叫什么名字
印度的奥斯卡穷孩子电影叫《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故事讲述18岁青年,一个在印度孟买贫民窟长大的孤儿,只差一个问题就能拿到令全国观众疯狂的节目《百万富翁》二千万卢布奖金,但这时他却被捕了,他被怀疑作弊。
没受过教育的孤儿为何能答对所有连博士专家都没把握全中的问题?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向警察讲述了他奇妙又令人不可置信的成长故事,以及他深爱的女孩。
电影简评
影片的流畅的叙事和精彩的表达方式给观影者一波接一波的惊喜与哀叹。惊叹主人公的生命力之顽强,人性的伟大。哀叹底层人民命运的不可把握性,贫困,欺骗和暴力带给人的侵蚀,也让对贫民窟的人们同情心泛滥。
无论是情节,还是叙事方法,不愧为一部奥斯卡最佳影片得主,一部电影界的奇葩。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贫民窟的百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