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日本有部魔术电影 都拍到2了 两部主角都是一个人演的。我记不起来名字了 望高手指点。
《王牌对决》,比较精彩的魔术片!
②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日本爱情片是哪部为什么
心目中最好看的日本爱情片是《你的名字》
《你的名字》并不是一部以往用美到每一帧都近乎完美便可形容的新海诚作品,那幻想与现实的交织,第一次让人感觉到其导演的动画电影剧情也可以如此充沛,以此所着点涤荡心灵的纯爱与画风如鱼得水般的结合,共同酝酿了这部无可挑剔的大成之作。
电影将悬念维系到了最后一刻,多么害怕在那阶梯上已然经历生死的两人最终只是形同陌路,当昔日的少年鼓起勇气说出那老套的搭讪台词“我在哪里见过你吗?”泪如雨下的她一句:“我也是”,在最后不仅将“你的名字”以升华,更让人真正感触到了那怦然心动的纯爱。文/梦里诗书
③ 把一个人的名字写在纸上这个人就死了是什么电影
《死亡笔记》
根据日本同名动漫《死亡笔记》改编的电影。
动漫也很好看,神作。
④ 留下的不仅仅是你的名字《你的名字》观后感及经典对白
留下的不仅仅是你的名字《你的名字》观后感及经典对白
看新海诚的动画总是带着心酸的感觉,保持在你要哭却没有哭的痛觉里。你知道绚烂多彩的美景是真的,你知道转瞬即逝的残酷是真的,你知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是真的,但你总会淹没在人潮中。下面就由我在为大家整理的《你的名字》观后感,欢迎大家查看!
1、彼方为谁,无我有问
2、九月露湿,待君之前
3、不管你在世界的哪个地方,我一定会,再次去见你的。
4、描线一笔接一笔,白色的素描本上渐渐萌生黑意。即便如此,还无法照准记忆中的风景。
5、重要的人,不能忘记的人,不想忘记的人。
6、你,是谁?
7、沙子崩塌以后,也有唯一不会消失的沙块,那就是寂寞。我了解了,这个瞬间我知道了。之后残存于我心中的,只会有这个感情。像是被人强行塞给的负重,我怀抱着寂寞。
8、什么。突然我就这样强气的想道。世界如果是如此残酷的地方的话,我会带着这唯一的寂寞,用全身全灵活给这个世界看。带着这唯一的感情永远的挣扎下去。即使相隔天涯,即使再也见不到面,我会挣扎。永远不可能向这个世界妥协。
9、时间,我只是强烈的怀抱着想要和神明较劲的想法,连自己忘却了这件事,都马上忘却了。所以我在这样感情的奔流下,最后一次,大声向夜空喊道。“你的,名字是?”
10、醒来的时候不知枣磨型道自己为什么哭时常会有的事情做过的梦总是回想不起只是一种有什么消失的丧失感
11、你会哭着笑,笑着哭,是因为你的心,早已超越了自己啊。
12、只要记住你的名字
13、不管你在世界的哪个地方
14、我一定会,去见你。
尽管新海诚从来不是我最喜欢的动画电影导演,但他早期作品尤其是《星之声》却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动画电影。在同代导演无人能与之抗衡的作画程度上备受赞誉的同时,新海诚作品脚本却一直被认为相对较弱。
这部电影在今年上映以来简直创造了一个新的动员人数观影奇迹,也让我对它的期待更胜以往:这次他真的突破自我,在剧本上实现新高了吗?
一个半小时观影完毕,泪点一向很低的我从半个小时以后的剧情就泪流不止,只能交出膝盖。
关于新海诚我一直以来的看法如文章开头所说,是一个重视画面感胜过故事性的导演。回忆起以往的作品,无论是言叶之庭的雨季,还是秒五的樱花,他镜头下的作品给人记忆最深刻的第一眼,到最后都是如数家珍的残暴细致作画。但这部作品从OP开始的镜头切换就非常有意思,各种长远镜结合的天衣无缝,在东京与小镇的二元叙事里担当着必不可分的重量级角色。
此外新海诚是个很善于吸收自己过去作品的导演。喜欢的梗百用不厌,说到底无论是作家、画家还是导演都是这样。人都有自己的偏好,无论是景色的设置(大面积云层的描写和城市建筑的刻画)、季节的选择(相遇的夏季、擦肩而过的冬季)还是故事本身,其实都有着新海诚过去每一部作品的影子。
但这部作品不简单就在于把一个导演自己都多多少少用过的梗给玩出了新意与诚意。直到故事结局三分钟前我们都不知道他们是否会再次相遇,对于追求现世俗气Happy Ending的观众而言这无疑是最揪心的事情没有之一。要知道多年前我第一次看《星之声》还在念书,被结局搞到内伤,直至看了讲谈社版本的漫画改编才算解开了心结。其实这个故事的Time Jump又何曾不像《星之声》的设定?只不过14年前的那部作品,是直接用宇宙飞行的平行距离制造了时间凳猜的距离。而这部《你的名字》,则更像是一个时间虫洞。穿越后的时间则直接抹去了过去的历史,创造了一个新的平行世界。
在影片中旬游乱,小镇毁掉的景色与曾经旖旎的景色相重叠,不就是那句经典的“悲剧就是创造一个喜剧,再毁掉它”的生动诠释吗?
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之所以有感情,有记忆,也就在于我们能将瞬时的感情待入永恒的、时间的坐标,去怀念,去珍重,去追逐。我们会被艺术作品感动,说得直白一点也就是一个自恋的共感过程,而这部打着科幻元素的电影,最打动我们的说到底还是一种温情的套路。人生漫漫,与任何人共路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当重逢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还会记得对方的名字呢?
套用あべ美幸老师在八犬传里说过的一句话,只要祈愿的力量够深,终究会实现。这说到底也就是一个筑梦与实现梦的过程。看到源觉老师说新海诚每天工作15个小时,连续两年,上映后估计休假一个月然后继续做下一部作品。织梦人莫过如是。
昨天看了一遍《你的名字》后,今天忍不住又再看了一遍。我是很少这样做的,上一次这样子做,是三年前看《小王子》的时候。
这是一部光听背景音乐就整个人会陷进去的电影,至少我是这样。
这感觉就像高三的时候,那会应当是盛夏,但已然是傍晚时分,晚风夹杂着一点余热踏过草叶来到身边,我一个人坐在走空的教室里,看教室里侧窗外泛着红霞的天空,以及天空下陈旧停车棚顶上的杂草边慵懒伏着的猫咪。
所谓身心放空,就是这样了吧。没有半点杂念,只觉得一切都按照轨迹稳稳地走着。
但说实话,越是长大,到了被时光催着快成熟起来,要考虑诸如以后的工作和在学习和爱好权衡上的矛盾,时常无法放空自己,反而有时感觉脑子被抽空。
所以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音乐响起,画面跳动,忽然有一种全身的神经都被提了一下,然后又极温柔地放下来的感觉。
这感觉,大概叫感动吧!
电影里,在东京生活的泷和小镇女孩三叶交换了身体,从自己发现自己的变化到周围人的描述,他们渐渐意识到,这一切都不是梦,像平行时空一样,有个人一直和自己随机地交换着身体。
于是脾气坏坏,又暗恋奥寺前辈的泷会在顾客故意找茬的时候安安静静地站着,让温柔的奥寺来处理,当发现奥寺的裙子被割破时,一步上前抓过奥寺的手,去小房间让奥寺把裙子脱下来,自己帮她缝好并且巧妙地点缀上几点小花。
于是向来温柔可人的三叶听到有人议论自己,一脚踢翻了桌子,摆出很欠的表情。
他们因为偶尔交换身体,很快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和见识都发生巨大变化。但没有章法的交换会让两个人都很尴尬,于是约好交换身体的时候自己做了什么都要记录下来。
他们也无比热忱地想要见到那个时常和自己交换身体的人,尤其是泷发现她是三年前的一个人,除了空间,时间上也有差距,梦醒后彼此都会迅速想不起对方的名字。
两人还一起为了化解那场彗星灾难做了很大的努力。
泷很想见三叶,很想很想,泷也是。
傍晚,非日非夜的时段,世界的轮廓变得模糊,可以看见非人之物。
隔着无法穿越的时间,两人短暂地见面了。远处是低矮丛林般的山丘,淡淡的晚霞已经逐渐展开,星星也出来了。他们就像熟人,有埋汰,也有感动,最后怕之后又忘掉彼此在彼此手心写上名字,但还没写完,再也看不见。
像所有故事里的遗憾。
“我想告诉她的,无论她在世界的哪一方,我都会再一次去见你。”
下一秒,记忆瞬间被揉成一团丢掉了。
“你的名字是……你是……谁?我为什么会来这里?”
时间如白云苍狗,须臾而已,泷已经穿着西装,行色匆匆,忙于寻找工作。三叶也穿着成熟的衣服,来到了一直想来的东京。
两人隔着车窗对视的时候,忽然像被电击了一下,列车下站后,彼此朝着彼此的下一站跑去,落了空。
而低着头经过桥的时候,明明都没看见彼此,也都从正面相迎成了错身而过,多少年后的泷忽然回头问:“请问我再哪里见过你么?”
两个人的眼泪瞬间掉了下来,“我也是”,三叶说。
最后故事停在了两人同时发问“你的名字是”。
背景音乐响起的时候,我知道的,故事还在继续。
我想起《向左走,向右走》里的两个人,明明相隔很近,却总是从未见面。
他们都十分寂寞,一个人吃饭睡觉走路,一个人默默承受生活,一个人看书,想有个人可以倾诉。
但事实是就连生病在身边照顾的人都没有。
等偶然一次相见后,便默默喜欢上了对方,但一场大雨后,写着联系方式的纸条被雨淋湿。而各自的身边,都出现了追求者,而且都是很夸张的追求者。
追求者都认为自己就是主角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而他们心里都知道自己真正心心念念的,是谁,病到需要住院,都想要把家里电话留言开起来,以免漏掉他的电话。
他们一直一直,都没放弃掉等那个电话,也尝试过按模糊的字迹一个个打过去。
“怎么都不是,我该怎么做,谁教教我?”
固执到,一开始刻意捣乱且心知肚明的追求者也把留言改回去,让他们自己随缘。
最后两个人都要去国外了,临走前,他要打一通让心无憾的电话,电话接通了,是她。
我好像在哪见过你。
有时候缘分就是这样一件巧妙又有些捉弄人的事,难怪日本人喜欢把缘分叫做“羁绊”。
两个真正有缘的人,隔着山长水远共读一本书,看同一片星空,都算是天涯共此时吧!
而我只想,一步一步地,让自己好一点,再好一点,我想要有无数的花草破开坚冰,然后有一个草原,那么无论你是野马也好,小兔也好,都有一个家。
这样等那个羁绊来的时候,才不至于被自己绊着脚跟。我会很稳很稳地走向你,义无反顾地站在你身边。
“我好像在哪见过你?”
“我也是。”
今天才去看了《你的名字》这部影片,在写这篇电影之前还没有看过任何的影评和鉴赏类的文章。所以我想记下我此刻的个人感受。
其实,这是有一个契机的。昨天才发现自己漏看的一天朋友圈,他只是发了一张图片。我有点印象,但是想不起什么来了。上面的日文看不懂。昨天下午还很幼稚的去发这张图片去群里面问学日语的朋友上面说的是什么东西。结果被她们说笨,下面不是有英文翻译嘛,your name 你的名字啊!
然后我就恍然大悟,哦,对哦,最近这个动漫已经上映啦,之前还转发过它的预告片啊!(哭)
然后今天就找了资源过去看了。一个多小时,关掉手机,让宿友不要打扰我。备好薯条,备好饮料,那好抱枕,垫好脚垫,戴上帽子。然后进入观影模式。
这个故事其实我是有点心不在焉的。因为我知道他已经看过了。每个情节我都会有自己的感受,但是也会想着他看到了会是怎么样的一个感受,就这样慢慢的看,慢慢的想。
看到这个,诶~觉得他有可能会笑诶!看到那个,诶,觉得他应该会吐槽吧!看到感动的部分,诶,觉得他也会默默的泪目吧!然后只想说,故事很不错。
还有一些比较正经的影评我稍后会发上来。我只是想记录一下这短暂即逝的感动。因为就像影片里面说的,不记录就会忘记了。
其实很想拥有和他一样共同的牵绊,我想我找到了,他不知道有没有找到,我不知道我们的是不是共同的。只是觉得我的牵绊能够将我和他连接的很接近。
年上映的日本动漫电影尤其多,但都是著名剧集的剧场版,目前还没下映的便有《海贼王》的剧场版《航海王之黄金城》以及《名侦探柯南》的剧场版《名侦探柯南:纯黑的恶梦》。
《你的名字。》算是唯一一部独立的日漫电影。可以说,《你的名字。》是“携着胜利的余威”来到中国的.。这部动画长片目前在日本的票房已经达到194亿日元,超过宫崎骏1997年的作品《幽灵公主》,位列日本影史第三名,这也是除宫崎骏以外的日本电影12年来首次进入票房前三,位列第二的是宫崎骏2004年的《哈尔的移动城堡》,票房196亿日元,还在上映的《你的名字。》有望超过它。《你的名字。》于8月26日在日本首映,到目前已经上映三个月有余,曾连续九周夺得周票房冠军,实力当然不容小觑。正因为在日本已经成为现象级动画长片,《你的名字。》才得以迅速登陆中国。
《你的名字。》的导演新海诚是日本近些年名声大噪的动漫导演,被誉为“宫崎骏的接班人”。其执导的《秒速5厘米》、《追逐繁星的孩子》、《言叶之庭》等动漫电影在日本颇受赞誉,即便在中国,也享有很高的关注度。新海诚的动漫画面唯美,洋溢着浓浓的日本风情;制作精良,不仅利用纯爱系打动人心,又善于挖掘细节,能够带给观众浓浓的感动。但缺点也很明显,那便是故事情节的单薄。《你的名字。》之所以在日本大受欢迎,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新海诚在保留其动画优点的同时,尽量对其缺点进行了弥补,呈现给观众一个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故事讲述生活在日本乡下小镇糸守町的女高中生三叶和生活在大都市东京的男高中生泷发生了灵魂交换,俩人时不时要转变角色过着对方的生活。在惊悸之余,俩人也很快习惯这种交换,三叶帮助泷追他心仪的女孩子,泷则帮三叶找回自信,重归开朗。可是,好景不长,有一天,三叶为泷所做的一切都消失了,泷再也没有回到三叶的身体。疑惑的泷决定查明真相。原来,糸守町三年前被彗星撞击,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痛定思痛的泷决定扭转时空,帮助三叶和全镇人逃过劫难。但是这样他也会付出代价。等到一切恢复正常,泷和三叶不仅不会再记起对方的名字,甚至连彼此那段记忆也完全抹去。新海诚借助一场跨越时空的爱恋,探讨了传统文化的失落以及乡村与城市的围城关系,尤其是每一帧都能当屏保的精致画面,会让观众想起那些年的宫崎骏动画。
只可惜,新海诚不是宫崎骏。对于宫崎骏来说,文化精髓才是要固守的本真,其它都要为这个服务,而对于新海诚来说,文化、科幻、悬疑、英雄主义都是外在表象,只有纯纯之爱才是真正的表达。当然,这和他们的经历有很大关系。40后的宫崎骏经历过二战、战后重建,见证日本从筚路蓝缕走向锦绣繁华,而70后的新海诚出生之时,日本正创造着经济神话,已经是日本“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生活。新海诚对新技术、新概念、新创意信手拈来,得心应手,这是他的优势。但就动画制作来讲,他和宫崎骏的区别,是匠人与大师的区别,匠人擅长拿来主义,并发挥到极致,而大师擅长自我创造,天马行空,无边无界。
只可惜,已逾古稀之年的宫崎骏已经老了,创造力大不如前。
⑤ 电影《你的名字》有哪些不易发现的小细节
《你的名字》这部电影真的很不错,里面的故事情节更是很感人。
日本动画电影《你的名字。》讲述了生活在深山小镇的女高中生三叶与生活在东京的男高中生泷在梦中相遇,交换了灵魂并寻找彼此的故事。
动画电影《你的名字。》及衍生作品的女主角,一名住在深山乡间小镇糸守镇的女高中生。身为镇长的父亲离家在外,和还是小学生的妹妹以及祖母三个人生活。在睡梦中不经意地与立花泷交换身体,体验了一番东京大都市生活并与泷逐渐相知、相恋,两人经过努力拯救了因彗星坠落即将毁灭的小镇,于2021年再次相遇。
3.泷和同学在刚去咖啡馆的时候看到有两条狗。但是后来泷说打工要迟到的时候,还是有两条狗,但是狗却换品种了。
4.三叶的古文老师本人就是《言叶之庭》的女主角雪野百香里。
这是我发现的一些小细节,你觉得还有哪些呢?
⑥ 影评《你的名字》
我又要来评论动画片了。这回是壁纸狂魔——新海诚的《你的名字。》也叫《君之名。》这部电影在日本电影历史中,超过宫崎骏的《哈尔的移动城堡》成为第五名。第四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第三是《冰雪奇缘》,第二是《泰坦尼克号》,第一是宫崎骏的《千与千寻》。话说影史前五就有三部是动画片,霓虹国是真喜欢动画吧。
新海诚在故事层面有很大的提升,故事讲的还是很扎实的。一个纯爱下的悬疑线,从为什么互换身体,到互换身体后到危机,层层递进,节奏拿捏的很好。比如到了影片中间的时候,才告诉观众,两人不同的不但是空间,还是时间。这就吊足了观众们的胃口。
另外影片还保持了二次元的属性,比如片中吐槽“毕竟千叶是主角嘛”
如果你了解新海诚的影片,你就知道,新海诚所有片子的主题其实都是爱情。有人说他是“中学生救世界狂魔”,其实救世界都是顺便的事,爱情才是最重要的。这样确实让他的作品不像金敏、宫崎骏这些大师有深度。但是,内核还是很干净的。真正的纯爱,所以我觉得日本的中学生有新海诚看还是挺好的,我中学的时候,大家好多都在看郭敬明,其实郭敬明的东西······你细想,是很多人性恶的,不是绿茶就是撕。不是说这些就全是糟粕,就不好,但我觉得中学生还是更多的看看简单,纯净的新海诚,是好的。
新海诚的作品也有超越宫崎骏的一些地方,或者说是时代的进步吧。《你的名字。》虽然是二维动画,但很讲究用光,老一代的动画大师,不太注重这种现实感,比如龙猫在没有光源的黑夜里还依旧很亮,本片就很有模仿现实布光的,而且空镜头用的特别好。
金敏是日本动画导演中最讲究电影感的,新海诚已经慢慢靠近金敏了。但是还有一些小瑕疵吧,新海诚在《你的名字。》之前的作品特别依赖旁白,就好像一个人在跟自己说悄悄话,但《你的名字。》就改善了好多。
新海诚是一个特别喜欢天文现象,航天载具的导演。据说他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当航天员。还有铁路道口,他的每部作品都有铁路道口,他的美学风格已经渐渐成熟了。
接下来吐吐槽吧
本片作为一个科幻元素很多的电影,确实也是不够严谨。
炸发电站······太中二了······
当年关于福岛核电站爆炸事件与本片的共振也是大家需要注意的。这也是这部作品能票房大卖的重要原因。但是本片其实在这方面做的不好,比如民众太过脸谱化,背景化。其实当时的日本特别需要这样的治愈,就像9·11后,《蜘蛛侠》就在美国大卖,大家需要一个纽约的平民英雄出现。
两个人的时空错乱,观众在影片中段才知道可以,但俩主人公怎么可能一直不知道,天天用手机,手机型号看不出来就算了,手机最明显的就是时间好么!天天用手机写日记,不看日期么??反应不过来么?不用洗,太牵强。这既是编剧的顺拐!
另外,本片的科幻梗设定也有很大的硬伤,但观众跟着你给你规则设定看的时候就出问题了。科幻不够,奇幻凑,可以,黄昏就可以见面,可以。但全村人怎么救的?啊?不解释,直接就唱歌,就咔咔起范儿,放MV。这就是没逻辑,经不起细想。
还有东京三千万人口的城市,你俩就碰到了,可以,但导演要给表达。比如《甜蜜蜜》黎明和张曼玉在纽约那么大的城市就碰上了,也看似很狗血,但是导演给了一个橱窗里电视中播出邓丽君去世,如果看过电影就知道,邓丽君对男女主人公是一个精神寄托,所以他俩都驻足看电视就变得合理的多,自然的多,也感动的多。
最后说,新海诚的作画方式已经比老一辈手绘大师先进了许多,也更贴合年轻人。相比战后那一代画师更关注政治,关注冷战,关注人类命运,新的一辈更加校园化,轻快,舒展。新海诚给了我们的动画从业人员一个其实,动画片不需要一味的抱着奇幻,神话,古代这些设定。就画生活,拍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也可以很棒
摘自《张志浩老师》
⑦ 大家觉得电影《你的名字》好看吗
我看了,画风挺好,剧情不是很喜欢。
新海诚的动画电影,从来不是拍给孩子们看的,他的电影,一直是拍给这个残酷世界看的。
新海诚说“这是一部献给所有正值青春期的年轻人和内心仍旧怀抱青春期残片的大人们的电影。我赌上了自己的全部来完成它的制作,希望大家能乐在其中。大家喜欢吗?
⑧ 《你的名字。》只是后来者,男女互换身体的鼻祖在这里
《你的名字。》内地上映首周,票房狂收近3亿人民币,依靠庞大市场,轻松超越日本本土首周成绩。
前些日子,日本NHK电视台CrossUp现代节目特别聚焦《你的名字。》火爆现象,试图分析其成因,最终归结为电影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产灵”(Musibi)
也就是片中无数次提及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联结。
但新海诚却在节目播出后,在推特上实力打脸该节目——
他认为故事的构想来自于 “如果我和异性交换了身体” 这样一个众人心中都怀揣的设想。这是他最重视的部分。
男女交换身体的设定确实称得上是《你的名字。》中令人印象最深的一部分,但说起这个玩儿法,新海诚算不上第一人。
早在三十多年前,大林宣彦导演就拍出了他的“尾道三部曲”首作 《转校生》 ,其中的一大亮点就是男女互换身体的设定。
今天,我们让许久不见的废柴伯劳,来为大家介绍下这部男女互换身体的经典名作。
----------
有一天,多年未见的青梅竹马的女生转来了自己的班级。
但她长得并不好看,短头发,五官平凡,还当全班的面出自己的洋相。
为什么小时候会认识这样的女生呢,她真是一个男人婆。
放学的路上,一不小心和她一起从台阶上滚了下来。
然后。
我变成了一个女生。
大林宣彦的《转校生》,是“男女互换身体”题材影片的鼻祖,改编自著名儿童小说家山中恒的作品《我是她,她是我》。
这个名字倒是很酷,但其实却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儿童小说,借由男女生互换身体、向观众普及了不少青少年性教育,想也知道,轻松愉快、寓教于乐是什么风格。
而到了大林宣彦手里,却颇有几分点石成金的意思。他用一个看似猎奇的设定,拍出了一部真正的青春电影。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也以为“互换身体”就和“穿越”一样,只是一种恋爱的新模式。不同的身份、共同的秘密,理所当然地闹出许多笑话,走一段最奇妙的旅程。
某种程度上,《转校生》确实并没有跳出这个范畴。但好在导演想讲的却不单单只是青少年的懵懂初恋。
从性别倒错到两性认同,他用一个荒诞的变身,讲出了最真实的少年心态。少年和少女,如何从好奇恐惧和误解,逐渐学会互相妥协和理解,如何用对方的身体,学会自己的成长。
而作为“尾道三部曲”的首作,导演大概也在影片中加入了太多自己对故乡尾道的回忆,一切都在这个如画的小城里发生,连镜头都蒙上一层感伤的滤镜。
日本的夏天,湿漉漉的空气,浅蓝的天空,记忆中的大桥、码头、巷道,没有尽头的电车。
让人感动,让人心生向往,又让人感同身受。
这部电影首先让我惊叹的,是它的细腻和平实。
导演是真的考虑到了转换身体之后方方面面的细节,并且非常妥帖地将它们一一呈现出来,让影片呈现出一种极为生活化的质感。
转换身体之后,男女主角的第一反应,都不是照镜子,而是掏裆。
就好像对他们来说,最难理解的事情不是他们变成了彼此,而是转换了性别。不过话又说回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本来就并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他们唯一的秘密,或许就是自己的身体。
变成了女生的一夫价值观想必是受到了更多的冲击。
她回家的第一个晚上,就被批评坐姿太粗鲁、吃相太难看、而且居然不记得换内裤。
见到自己的父亲兄长,居然会下意识地鞠躬,把对方都吓了一大跳。
接到一美的第一个电话,居然是因为这样难以启齿的原因……
对方怯生生地问:“为什么你那个地方碰一碰会变形?”
一夫大怒道:“不要随便动人家那里!”
“可是,去完洗手间之后……”
于是权威人士表示:
而一美也非常不放心地叮嘱她:“你记得每次要擦那个地方哦。”
但是大大咧咧的一夫显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因为很久以后,哥哥还在私下抱怨她很多天不洗澡,似乎也不勤换内裤。
那时候日本的中学校园,看似童言无忌,但在少男少女们天使一样的脸孔之下,似乎总是隐藏着几分《人间失格》式的残酷和黑暗。
在这部电影中同样是如此。转换身体后的第二天,一夫因为被撩裙子,就和一个胖男生打了起来。对方反而觉得有几分委屈:“昨天我这么做的时候没见你有反应呀。”
连老师都站在他这边,批评一夫说:“虽然撩裙子不对,但你的行为也太粗鲁了吧。”
想必一夫这个时候才知道那个看似大大咧咧、居然敢大庭广众之下说自己坏话的女生,私底下居然受了这样多的委屈。
无论表面上多么活泼开朗、男孩子十足的女生,本质上依然是个小女生呢。在遇到这样的事情之后,还是会害怕、会惊慌失措、会变得毫无方向。
在转换身体之后,一夫顶着一美的身体,勇敢地跑到妈妈面前说:“妈妈我是一夫啊,只是我俩突然换了身体。”(虽然妈妈完全没有搭理他)
而旁边呆呆站着的一美,只是无助地看着这一切,无法做出任何反应。
一个非常有萌点的CP诞生了——
横冲直撞的假小子 X 温柔忧郁的小娘炮
对于观众来说,其实是很难将一个女孩子的形象,和她身体里男性的灵魂割裂开来看的,毕竟从银幕上来看,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
于是我们看到的一夫,是一个身材娇小、却充满无限爆发力的女孩,她不修边幅、不拘小节,大大咧咧地总是闹出许多洋相,却非常勇敢,而且总是那么体贴地乐于为其他女生出头。
就像一个校园侠客!
一美则是一个心思细腻、低眉顺眼的男孩,他虽然身材修长,却总是皱着眉头,看起来那么忧郁,而且常常语重心长地跟在一夫背后,简直像个老妈子一样。
小个子的女汉子为了忧郁的小娘炮和人打架,然后带着满身伤口回来被小娘炮念叨。但有时小娘炮也会扭扭捏捏地依偎在假小子身后,粉红泡泡简直要甜蜜到要爆炸。
啊!这画面感。
影片的两位主演,初出茅庐的 小林聪美 和 尾美利德 ,在当时都只有十七岁。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尾美利德成为了导演大林宣彦的御用演员,他们一共合作了十部电影。大林宣彦最著名的“尾道三部曲”,每一部他都是男主。
小林聪美后来也成为了气质独特的日本女演员,还嫁给了著名导演三谷幸喜。(虽然11年已经离婚)她的作品虽然不算多,但是诸如《海鸥食堂》《眼镜》《蛤蟆的油》,每一部都让人念念不忘。
无论从哪个年代来看,他俩的长相都不算讨喜。但是就是这样两个其貌不扬的演员,合力拍出一部这样好看的青春电影。
尤其是小林聪美,她在影片中有诸多裸露镜头,这对于一个十七岁的小演员来说,实在可以算是很大牺牲。
但是这些裸露镜头却让人完全不会产生任何与情色有关的念头,只会觉得“啊,青春正是这样天然的吧”。
她让我想到了另一张记忆中的脸,香港的李珊珊。她们都是小圆脸,大大的眼睛,满脸阳光,无忧无虑的样子。
而她最著名的角色,诸如《鉴证实录》中的小棠菜、《刑事侦缉档案》中的唐心如,往往都是善良勇敢的女孩,大大咧咧的、有些男孩子气,最后却得不到幸福。
总是这样让人难过的女生。
在影片后半段,虽然一夫还是无忧无虑的样子,心思更加细腻的一美却越来越不开心,不止一次地对一夫说:“我想去死。”
他们还一起离家出走,坐在不知道去向哪里的轮船上,两张面无表情的、年轻的脸上写满了迷茫和仓惶。
为什么变换身体会想去死?
以后我会一直用陌生的身体、用异性的身份活下去吗?我会像一个真正的女孩子一样,安分守己,嫁给陌生男人,相夫教子吗?
这样的我,还是我自己吗?这样的人生,将会走向哪里?
原来性别置换是一个这样好的比喻。对未来的迷惘,对命运的无助,种种恐惧,在这一刻变得如此清晰。
但好在,他们还拥有彼此。
一起坐上轮船的时候,一夫和一美就好像两个决意去殉情的成年人,身上背负着沉重的责任,不属于这个年纪的责任,所以要绝望地共同埋藏一个只有彼此自己知道的秘密。
这一刻,他们真的像爱自己一样爱着对方,因为我本来就是你,你本来就是我。
这是没有人可以拥有的感情。没有哪两个人可以拥有这样深的羁绊,可以为对方付出一切,可以完全地融入他的骨和血里。
经历过这样奇妙的旅行,曾经这样深入地拥有过一个人,在他们的余生里,还可以再爱上别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