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韩国电影《朋友》影评。
影评:
元瑞给即将远赴美国求学的山泰的信里写道:“我和东素反目后整天在家,思索朋友的真正意义。我不知道朋友的真正意义,直到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那是‘长久亲密的伙伴’。爸爸说人要正义地活,但我现在很迷惘,我分不清什么是义和不义。”
这是韩国电影《朋友》,在元瑞写信之前,四个自幼便在一起的伙伴已经经历了童年和少年,共同走过了十几年的岁月。可是“长久亲密”又能怎样?多年不见,难得聚首,然后又要远隔重洋,四人的圆圈却已多了一个缺口。元瑞特地邀请东素时,东素正眼也不看他一下,只是冷冷地说:且看我有没有空。然后,一边是三个老友相聚,热闹的气氛难掩浓浓的忧伤;一边是黑帮的火并,滴血的刀锋闪着幽幽的寒光。
元瑞写完信,默默地整理行囊,有些事情正在压抑的气氛中发生。他要再去见东素一面,或者从此要浪迹天涯,或者将是儿时伙伴的永诀?他不知道。这个黑社会的冷面老大正经历像当年丧母后一样的迷茫和痛苦。十几年的朋友,怎么就到了这一步?
看过了《美国往事》和《教父》,看这部韩国电影时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如果最初的几十分钟里我还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挑它的毛病的话,那么这时候,它前半部的煽情,韩国人一贯有些夸张的表演,它的商业意图,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已深深地打动了我,对我来说,这只是个关于友谊和成长的故事,四个年轻人的友情和它的断裂,像寂静的冬夜,覆雪的枯枝干裂作响,脆弱而让人心碎。
小时候,电影用山泰的口吻介绍他的朋友:东素三年级转来我们班后和我们成了朋友,两年后我们知道他的爸爸是殡仪员。这是个多么自尊而敏感的孩子!用我现在成人眼光来看这个故事,一切悲剧已经包含在这一句里。当他不愿别人,即便是他的朋友知道他的家世;当他无论何时都只能听命于元瑞,在同学眼里永远是个“二老板”;当他心爱的女孩被元瑞介绍给羞涩用功、有个幸福家庭的山泰,对他的不满甚至以死相胁,那么,东素后来的叛逆和偏激就都在情理之中了。
可是这些都只能是我度过那个青涩年龄之后远远地回望才能明白的,当年,青春飞扬的你我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冷静和警醒?在那个年纪,我曾经也是个山泰一般的少年,永远让人无法指责的功课,适度的叛逆举动,骄傲却不出格,就像元瑞对东素,和自己相像的同学反而最易被我忽略。后来长大了,当年的同学相聚,说起彼此的相似都觉得遗憾,如果再要一点点努力,也许就会是最好的朋友——可是没有,就这样永远地错过了。我最要好的两个朋友却都是老师所谓的坏孩子,如同元瑞和山泰,也不知道彼此是怎样走到了一起。也许人人都是这样,特别是少年,都被与自己异质的东西吸引,贪婪地想像另外一种人生。我从他们那里体会群殴、反叛的乐趣,他们困惑的时候也乐意接受我的意见。在那个北方小城里,冬天我们挤在一张床上取暖,或者熄了灯,围着熊熊的炭火,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说各自心仪的女孩子,朋友把从我头上拔下来的白头发扔进火里,然后“嘶”的一声,看着它卷曲,发出难闻的焦臭味。夏天,小河涨水的时候,我们一起逃课去河里游泳。成熟的季节,我跟着朋友来到他乡下的家里,白天收获苞谷,晚上躺在空旷的麦场上看着塬上清冷的月亮,像熟透的梨子挂在树梢。
然而这一切,现在想来,都是那样的遥不可及。每个友谊似乎必然要经受时空的煎熬,自从我去外地读大学,父母也离开了小城,我们就再也没有见面,偶尔会通信,信中多的却是工作的不易,环境的恶劣。后来,信都少了,只是年节时的一声问候。再后来,就断了联络,没了音讯。以前看藤井树一篇文字里说,缘分也有用尽的时候。真是那样吗?我知道,在心里我们仍然是朋友,可无论什么也改不了一个现实,我们早已在空间、心理上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我的两个当年脾气暴戾、性格飞扬的朋友,他们怎么适应各自的成年?现实不像电影,没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戏剧冲突,但时空终究无情地横亘在我们面前,像一个永无尽头的长冬,一点一点冰冻着友情,甚至记忆。
几年之后,终于有机会回去见到一个朋友。他性情大变,木讷温和,女儿都上幼儿园了,被他宠得不得了。他还烧得一手好菜,在单位是个人缘极好的厨师。我们又挤在一张床上,却不知从何说起,一夜无话。
而另一个——那个童年不幸,从小吃苦,像东素一样敏感的朋友,去了异乡闯生活,仅仅因为一件小事,口角之争,伤了自尊,失手打死了人,被判死刑,永远葬在了异乡。我却连在他的坟前烧一炷香、洒一杯水酒的机会也没有。
元瑞去了。为了朋友,他本来也许打算自己远走他乡避一避的,可是东素的决然,由不得他。终于,东素被捅死于雨中的街头,而他在逃亡两年之后也崩溃了。在法庭上,他平静地承认,是他授命手下杀死了他的朋友。
今夜,窗外又沙尘弥天,空气中都是呛人的土味。人们像自己的感情一样,紧紧锁闭门窗,蜷缩在水泥的丛林里。那一方小小的荧光屏上,慢慢现出碧绿的海水和四个天真的少年来,一股像海风的腥味一样浓浓的忧伤扑面而来,却像是来自我心里。感谢电影,在这个夜晚,我几年来第一次想起了我的朋友,还有那苞谷和泥土混合的清香……
来自:豆瓣影评
② 韩国电影朋友2 看了不是很明白。哪位大神帮忙解说一下
影片延续前作因东洙之死而悲剧落幕的剧情,讲述时隔17年出狱的俊硕遇见东洙的儿子成勋而展开的那段尚未结束的故事。
黑帮首领俊硕(刘五性饰)因涉嫌杀害好友东洙而入狱服刑。17年后,刑满获释的他面对人事已非的崭新时代,备感格格不入。而此时,组织的首领也已变成了恩基(郑浩彬饰)。俊硕为了找回当年父亲哲柱(朱镇模饰)一手建立的组织,开始重新整顿自己的势力。在监狱里结识的年轻人成勋(金宇彬饰)对俊硕像父亲般敬重,亦成为了他的左右手。
成勋从未见过自己的亲生父亲,并经历了非常不幸的童年。跟着父亲般的俊硕来到釜山,希望成就一番事业。一天,恩基来寻俊硕,并将俊硕杀害其父亲东洙的事情告知了成勋,后者旋即陷入混乱之中,而一场血雨腥风的帮派恶斗也一触即发。
《朋友》的评价:
《朋友》讲的是黑帮友情、义气、背叛的故事,而《朋友2》的侧重点则是人面对各种人生百态时最真实的反应和感觉,揭露了人最根本的一面。
如果说《朋友》是传统的好莱坞或是香港黑帮电影套路,《朋友2》的卖点则是结合了好莱坞作风和韩国型的作品,影片中不乏对黑帮生活的描述,而重点的“情感”描写才是韩国电影最基本、最能打动人的魅力。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朋友2 》
③ 韩国电影《朋友》里谁能告诉我后头那部分元瑞为什么要认罪~~~~~~~~~
我觉得元瑞不是说因为面子吗,他们可能是觉得被自己的小弟杀了是没面子的事儿,所以元瑞说是他杀的,为了让东素有面子。
④ 韩国电影《朋友》讲什么的好看吗
七十年代小镇,各人勒紧裤带,为口奔驰。四名好友,蔑视法纪。
那时,学生总爱解开领口,卷起衣袖,这四名朋友亦不例外,总是穿上自我风格的校服,昂起头,挺直胸,招摇过市,所谓初生之犊不畏虎。
在屋檐上吸烟,分享秘密,偷看色情杂志。他们会为对方死而后已。经过岁月的冲洗,他们分离,再重遇时却在交叉路上,两位倒戈相向,另外两位无力帮忙。
由1976到1996年,〈朋友〉乃讲述四位死党在二十年间经历的人生考验及动汤的窝心故事。
1976年的釜山有四位童年时代的好朋友:东洙(张东健饰)—贫穷家庭的孩子,俊硕(柳伍成饰)—黑社会集团老大的儿子,特别勤奋的Sang Taek和特别能言善道德Jung ho。Sang Taek常常考全校第一,而东洙和俊硕却是到处惹麻烦的问题份子。一天,东洙和俊硕因为Sang Taek出头致学校开除。
1983年的汉城。Sang Taek和Jung Ho进入大学后到处寻找俊硕和东洙的下落。但是这两位朋友如今已经加入了黑社会组织,东洙被捕入狱,失去母亲的俊硕身心都受到重大打击,而且沉沦毒海。
1990年的秋天,又失去了父亲的俊硕终于戒掉了毒,重新振作起来。他承继了父亲组织领袖一职。由于集团内部的矛盾,俊硕和东洙开始疏远了。东洙背叛了俊硕的组织加入了由于矛盾而分化
⑤ 韩国电影《朋友》中,谁杀死了张东键,为什么
他朋友派人杀的,小时候一起玩的朋友,长大后有一个不是没加入黑帮吗,还有一个和张东键都成了黑帮,他们在不同的帮派,因为张东键做得比较很,一刀捅进肺还要转一圈等手段,他教的小弟也没吃过什么亏,所以得罪很多人,他那个黑帮朋友也想像他那样,既羡慕又嫉妒,另一方面那些想杀死张东键的人就对他朋友说张东键要干掉你,并杀死他们的兄弟来栽赃,在张东键那边也这么说,属于双面栽赃。
他们两个人做狠事太多了,总给人背后扎刀,就算是曾经最好的朋友这回也开始害怕,开始不信任,并都准备杀死对方,因为顾及以前的感情再加上当时张东键的道上兄弟来迟疑一步,他自己的人中也有内奸等原因,他就被杀死了。
如果没看过我是不会回答的,不会做那么不负责任的事。这个片子说的朋友,中心也要围绕主题,讲友谊、迷惑、再回归友谊。你也可以看看别人的评论。http://www.douban.com/movie/
⑥ 哪位兄台有韩国电影 《朋友》(2001张东健主演)的高清中文字幕的下载地址我们老师上课的时候想放这个
我这儿有,直接发发不出来,你的邮箱呢?
⑦ 电影《朋友》里面谁杀死张东健
是元瑞的老大。
《朋友》讲述的是 1978年的釜山,东洙是一贫穷家庭的孩子,俊硕则是一黑社会团体老大的儿子,山泰常考全校第一,但四个人却是好朋友。后来升入中学的东洙和俊硕,因为替山泰出头而被学校开除的故事。
1978年的釜山,东洙是贫穷家庭的孩子,俊硕则─黑社会团体老大的儿子,特别勤奋的山泰和特别能言善的容贺。山泰常考全校第一,而东洙和俊硕却是到处惹麻烦的问题份子,但四个人却是好朋友。后来升入中学的东洙和俊硕,因为替山泰出头而被学校开除。
(7)电影朋友韩国扩展阅读:
《朋友》被称作韩国版的《美国往事》,从人物设置到情节推进上的确和后者有几分相似。然而影片在借鉴和模仿中也保留了韩国电影的韵味。
这也是韩国电影在近几年能获得国内外观众群认同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在对好莱坞以及香港电影的模仿中不断提高自己电影水平的制作,一方面保留着自己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使作品本身依然保留着民族特色。
本片一问世便成为韩国电影史上最为卖座的电影,由于它反映了20世纪70-90年代韩国奢华的变迁,而且全片采用釜山方言,极大的激发了观众的怀旧和共鸣,因此特别受到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