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什么比较出名的韩国日本电影介绍吗类似悬疑,查案,杀人犯这样的电影
点与线(2007)
导演: 中岛哲也
一所平凡的中学,1年B组即将迎来春假。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生们肆意吵闹,殊不知一场绵亘数月的风暴正向他们袭来。级任教师森口悠子全然无视这片混乱,静静地向学生们做出最后的告白。这个单亲妈妈独自抚养着可爱的女儿,然而女儿最终在游泳池中溺水身亡。警察 认定这是一起意外,森口则认定女儿死于班上两个学生之手。她不动声色地指责着犯人A和B,并宣布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复仇。在此之后,森口辞去教师职务,1年B班的学生也心怀惴惴迎来了春假。新学期开始,残酷的风暴袭向了这群无知无畏的少男少女……
2. 日剧 一群学生在一个荒岛上杀人的电影
你说的应该是《大逃杀》吧!
[编辑本段]剧情梗概
已经饱和的世界经济给亚洲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萧条。新世纪伊始,有一个国家彻底崩溃了,完全失业率超过了15%,一千万失业者遍及全国各地。失去了生存自信的人们开始威胁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全国有80万儿童、学生拒绝上学。学校内的教师又遭受到学生的暴力行为,殉职者人数高达1200人。就在这个时候,一部新的法律出台了。
BR法案是《新世纪教育改革法》的通称。所谓BR法案,就是为了解消公民对学校的崩溃、对卑劣少年的恶性犯罪引起的愤恨;为了培养青少年们在逆境中排除各种困难,并由此获得坚韧不拔的生存能力;使青少年们从大人们手里夺回原本就属于他们的权利。
从全国的初中3年级中,每年随机地选出一个班级,并把学生们送往受行动范围限制的、荒无人烟的地方。发给每个学生地图、粮食、各种各样的武器,让他们自相残杀,直到只留下最后一个为止。时间限度为3天。学生们必须佩戴违反规定即自行爆炸的特殊项圈。在此期间的学生杀人、致人伤害、持带枪械等违法行为都不受法律限制。这就影片所有血腥残暴的由来。
精致的弹簧刀穿过了一个好争论的女孩的前额,下一个死去的是七原的挚友但却不讨老师喜欢的男生,一颗绑在他脖子上的炸弹把他的脑袋炸开了花。其他学生则用弓和箭、鹤嘴锄和大镰刀互相屠杀。
影片最后,当幸存下来的三个学生与北野武正面交谈的时候,北野用水枪引诱七原朝自己射击,想借七原的手结束自己凄凉寂寞的一生,他中枪之后又起身接女儿的电话这一情节,则表现了自己对女儿的不满。影片大部分时间都笼罩在使人窒息的气氛中,结尾才点明影片主题,所以才有了影片充满朝气和希望的结尾:七原和中川逃出了各自的家庭,走上了纯洁独立的人生道路,奔向成年。
3. 请大家帮忙找一部日本的电影!
大逃杀
《大逃杀》(英语:Battle Royale;日语:バトル?ロワイアル;罗马拼音:Batoru Rowaiaru)是改编自日本小说家高见广春原作的同名电影,包括《大逃杀I:东京圣战》(2000年)和《大逃杀II:镇魂歌》(2003年),导演分别为深作欣二及其子深作健太。《大逃杀》,在暴力方面毫不手软,它的血腥是手段,反血腥则是目的。该影片因涉及校园,在日本一度引起国会要禁映的风波。该作品亦被改编为同名漫画、网页游戏及纸牌游戏。
中文名: 大逃杀
外文名: Battle Royale
出品公司: Toei Co. Ltd.
制片地区: 日本
导演: 深作欣二
编剧: 深作健太
主演: 北野武,藤原龙也,前田亚季等
类型: 恐怖 /惊悚 / 剧情 / 动作
原著: 高见广春
剧情梗概
已经饱和的世界经济给亚洲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萧条。新世纪伊始,有一个国家彻底崩溃了,完全失业率超过了15%,一千万失业者遍及全国各地。失去了生存自信的人们开始威胁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全国有80万儿童、学生拒绝上学。学校内的教师又遭受到学生的暴力行为,殉职者人数高达1200人。就在这个时候,一部新的法律出台了。 BR法案是《新世纪教育改革法》的通称。所谓BR法案,就是为了解消公民对学校的崩溃、对卑劣少年的恶性犯罪引起的愤恨;为了培养青少年们在逆境中排除各种困难,并由此获得坚韧不拔的生存能力;使青少年们从大人们手里夺回原本就属于他们的权利。
从全国的初中3年级中,每年随机地选出一个班级,并把学生们送往受行动范围限制的、荒无人烟的地方。发给每个学生地图、粮食、各种各样的武器,让他们自相残杀,直到只留下最后一个为止。时间限度为3天。学生们必须佩戴违反规定即自行爆炸的特殊项圈。在此期间的学生杀人、致人伤害、持带枪械等违法行为都不受法律限制。这就影片所有血腥残暴的由来。 精致的弹簧刀穿过了一个好争论的女孩的前额,下一个死去的是七原的挚友但却不讨老师喜欢的男生,一颗绑在他脖子上的炸弹把他的脑袋炸开了花。其他学生则用弓和箭、鹤嘴锄和大镰刀互相屠杀。 影片最后,当幸存下来的三个学生与北野武正面交谈的时候,北野用水枪引诱七原朝自己射击,想借七原的手结束自己凄凉寂寞的一生,他中枪之后又起身接女儿的电话这一情节,则表现了自己对女儿的不满。影片大部分时间都笼罩在使人窒息的气氛中,结尾才点明影片主题,所以才有了影片充满朝气和希望的结尾:七原和中川逃出了各自的家庭,走上了纯洁独立的人生道路,奔向成年。
有关奖项
入围 日本奥斯卡奖: 话题奖 最优秀作品奖 最佳男主角奖:藤原龙也 最佳导演奖:深作欣二 最佳编剧奖:深作健太 最佳音乐奖:天野正道 最佳录音奖:安藤邦男 最佳剪辑奖:阿部浩英 最佳新人奖:藤原龙也 日本蓝丝带奖: 话题奖 新人奖:藤原龙也 最佳女主角奖:前田亚季
大逃杀 II:镇魂歌
外文片名: BatorurowaiaruII:Rekuiemu(2003)(USA) Battle Royale II: Requiem .....(literal English title) 导演: 深作健太 Kenta Fukasaku 深作欣二 Kinji Fukasaku 编剧: 深作健太 Kenta Fukasaku 木田纪生 Norio Kida 高见广春 Koushun Takami .....characters 影片类型:动作 / 剧情/ 枪战 片长:Japan:134 min / Japan:155 min (director's cut)《大逃杀Ⅱ》海报(2张) 国家/地区:日本 对白语言:日语 色彩:彩色 级别:Finland:K-18 Iceland:16 Japan:R-15 UK:18 Germany:18 Australia:R New Zealand:R18 South Korea:15
《大逃杀-东京圣战》引起强烈反响之后,东映于2003年推出其续集《大逃杀II-镇魂歌》。导演仍为前作的深作父子,主演除前作的男女主角藤原龙也和前田亚纪(后者其实仅仅出场了几个镜头)外,还有前田亚纪的姐姐前田爱、饰演新人物的忍成修吾和加藤夏希等。拍摄中途,深作欣二辞世,由其子健太将此片拍摄完成。
剧情梗概
故事发生在前作三年之后。作为大逃杀幸存者的七原秋也(藤原龙也饰)此时正领导着一个由历届大逃杀幸存者组成的反抗《BR法》的恐怖组织“狂野七”,并在首都进行了爆炸剧照(17张)行动。为此,政府出台《新世纪反恐怖法案》,通称《BRII》。 这样的背景之下,某天,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不良少年,以及逃课问题生的鹿之砦中学校的3年B组42名学生,在圣诞节休学旅行通往滑雪学校的路途中,沦为了军队的劫持目标,被全员绑架到了一座孤岛之上。当他们被勒令换上军服,并押送集合至一个巨大军营之内时,他们的指导教师RIKI(竹内力饰)却出现了。“整个班级无一人例外,都将成为本次BRⅡ的参加者”,RIKI向已经陷入混乱的学生们,公布了绑架理由,并说明了BRⅡ的游戏规则。 依照《BRII》这部法案,一个班的中学生被强行组成突击队,在颈环的逼迫下向七原所在的海岛发动进攻。在这队中学生中,
有一名女生是自愿来参加的。她就是前作中被七原杀死的北野老师的女儿北野诗织(前田爱饰)。在惨重的死伤后,幸存的队员们在七原等人的帮助下摆脱了颈环的恐怖控制,并停止了战斗。然而更大的危险正在逼近。政府出动了正规部队对海岛发起进攻,甚至动用了巡航导弹。与此同时,北野诗织仍在寻找父亲留下的画中的意义……
大逃杀Ⅰ东京圣战 3D版
已故日本导演深作欣二的Cult片名作《大逃杀》问世十周年的3D翻拍版《大逃杀3D》即将在《大逃杀Ⅰ》3D版海报(1张)全美公映。近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6届AFM美国电影市场展上,该片一亮相便受到包括美国、加拿大、法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多达50家电影发行方的青睐,纷纷争抢该片的海外发行权。最终,来自美国的Anchor Bay Entertainment电影公司在这场发行权争夺战中胜出。 《大逃杀》于2000年在日本公映,创下了31.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54亿)的票房佳绩。校园暴力血腥题材是该片最大卖点。导演深作欣二于2003年因骨癌复发在拍摄续集《大逃杀2:镇魂歌》时不幸去世,其子深作健太完成了这部遗作,而这次将原版《大逃杀》从2D转制为3D也由深作健太监督,转制由原公司深作组负责。北野武、藤原龙也、栗山千明等日本当红明星都在片中有精彩表现。 《大逃杀3D》将于2011年在全美公映。日本上映时间定在2010年11月20日。
4. 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分析一下《大象》这部影片拜托了各位 谢谢
也许特雷泽变成了爱丽丝只是个意外的误译。但Alex和Eric的行为似乎是难以避免的。 贝多芬在1810年4月27日创作了一首曲子,同年,这首曲子被他送给他的学生特雷泽·马尔法蒂。1876年,曲子在经历了马尔法蒂的转送和另一位德国音乐家之手后公布于众。名字叫《致爱丽丝》。据考证,曲名是误译。 今天,人们已经无法知道这首曲子原来的名字。就像人们无法知道Alex和Eric原来的样子。 电影的开始的是天空,固定画框下时间以超过平日数倍的速度进行着,却依然波澜不惊。大片的云朵仿佛水一样的淌过去。不着痕迹。只是太阳沉了下去。 电影中手持机器的跟拍让人丝毫感觉不到摄影机的存在。电影的中心就是人。除了人还是人。 这一天。John开车载着酒醉的父亲到学校等他的哥哥。Elias找到了一对模特准备他的摄影作品集。Michlle在帮老师整理阅览室的图书。这一天。醉酒的父亲在车里等待儿子。年轻的情侣在一起等待报道。这一天。三个女孩在一起没完没了的抱怨。黑白毛色的小狗在金发少年面前高高跃起。这一天。有更多的学生在学校里过着平静的生活。 范桑特在电影里陈列了数量多到让人发指的运动长镜头。他似乎并不害怕观众在影片前半段时睡着。 影片前面的一大部分都让人觉得如同电影开始的那个空镜头般波澜不惊。影片的叙事结构复杂精巧同时充满张力,不同人物的视角不断重复叙述枪杀开始前的那段时间,丝毫不显冗长的展示了一所普通高中和平常的一天。先是John,然后是Elias。人物一个一个的换,时间却始终是一个时间。手持机器特写人物头部跟拍运动长镜头在这段时间中所占的比例达到了无比巨大的程度。观众只能看清演员的脸甚至后脑勺。周围的空间全是虚的。范桑特用这种极端的拍摄方法告诉大家。主体是人。是人。是人!人!人!每一个人的名字在屏幕上被打出。如果这是电影主角的待遇的话,那么枪杀开始前观众已经记住了不下五个主角。范桑特也是用这种方式来告诉人们每一个人的重要性。他们有亲人,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而范桑特也特意渲染了“每一个个体”和“每一个个体”在生活中相遇甚至仅仅是擦肩时的瞬间。John在碰到Alex和Eric前逗狗的时候,Jordan和三个女孩擦肩而过的时候,摄影机的升格拍摄刻意个强调了人和人的相遇。而Elias给John拍照,同时Michlle从两人身边跑过的镜头,导演更是分别用三个人的视角拍摄三遍。这也是整个电影最让人赞叹的地方,这段过程中,影片叙事结构组合的复杂和巧妙让人兴奋不已。John,Elias,Michell是三条相交的线。也是叙事结构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一个是学习糟糕的金发少年。一个是热爱摄影的英俊小伙。一个是不默默无闻惹人注意的普通女生。如果让我打个牵强的比喻。我想我们可以说成绩糟糕关心家人在房间里哭泣的John代表了少许的叛逆,内心的脆弱和对亲情的渴望。为了摄影集放弃音乐会的Elias代表了对理想的追求。稍带抱怨最终接受且热心帮助老师的Michell代表了最普通和默默无闻的人们。这三个人曾经相遇。叛逆和理想是好朋友。理想为叛逆少年照出他的样子,普通人低着头从他们身边默默跑过。默默无闻的人第一个死在枪下时,追求理想的人虽然同样丧生却在死前拍到了自己想要的照片。而看清了自己的少年,走出了学校。走向了安全且更加宽广的天地。我们可以说整部电影里所有人物,其实都是指向这三个人。三个不停抱怨的女孩和陷入甜蜜爱情的情侣本质上和灰头土脸的Michell是一样的。自以为是的叛逆或者甜蜜下,其实依然是默默无闻的人。而校长则是他们的一个成年人的版本。那个黑人和Elias一样,他想拯救大家,可是却因此壮烈的死在了枪下。被黑人救出的那个吻过John其实和John一样,他们给予别人爱,自己却同样无助脆弱,甚至不知道自己从就在边上的窗子里逃出。在说清了这些人同时,范桑特告诉了我们爱的意义。也正是这些人一次次的擦身,支撑起了影片前半段繁复庞大的骨架。三次拍摄在拍照时的三人相遇。两次拍摄在阅览室时的两人相遇。两次拍摄三个女孩和那个男孩在过道里的相遇。这些人的一次次错身让整个影片的结构异常的让人兴奋。 这个过程中,范桑特一直在强调,你生活中的每一个不起眼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影片的主题是校园枪杀,但是枪杀直到最后小半部分才初现端倪。人们在Alex被同学用奶油砸了以后大多只会认为这是个可怜的软柿子。更不会知道,他在食堂里用小本记录的,其实是一套详细的杀人计划。 影片前半部分掩饰的太好,这平静的日子实在不像会出什么事。人们可能在John走出校园,碰到两个“装束奇怪”的人时才开始疑惑。而Michell抬头时听到的那一声枪械上膛的声音。又被范桑特的闪回用一个锁门的声音成功的掩饰了。Alex在房间弹琴,《致爱丽丝》的音乐响起。镜头三次掠过墙上的鲜红的涂鸦。琴声一直没有间断,可以听的出弹的并不娴熟,但却没有停下的意思,尤其当镜头对准了床上玩电脑游戏的Eric纵深推近的时候,钢琴在一旁响的异常坚决。而当镜头切到屏幕时,音乐又回到舒缓优美。而他们所玩的电脑游戏似乎也和我们平日里接触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不同,你的敌人是一群完全没有反抗能力的人。Eric就在这样在音乐下,杀死一个又一个手无寸铁甚至不会逃命的人。 然后电影的主题开始显露。希特勒的头像,手举纳粹旗帜的人们,送来的包裹里拿出的不是一把玩具。充足的弹药,周密的计划。大家终于明白了枪杀即将开始。大家还知道两个人是GAY。如果回顾之前学校讨论时大家对同性恋问题的不理解。不知道算不算为两人的行为找的一个牵强的理由。 和父亲道别时Alex脸上闪过不易察觉的失落,但是这没能阻止什么。 “我们在学校一点也不开心”“最重要的是开心”Alex这样说。“对”Eric这样说。 Eric头上的头巾和电脑游戏中左下角的那个如此相似。而Alex反带的鸭舌帽让我想到了《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霍尔顿·考尔菲德。叛逆的霍尔顿变成了走向极端的Alex。帽子也从红色变成了黑色。 如我一开始的猜测,Michell第一个被杀死。然后一个一个的继续。镜头依然是手持机器特写头部,周围的一切包括那些被枪杀的人全部虚掉。那些之前还是“主角”的人,成了模糊的远处一个个倒下的身影。 那个黑人是个奇怪的角色,甚至让我一度产生了他的名字叫“大象”这样的想法。 Eric最后被Alex杀死,特写中的脸轰然倒下。Alex走进空洞的镜头。 电影最后的留白充满张力。我开始以为那只是一个调整节奏的空镜头。一直在等待一个最后的交代。而看到打出的字幕时。我怅然若失。 整部影片交代了的人物里。范桑特终于没有全部杀死,他让其中的两个幸免于难。就是一头金发的John和曾经在John哭泣时吻了他的那个女孩。这两个人也出现在电影的海报上。这也许就是范桑特的态度,爱带来的力量。我在想,如果也有人给Alex一个吻。那么是不是大家都能活下来? 故事脱胎于1994年震惊全美的科伦拜恩校园枪案。两名学生带着一身的自动武器冲进学校,在杀死十二名学生和一名老师后两名学生饮弹自尽。电影的很多细节还原了当时的新闻。比如其中一名学生喝下死去同学喝剩的饮料这一画面就曾被学校监视器拍下。在这个基础上导演添加了很多元素。同性恋,校园暴力,枪支泛滥,毒品。这部平静的电影里包含了太多不能让人平静的元素。 而本片的片名也由此而来,“大象”一词来自爱尔兰作家Bernard MacLaverty关于“问题出现但是不去解决”的一个比喻,他说,“这就仿佛你屋里有头大象,它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你不可能无视它的存在,但是,大家却都默契的从不谈论它,一起漠视它,很快就习惯了它的这种存在。”而这样的漠视甚至是歧视终究会让问题激化,哪怕是温顺如大象一般,暴怒后也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巨大威力。 同性恋,校园暴力,枪支泛滥,毒品。这部平静的电影里包含了太多不能让人平静的元素。而范桑特一如当年的贝多芬,将这样一部电影,献给他的学生。献给所有的人们。
5. 如何评价电影《浪潮》和《死亡诗社》
《浪潮》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讲的是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组织新法西斯主义仅仅需要一星期。
电影中文格尔老师本来只是想通过这样一个试验让学生来认清独裁专制的法西斯主义的本质。但是这群一开始只是想混学分的学生们的头脑迅速被强大的精神力量给格式化了。他们马上陷入到一种强大的集体无意识中去,他们给自己的组织取名“浪潮”,还自发地统一了制服,越来越多的学生给快速洗脑,他们自己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绘制了统一的图标,还统一了见面打招呼的手势——右手在胸前做浪潮状。狂热的学生占据了运动场,不让别人进入,一位叫蒂姆的学生还从网上购买了手枪,并寸步不离文格尔先生,称要保护好“领袖”……
事情发展得不可收拾了,文格尔先生在手球比赛中发现了事态的严重性,决定停止浪潮,但是事态已经不可控制,最后在集会上文格尔宣布解散浪潮并由此告诉同学们这就是法西斯主义的由来。这时,悲剧不可避免的发生了,狂热的蒂姆不愿意看到浪潮的解散,于是开枪在同学射击,并饮弹自杀……
《死亡诗社》讲述的是威尔顿预科学院一向都是以传统、守旧的方法来教授学生,可是新学期来校的新文学老师基廷却一改学校的常规,让自己班上的学生们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能力。他告诉学生们要“把握当下”,并以该原则行事。在教学的第一堂课上,基廷并没有在教室里上课,而是领同学们看校史楼内的照片,让他们去聆听死者的声音,并去领悟的生命的真谛。基廷甚至要求学生将课本中古板老套的内容撕去,自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开始懂得自己的兴趣、爱好、前途和目标。他的学生们甚至于反抗学校的禁令,重新成立基廷曾于该校学生时代参与过的秘密小组——死亡诗社,在校外很远的山洞中探讨诗歌、人生。但不久后,学校发现这个小组,校方对基廷老师教育方法十分反对。
基廷的学生尼尔热爱表演,并在一次演出上大获成功。但他父亲坚决反对,并将他带回家决定第二天让其转学。尼尔极度痛苦却无法倾诉,在当晚自杀了。小组成员之一卡梅隆出卖了他们。校方逼小组成员在声明上签字,将责任推卸与基廷身上,将他开除出学校。在老师要离开学校的时候,学生们站立在桌上,说着"哦,船长,我的船长!"
两部电影的结局都是老师作为了替罪羊,黯然离开。《死亡诗社》讲述精英私立学校的学生们如何在老师的影响下开始独立思考,试图摆脱学校专制守旧的的桎锢。《浪潮》描述如今的公立学校,素来标榜崇尚自由与个性的学生在老师突发奇想开始的一个独裁试验里,如何进入一种法西斯式的集体无意识。
相隔二十年的这两部片子倒像是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二十年前敲响的希望的钟,二十年后却回响着警示的余音。《死亡诗社》中追求人格之独立、精神之自由的主题相对简单,《浪潮》中学生们如何从自由散漫的无政府主义倾向主动转变成激进的高度集体主义的团体更为令人深思。
真正的精神自由需要的从来都是理性,而不是激情。两部片中的学生都包含激情,他们个性丰富、多才多艺。他们愿意改变以及大胆尝试,所以当一位与众不同的老师出现在他们身边引导他们的时候,他们会听老师的话,赞同老师的做法甚至盲目地崇拜他。《浪潮》中的老师为了让学生了解法西斯主义的生成,自己当了一次独裁者,一开始他的头脑很清醒,还想方设法营造这样的一种氛围。可是过了三天,老师慢慢地变成独裁者,他很享受这种“万人之上”的感觉,他与妻子闹僵,说出了很伤人的话。还好他最终回头,避免了更大悲剧的发生。
《死亡诗社》里的那个学校有点象我们现在的高中,注重的是升学率,注重的是纪律。而纪律就意味着排斥多样性,排斥不同意见,用刚性的手段求得划一。老师是作为一名知识的灌输者的角色存在着。而这时出现了一位英语老师,他的口号是享受生活,他的信念是让学生们自己思考,自己选择。我不反对老师的想法,但是他的教育理念与学校的教育目标发生了冲突,结局已经注定。
特别是撕书这一段,我觉得做得非常不地道。首先,他先叫学生们撕书,然后才告诉他们具体理由。所以孩子们在撕书的时候,脸上兴奋的表情不是因为自己懂得了什么真理,而是这一纯粹的“叛逆行动”引发的荷尔蒙增加。当然这也可以说是基廷的一种策略,先叫他们行动,然后在进行理论说教的时候就会获得一种共同情感上的支持。其次,这种行为从表面上看是引发孩子们自由思考,不被规矩束缚。但是换个角度看,他只是因为不认同另一位博士的教学理念,就强迫学生们全部撕掉他的导言——这难道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专制思想吗?如果是自己一个人做学问,对别人的理解不赞同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基廷是老师。当他强迫所有人接受他的思维时,不管他的思维是要求自由还是要求束缚——这已与思维内容无关——这种做法本身就已经带有了他所批判的东西的色彩。
两部电影都是由于教师教育方式的无节制性与教育理念的片面化,导致这些本身正确的情感最终走向反面。老师针对青年学生这一易情绪化、渴望先锋思维的特殊群体没有把握好教育的“度”。
两部电影内容上可以说对立也可以说相同,《死亡诗社》中的“自由独立”思想恰好对立《浪潮》的“极权主义”,内容相反但模式几乎一模一样的教育路线。最后的悲剧结尾与这部影片也惊人的类似,一个孩子吞枪自杀了,少数几个保持头脑清醒的学生也没能挽回这个悲剧。虽然《浪潮》我更愿意用一种非理性化的思路考虑,它的重点并不在教育上,但是也不妨碍从这个方面稍作对比。不听从于自己者,必将听命于他人。人一生总会有一些阶段需要“听于他人”的。而这个“他人”究竟值不值得听,怎样去听,听些什么,实在是很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