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致命缺点,也是情人中的优点!韩剧《内在美》是否具有高评价
韩剧《内在美》还是挺好看的,在豆瓣评分为8.4分,评价还是很可以的。
其实韩剧一直 以来都很受国内人的追捧,特别是深受很多女生的喜爱。韩剧没有玛丽苏的女主,也没有狗血的剧本,情节也都很生动,不拖拉。这部剧也毫不例外。这部剧的题材非常的好,十分吸引人。
剧中女主一个月换一次脸,没有固定理由,没有固定时间,没有固定地点。转换成为不同的脸,当时只看到这一点就觉得很是新颖。很好奇一贯好评的韩剧这次能拍摄成什么样子,结果结局果然没有让我失望。特别是女主,第一集的时候见她,感觉长得一般般演技一般般,也没什么看点,但是看到最后越看越喜欢,越看越觉得有味道。
而且这部剧也是超甜,少女心爆棚啊,很适合女生去看,很推荐去看的。很值得去看的一部韩剧。
『贰』 我是爸爸的爸爸电影多长时间
正确名称为《我是爸爸》,电影时长为99分钟。
《我是爸爸》是由全万裴、李世英执导,金承佑、孙秉浩、金赛纶主演的犯罪动作电影。
该片讲述了一个为了给女儿治病而向犯罪分子妥协的警察与被其诬陷失去一切却又掌握女儿性命的仇人间生死相搏的故事,于2011年4月14日在韩国上映。
影片评价:或肆
该片描述的父女情非常感人,金承佑与金赛纶的多场对戏都催人泪下。而片中金承佑和孙秉浩不仅对打戏精彩,互相的内心戏也很有看头,首次挑战恶此备角的金承佑和一直在其他电影中饰演恶角的孙秉浩这次改邪归正当起正义之人都让观众十分期待。
纠结的剧情让人看到就不忍但又不得不被吸引过去。主打“父亲”的剧情少不了衫扒轿眼泪场面,金承佑害怕自己保护不到女儿留下的抱歉眼泪和当上了坏爸爸而后悔的眼泪的两幕都相当打动人心。该片聚焦亲情故事,虽然在票房上表现平平,但却是一部充满人性挣扎的作品。
『叁』 这个电影叫什么名字
《幸福终点站》。
《幸福终点站》是一部2004年梦工厂出品的电影,由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主要演员有汤姆·汉克斯、凯瑟琳·泽塔-琼斯、斯坦利·塔奇和齐·麦拜特。剧本由萨沙·杰瓦西和安德鲁·尼科尔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影片于2004年6月18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讲述主角前往美国途中家乡发生政变,政府被推翻,所持证件不被美国入境当局承认,被拒绝入境却又不能回国,被迫滞留肯尼迪国际机场期间的故事。
影片评价
《幸福终点站》是斯皮尔伯格借助于这样一个题材来透视美国的社会众生相。候机大厅从某种意义上就是观望美国的一个窗口。最主要的矛盾就是汤姆·汉克斯与机场主管的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关系与冲突就是一个外来者与美国官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汤姆·汉克斯在机场内接触的都是普通人,感受到的是普通人的善良、热情、互助,与这些人建立起了感人的情谊,而机场主管则完全是一个冷血动物,他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官僚政客的固执、机械乃至心胸狭隘。
汤姆·汉克斯身上体现出的人类的忠贞、勇敢、勤劳、善良精神赢得了机场所有人员的支持,而机场主管却是众叛亲离,无力抗衡民意,正反映了这种官僚政策的失败。可以充分看出斯皮尔伯格在电影中重复了他一贯张扬的主题,就是人性的力量永远比机构的教条来得和蔼可亲得多。
『肆』 找90年代一部电影讲一个能放电的孩子
霹雳贝贝
开放分类: 电影、儿童电影
目录
• 基本资料
• 演职员表
• 制作单位
• 剧情简介
• 幕后花絮
基本资料
[编辑本段]
片名:
霹雳贝贝
上映时间:
1988年
类型:
剧情 / 科幻 / 儿童
片长:
90分钟
国家/地区:
中国
对白语言:
汉语普通话
色彩:
彩色
演职员表
[编辑本段]
导演:
宋 崇
翁路明
编剧:
张之路
演员:
张 京 .....刘贝贝
王 莹 .....杨薇薇
鄢丽娜 .....淑 英
章 萍 .....金 风
乔 奇 .....吴教授
牛星丽 .....盲老人
李露玲
冯小宁
张 驰 .....晶 晶
景丽平
刘 长
制作单位
[编辑本段]
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
剧情简介
[编辑本段]
一个宁静的夜晚,城市上空突然出现了一个飞行物,它鸣叫着并放出奇异的光彩。医院里,手术室的灯灭了,一会儿,一个小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时针正指九点。孩子取名贝贝。出院那天,爸爸来接他,不料,爸爸、妈妈都被他电了一下。贝贝带电的事,爷爷不让说出去怕别人把他当怪物。贝贝6岁了,还被关在家里不让出门,并整天戴着一副红手套。贝贝偷偷跑出去玩,邻居来告状,说他用针扎了小朋友,他很委屈。星期天,爸爸、妈妈带他出去玩,汽车行驶途中,贝贝用手控制着红绿灯,一路畅通无阻。汽车上,一个小青年与老奶奶抢座位,他悄悄摘下手套,小青年惊叫着站了起来。游乐场里,贝贝坐飞碟上了瘾,他把爸爸推到一边,自己操纵着飞碟旋转起来。贝贝上学了,由于整天戴着手套,引起同学们的议论。音乐老师教唱拍手歌,他因不摘手套而被罚站。他能控制电子表的音乐,并能帮助足球场上的小球队进球,但他电昏了同学薇薇惹了祸……雨夜里,贝贝遇见一位老盲人,他用声音为他引路。突然盲人摔倒了,贝贝上前去扶,撞出一个极大的火花,盲人惊叫起来。此时,天空出现一个大大的飞行物,放出奇异的光,盲人突然复明。人体科学研究所把贝贝接去,准备进行研究。但他很想家、想学校、想同学。薇薇、晶晶、金风和小狗黑利把他救了出来,他们跑到长城上去呼唤“宇宙人”。他们又冷又饿,靠在一起睡着了。突然,贝贝被一个奇异的声音引向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一个宇宙人紧紧握住贝贝的手,他惊叫起来。医院里,贝贝醒了,妈妈上前拉贝贝,爸爸也扑过去,三个紧紧抱在一起。贝贝没电了,他奔跑着,向所有人伸出热情的手! 贝贝跑进同学们的中间,一同跳起《拍手舞》。
幕后花絮
[编辑本段]
幕后制作:
1988年由宋崇导演、张之路编剧的我国第一部儿童科幻片《霹雳贝贝》问世,这部拥有新鲜视角的影片讲述手上带电的小男孩贝贝摆脱孤独寻求友爱和理解的故事。这些曲折、荒诞、幽默的情节,展现了一个不同以往具有现代意识的孩子的生活,该片不仅受到青少年观众的热爱,在小观众的成长记忆中更是印象深刻。
宋崇:给儿童片一小片合适的土壤
1986年我从上影调到儿影任厂长,在这个期间拍摄了《霹雳贝贝》,从此和孩子结下了缘分。拍过那么多戏,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闪光的彩球》和《霹雳贝贝》,可见当年儿童电影的影响力。
在全国故事大王比赛上发现“贝贝”
为什么会选择张京演“贝贝”?我对儿童片演员的选择有我自己的看法,并不是找嗓音洪亮、外形漂亮的孩子,而是必须有个性,外形有特点。张京那个时候大脑袋、大眼睛,长得很特别,是在全国故事大王比赛上发现他的,那时我任评委,发现他讲故事很有特点。有的孩子说故事像演戏一样,很夸张,或者是像背课文一样,很死板。张京不一样,他非常生活化,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很动情,能够感染听他讲故事的人,我眼前一亮。后来在拍《霹雳贝贝》时就找到他,他是不二人选。
那个个子高高、比较尖刻的女孩子章萍也是在故事大王比赛上选中的,和剧中人物太吻合了。而演“甜甜”的那个温柔可爱的小姑娘王莹,是几个小演员中年龄最小的,很稚嫩也很有气质。她是上影厂白沉老导演的孙女。影片完全避开了以往儿童电影给人“说教”的痕迹,只是讲述一个孩子不想成为特殊人,他只想当个正常人,渴望爱与被爱。当年的小观众中有的还很惋惜:为什么把“贝贝”的超能力给变没了?其实他长大后可能才明白,我们为什么会如此安排。
“宇宙人”原来就是冯小宁
应该说《霹雳贝贝》是我国第一部儿童科幻影片,上世纪80年代初的《珊瑚岛上的死光》是故事片的首次尝试。科幻与国家的科学生产力以及太空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关系,那个时候美国已经有影片《E.T.》了。我们当时因为三维科技还不发达,也因资金有限,好多东西想拍没能拍成,因陋就简先拍模型然后特效合成。
影片在技术上弱一些,我们就更加强调人情方面,主要还是靠情节打动人。影片高潮部分是孩子们到长城呼唤“宇宙人”,这是因为当时认为在遥远的外太空能够看到的中国痕迹只有长城。在拍摄的40天中,外景多在深圳拍摄,因为当时的深圳最有现代感,现代化的学校以及高楼林立的街道,都是在那里拍的。
说到宇宙人,他在影片中几次出现,正是当年在儿影担任美术的冯小宁制作了那身“全金属外壳”的衣服,在上面缀满舞台上表演的亮片,他怕别人穿坏了,于是自己亲自上阵出演。当时分到儿影的两位电影学院78班的毕业生,后来都做了导演,我非常支持他们的想法,冯小宁执导的第一部电影《大气层消失》,尹力的第一部电视剧《好爸爸,坏爸爸》都一炮打响。其实我就在想,只要给儿童片一小片合适的土壤,它就能够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口述:宋崇(《霹雳贝贝》导演,原儿影厂厂长)采写:记者张悦
张之路:《霹雳贝贝》只属于那个时代
“静电”现象启发了我
《霹雳贝贝》原名叫《带电的孩子》,其实是“静电”现象启发了我,因为天气干燥用手去触门把手就会起“静电”,好像人会发电一样,后来延伸开来想出了这么一个孩子的故事。我那时任儿影的文学部主任,把这个想法在编辑会上跟宋崇简单说了一下,他听后很激动,敦促我将这个故事写成剧本,后来又取了一个比较时髦的名字,就是《霹雳贝贝》。
我是学物理出身的,因为毕业于师范学校后来又教书,所以一个是对科学现象熟悉,另一方面对孩子的心理也清楚。关于贝贝为何带电这个问题,也有不同看法,小孩子们会天真地认为“贝贝”就是宇宙人的儿子落到地球上,和普通的小孩一起生活。其实我们当时的想法只是“贝贝”被赋予了“超能力”,有点像“蝙蝠侠”意外被蜘蛛咬了一口,而具有神奇能力。可见孩子们和大人的想法很不一样,虽然“贝贝”是宇宙人的儿子的设计不太可能,但既然孩子都这么想,也挺有意思的,衍生出一个我们最初没有想到的理解。
记得当年《E.T.》花了300万美元,我们的制作经费是47万人民币,应该说《霹雳贝贝》很讨巧,它的出现很多人都没有料到。记得影片出来后,先让大人看,他们觉得没有什么新鲜的,很普通的一个儿童片,没想到让孩子们一看,不得了。
记得我们去上海的时候,影院里的孩子全兴奋地跳起来,整部片子他们基本是站着看完的,而且毫不掩饰地叫起来,我们知道孩子们认可了,他们是真正喜欢《霹雳贝贝》。
儿童片也要够商业
其实关于中国儿童电影现在的状况是挺可悲的,在思想上很多人都认为它不是主流文化;而且大量编导对于这部分创作有心理障碍;要不就有人干脆说,我们中国自己的儿童科幻再怎么做也做不过美国。我在想这是因为我们的大人“太务实”,缺乏天真想象的本质。还有就是现在的电影市场,多靠炒作和商业运营,其实儿童片的问题不是“是否优秀”的问题,而是够不够商业的问题。说《哈利·波特》在全球有多么热销,不要忘了其商业运作下了多少工夫,背后这么大的公司在支撑着。像伊朗影片《小鞋子》,像《放牛班的春天》都是很优秀的,但是它们的商业性远不如《哈利·波特》。
说到中国儿童电影的现状,很普遍的现象是这边拍完片子之后,那边就直接入库,根本无法进入电影院和普通观众见面,其实这对于人的劳动也是一种浪费,也不可能良性运转。所以我说像《霹雳贝贝》、《魔表》、《我的九月》、《大气层消失》这样的儿童片真正只能属于那个时代,当年的小观众是幸运的。
口述:张之路(儿童文学作家,《霹雳贝贝》、《魔表》等片编剧)采写:记者张悦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