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日本有类似《太平洋战争》这种记录二战的电影电视剧吗
太平洋战争纪实(纪录片)、日本最长的一天、飘舞的军旗下、战争与人
还有合拍的:虎虎虎、硫磺岛家书
⑵ 日本有哪些战争题材的影片
日本战争题材的电影有《在这世界的角落》、《空中杀手》、《赤色天使》、《我想成为贝壳》、《二百三高地》等。
1、《在这世界的角落》
《在这世界的角落》是片渊须直执导的动画电影,由能年玲奈等担任配音,于2016年11月12日在日本公映。
该片改编自河野史代的同名漫画,以二战末期的广岛为舞台,讲述女主人公小铃嫁到住在海军军港“吴市”的婆家后,经历几次空袭拼命生存、积极面对生活的故事。
2、《空中杀手》
《空中杀手》是由押井守执导,菊地凛子、加濑亮等人参与配音的日本动画电影,于2008年8月2日在日本上映。
影片改编自小说家森博嗣同名作品,讲述了一位战斗飞行员在一个类似日本的战争世界中奋斗生存的故事。
3、《赤色天使》
《赤色天使》讲述1939年,中日战争如火如荼。年轻的女护士西樱被派往天津日本陆军医院工作。她的清纯美丽吸引着一曾出生入死的年轻士兵们。某晚,樱被坂本为首的一众伤兵强暴,作为惩罚,坂本被重新派往战场。两个月后,战事不断吃紧。
樱受遣前去援助深县的前线医院。在这里,因战火而负伤的士兵不计其数。樱和主治医生冈部(芦田伸介 饰)每天马不停蹄,为了保住更多人的性命,他们甚至不得不通过截肢等手段以缩短治疗时间。在此期间,樱见到了伤重濒死的坂本,抚慰了失去双臂极度痛苦的一等兵折原(川津祐介 饰),也渐渐陷入对冈部医生的依恋之中。
4、《我想成为贝壳》
《我想成为贝壳》是由日本TBS电视台制作发行的139分钟的家庭战争影片。该片由福泽克雄导演,桥本忍编剧,中居正广、仲间由纪惠、柴本幸、西村雅彦等主演,于2008年10月25日在日本上映。
该片改编自加藤哲太郎所著同名小说,讲述了日本高知县经营一家理发店的清水丰松在战争期间被强行征兵入伍,战争结束后,他因被怀疑在军队服役时曾听从上司的指令而杀害美军士兵而被逮捕。
5、《二百三高地》
《二百三高地》是一部剧情片。内容以日俄战争中旅顺攻围战前在203高地为主轴,依据史实描述日军第三军司令乃木希典攻取此高地的故事。
从明治37年(1904年)2月到38年(1905年)7月,约一年半的时间里,日本与俄国之间为争夺朝鲜和中国区域的控制权而爆发了日俄战争。这是一场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而主要在中国东北进行的一场强盗战争。
这场战争中的二零三高地位于旅顺新市区西3公里,因海拔203米,被称为二零三高地。日俄战争中它是西线制高点,距市区和港口要塞较近,是日俄双方争夺的重要阵地。
⑶ 1945年以前日本拍摄的二战电影,求列举啊,在线等答案~~~~
《胜利之翼》、《夏威夷,马来湾海战》、《将军、参谋与士兵》、《鸦片战争》、《菊池千本枪:悉尼特别攻击队》、《加藤隼战斗队》、《日常之战》、《雷击队出动》、《阿福的潜水艇》、《桃太郎:海之神兵》、《五个侦察兵》、《上海陆战队》、《土地与士兵》、《海援队》、《西住战车长传》、《燃烧的长空》,以上是1935年至1945年日本拍的二战类电影,望采纳
⑷ 日本关于二战的电影有哪一些
1.《做人的条件》(《人间的条件》):这部由日本制作的黑白电影,由六部曲组成,包括《纯爱篇》、《激怒篇》、《战云篇》、《望乡篇》、《死的脱出篇》和《旷野的彷徨篇》。影片深刻反映了二战时期日本人的心情和道德困境,讲述了他们在这段历史中的梦想与失落、被迫与真心。影片被认为日本反战电影的代表作之一,并入选日本名片200部,以及获得1959年电影旬报十佳奖的名次。
2.《望乡》:虽然故事并非发生在二战期间,但这部影片描绘了二战前夕的事件。它在日本反响平平,却在中国获得了巨大赞誉,包括巴金等人的高度评价。影片没有简单地将日本民众视为战争的受害者,而是批判了日本社会的冷漠,并通过“南洋姐”的故事,对日军的侵略行径进行了讽刺。
3.《虎!虎!虎!》(《偷袭珍珠港》):这部美日合作的电影,与《珍珠港》同样改编自同一部小说,但重点不同。《虎》以客观的角度审视了历史事件,并未为任何一方辩护,而是尽量客观地展现了日军和美军之间的冲突。影片在人物塑造上可能显得有些苍白,但它对历史的忠实度较高,几乎可以当作历史纪录片来观看。
4.《再见萤火虫》(《萤火虫之墓》):这部动画片虽然试图表达日本民众也是战争受害者的观点,但它在传达这一信息时,忽略了战争的历史背景。影片由高畑勋导演,而非宫崎骏,虽然它获得了不少人的同情,但在评价时,我们不能忽视战争的历史真相。
5.《人证》(《人性的证明》、《人间的证明》):这部影片讲述了战后日本女性的生活,尤其是那些与美军士兵有关系的女性的遭遇。影片中的演员许多有类似的经历,这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影片批判了那些为了自己的名誉而掩盖过去的人,但值得注意的是,导演佐藤纯弥后来执导了被认为有“招魂”争议的《大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