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人侵犯中国的电影有什么
你看你问的,有歧义
你是想问 中国电影中有关于日本侵华战争的电影有哪些
还是想问 日本人拍摄的电影中有关反华的、侵犯中国人的和宣扬大和民族的电影有哪些
你到底想问哪个?
2. 问一部电影,香港或台湾的,一个地下党被日本人抓住严刑拷打并追问卧底“山本”是谁。求电影名
《保卫我们的土地》
导 演:史东山
编 剧:史东山
主 演:魏鹤龄 戴浩 舒绣文 凌风 朱铭仙
上 映:1938年
地 区:中国大陆
语 言:国语
颜 色:黑白
声 音:单声道
类 型:剧情片
刘山是个青年农民,他和妻子及自己的弟弟一起生活。“九·一八”爆发以后,在家乡无法存身了,刘山便带着家人逃亡到了南方某个小镇上。他们在这里安顿下来,准备重建家园。刘山夫妇经过几年的辛勤劳动,终于新建了一个家,但弟弟刘四却好吃懒做。“八·一三”后,小镇上的守军为了防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小镇周围建起工事,
《保卫我们的土地》
很多人都帮助守军抗击日寇,也有人打算逃离。亲身经历逃难之苦的刘山劝大家不要逃难,应该为抗击日寇尽自己的力量。很多百姓很受震动,都尽力帮助守军共同打击敌人,而刘四却上了汉奸的当,助纣为虐,给敌人指明轰炸目标。刘山发现后,说服刘四不要再替日本人害中国人,但刘四不听,情急之下,刘山开枪打死了刘四。刘四临死前终于明白了自己所作所为的害处,说出藏汉奸的地方。守军带着镇上的人们一起清除了汉奸,继续抗击敌人。
影片表达了中国人民要求抗战的民族愿望和爱国主义主题。当时电影界抗敌协会成立宣言曾指出,抗战电影应深入军队、工厂和农村。《保卫我们的土地》正是为鼓动农民抗战而制作的。编导史东山在影片创作中。从题材内容到表现形式,注意为农民所接受,都花了较大的功夫。影片一开始。就穿插了一组纪录片镜头,反映了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烧杀抢掠的情景,大大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影片放映后,及时地配合了当时的抗战宣传,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这部影片还在纽约、菲律宾等地放映。起到了向国际上宣扬中国抗战的积极作用。
3. 砍了那个马大三:《鬼子来了》往事
多年以后,香川照之仍对在中国拍摄《鬼子来了》的四个多月记忆深刻,其中一大半的原因要归咎于导演姜文,严苛的训练和无计划的拍摄进度让他每天在剧组过得提心吊胆。回国后,香川出版了自己在中国的拍摄日记,里面不乏“我想要和姜文大吵一架”这样的话。后来,他的前辈中井贵一在拍摄《天地英雄》后,也气得不行,同样出了本日记“痛斥”姜文的霸道。
姜文为什么要拍《鬼子来了》,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可能是因为《阳光灿烂的日子》之后,观众已经把他当作大导演了。那年在《有话好好说》的首映式上,姜文被一个年轻人抓住衣裳质问:“姜文,你这算干嘛呐?我们拍完《阳光灿烂的日子》怎么就不干正经事?”姜文说我在演戏,不正经吗?旁边的制片人乐了,说你琢磨个故事吧, 人家那意思是你得当导演了。
姜文看上了尤凤伟的小说《生存》后,带着几个编剧改了大半年,前半部分基本还是小说的路子,后半截就按姜文的路子来了,他也渐渐找到了自己为何要拍《鬼子来了》的理由。姜文从小就爱看打仗片,能把《平原游击队》《南征北战》的台词背下来。拍电影之后重看这些老片,他发现了其中较少被人提起的亮点,比如《地道战》开头鬼子扫荡,八路军带着老百姓转移的大场面调度很漂亮,《小兵张嘎》的运动镜头很巧妙,《英雄儿女》的音乐衔接让好多MTV相形见绌。
但他心里也清楚,这些电影不符合自己的艺术标准,他想重现老电影里四十年代人的那种状态,然后讲一个更接近于历史真实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中国农村不再“全民皆兵”,日本兵也不再是脸谱化的“八格牙路”。
主题定了,找到“鬼子”就是关键,看了大量抗战资料和日本人拍的纪录片后,姜文心里有了花屋小三郎的具体形象:个头不高、年龄不大、长相难看、气质不是农民就是渔民的日本人。他觉得抗战老片里中国人扮演的山田、松井实在是太美化他们了。为了找到合适的人选,姜文去了好几趟日本,有回他到军服店想买一套当年的日本军装,老板看他是中国人,就随便拿了一套仿制的糊弄。姜文让翻译把版型和尺寸错误一说,老板一边赔不是一边把库存的真货拿了出来,他哪里知道,想在电影里完全还原真实的姜文连兜裆布的宽窄都研究过了。
1998年6月,在日本当地演艺公司的协助下,35岁的姜文见到了33岁的香川照之,他对香川的形象很满意,简直就是从他脑子里走出来的。香川看过《红高粱》,他觉得姜文的样子比电影里爽朗得多,但在细金丝边眼镜后面藏着的,是一双既讨人喜欢又冷冰严峻的目光。
读完剧本,香川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想到自己可能出演里面的角色时,他仿佛闻到了军服、大刀和驴子的气味儿,迫不及待地问姜文:“什么时候开拍?”姜文说先得军训,然后从8月底一直干到年底。想到片酬的香川沉默了,他后悔刚才表现得太兴奋,“如果我接受邀请,月薪肯定比日本刚毕业的大学生还低”。拆在那之后的一天,他收到了姜文正式的邀请,犹豫之情竟然一扫而光。
1998年8月12日下午,香川和另外四个日本演员抵达北京,其中有扮演陆军小队长酒冢的泽田谦也。上了面包车,一行人被拉到北京西北角的一栋六层公寓楼。晚上,姜文和剧组的主要人员为他们设宴接风,这也是中日两国演员的第一次见面会。在现场充当翻译的,是影片里汉奸翻译官董汉臣的扮演者袁丁,他是长春人,87年到日本留学,从扛器材干到了NHK电视台的导演,形象上完全符合姜文的想象,“东北口音,日语地道,满嘴跑火车,身材跟我一样大块头”。
袁丁用地道的东北话和东京话拉近了两边的距离,姜文借着酒劲儿宣布,“大家都要好好地学法语,我们这部电影一定会去戛纳,而且还能得奖。”香川在书里写道:“夹着并不太好吃的中国菜,我选择信姜文一回,那时我还没感觉到他是个怪物。”
军训时,中方演员也在河北农村体验生活。扮演鱼儿的姜宏波整天跟农村大妈下地干活儿,学会了纺线、做饭、杀鸡、喂猪等普通农妇从早到晚的活计。扮演七爷的反派老戏骨陈述住到老乡家里学说唐山方言,祖籍浙江长在上海的陈老下了狠功夫,没几天就能用半生不熟的唐山话跟乡亲们聊天了。
第二天一大早剧组就上路了,经过六个小时的颠簸,到达了第一个外景拍摄地——河北蔚县。外景地还原了当年日本兵驻扎过的寺院、营房、炮楼和周边的街道,看到实景的香川预感到这里将诞生了不起的镜头,也产生了“没准儿真会在戛纳得奖所以要好好学外语”的念头。
拍摄过程中,姜文把演员们叫到香川的屋里对词。拍小队长泽田向吴大维扮演的国军军官投降的那场戏时,香川真切感受到了战败时日本人的沉重心情。一连两天,军训时积蓄的高傲就被各种向中国人低头的镜头耗光了。期间有个日本留学生说了句“八嘎”的口头语,惹得剧组的一个大哥向他拔出了刀。
香川开拍的第一场戏是影片结尾的高潮,花屋小三郎砍头处决姜文扮演的农民马大三。这场戏分量很重,剧组从凌晨四点就开始做准备,现场来了大量群众演员,乡亲们被安排站在行刑会场旁边的高坡上“看热闹”。
姜文嘱咐香川,“砍头的动作要像打高尔夫挥杆那样”,实拍的时候,旁边的人用英文提醒香川开拍,“先生,动作”,香川声嘶力竭地吼了一声,砍下了马大三的头。姜文对这场戏挺满意,其他人也给他鼓了掌。
过了一天,姜文又决定给这场戏加个镜头,“蚂蚁在他脖子上爬,香川在挥刀前把蚂蚁弹走”。剧组的人抓了好多蚂蚁,为了不让它们乱爬,先在瓶子里闷个半死,再挑一只放到姜文脖子上。
香川此前想不明白《鬼子来了》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拍完这场戏之后,他有点明白了,姜文用一只蚂蚁把日本人的懦弱和凶残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镜头的威力会像点燃的爆竹,在观众心里炸响。
因为剧情需要,香川和袁丁都被装进了麻袋,往片场一扔就是一整天,香川老怕别人把他给忘了。这时候,他突然感到了袁丁的好,幸亏身边有这么个陪他说日语的人,要不然他得在麻袋里憋死。
香川问袁丁,你为啥逃避军训,袁丁理直气壮地说:“练立正是导演为了让你们战胜自己,我到日本打拼了十年已经战胜自己了,所以就不用练了。”香川又被他气着了,“强词夺理!那你干嘛不多站两个小时,让我们这帮不成熟的日本人看看,你是怎么战胜自己的!”
聊到那块被用掉的肥皂时,袁丁表示了自己的“歉意”,“在我们这儿,烟酒肥皂什么的,都是大家共用的,我不知道那是包含爱情的肥皂,对不起了。”香川没空再纠结肥皂,更大的考验来了,那天要拍返回连队的花屋被战友们痛殴的戏,姜文嫌画面的张力不够,跟泽田说你也来一块儿打,香川心里一惊, 他听说泽田在香港拍戏时打晕过成龙。
实拍的时候,泽田手下留情了,打得最狠的反倒是几个留学生,他们下手不知道轻重,你一拳我一脚地打了香川三十多下,拍到一半血就顺着他的嘴角往下流,姜文过来抱着他用日语说,“这条太好了”。
光流血还不够,拍花屋和董汉臣闹翻互殴那场戏时,为了酝酿感情,姜文让香川面对墙壁坐下蹲禁闭,刚过了五分钟,他就“哇”地一声哭了出来,之后和袁丁打得特别投入,把压抑已久的感情都宣泄出来了。
一天晚上,日本演艺公司的负责人来探班,又赶上给电影创作音乐的摇滚教父崔健也来了,姜文招呼大家吃涮肉,远道而来的客人给剧组带了鱼子酱,爱吃辣的姜文在上面洒了好多辣椒粉,主食都没吃就把一大盆鱼子酱吃光了,给香川看得一愣一愣的。
夏去秋来,香川收到了妻子托人寄来的冬装,但他十分担心剧组能否在12月底关机,因为拍摄进度
4. 「慰安妇」题材记录电影《二十二》这部影片怎么样
很感人的,这些老人受了太多苦了
《二十二》延续了《三十二》的纪录风格,俄罗斯著名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评价它为“一部很温暖的电影”。观众不必害怕影片会冲击视觉或刺痛神经,影片并不愿意把老人当成单纯的“历史证据”,它平静地纪录了这些饱受磨难的老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有痛苦,有快乐,有挣扎,更有和解。对她们来说,活着,本身就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大家怎样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