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寻一篇《暹罗之恋》的影评
Order:连夜看完《暹罗之恋》。像面对一个神话,我的心突然格外柔软,就像亚当被抽取了肋骨,有一种暖洋洋的疼痛。深夜的城市开始落雨。那般纯净无暇,那般澄澈透亮。
我钻进了一座爱的桃花源。洞有微光,入内极窄,遂而豁然开朗。生命的迹象同样那般美好地存在于我们的臆想中。就像电影中那一尘不染的爱情。
Mew和Tong的爱情,总是那样淡淡的悬浮在温暖的气流里。他们如此恋恋不舍得分开,却又像谁也无从介入那般,笑中带泪,填满浓郁的忧伤,一格一格。男孩之间的柏拉图之恋,究竟是短暂的分别,还是永恒的不可能?
评论这部电影的人实在太多了,就像一场赶集。而向来忌惮偶像影子的我,却兀自开始醒悟,原来好电影也可以是这样,可以用这样清冽纯净的面孔来装饰银幕,可以这样让人沉浸于简单纯粹的故事中。从来没人跟我说过,电影中的面孔都应该是胡子邋遢、衣冠不整的,而是我自己禁锢了自己,一直都是。我的象牙塔原来一直都是那么脏兮兮的,从来不曾细细擦拭过。看惯了老贾的纪录片,看惯了法式情色和荤段子,看惯了武侠世界的光怪陆离、爱恨情仇,就欣欣然忘却了童话。人或许就是这样迷惑起来,开始不记得纯真年华的小细节、小感动。田野上一垛垛的草堆,天空里高高的鹞子,奶奶扎成的狗尾巴草玩具,蚂蚁一排排爬进树洞躲雨,小蝌蚪被重新放生到阴沟……关于童年的思绪开始翻涌,我唯有写下它们。内心的空白竟然这般吓人,我要拿出蜡笔重新涂鸦了。
东边现出了鱼肚白,我默默关上电脑,却毫无睡意。思绪还沉迷在电影里。那个熙熙攘攘的暹罗广场,那里的玩具店有不断涨价的小玩具,还有闪闪发光的圣诞树,漂亮的男孩女孩成群结队地走来走去……
狂欢中的孤独涌上来,那也是MEW和TONG心里的孤独,他们学会了如何去爱,却依然孤独如初。
寂寞
阿嬷的房子里那架古旧的钢琴是MEW最早的音乐记忆。阿嬷怀恋阿公,镜框里的阿公的影子在琴声流淌中渐渐清晰,而年幼的小MEW似懂非懂。这样的诗意氛围就像侯孝贤镜头下阳光充沛的午后,人在静静忧伤,而生活依然美好。
直到阿嬷辞世,MEW的心开始陷入了恐慌。大大的孤独笼罩着他,唯有独自专注于音乐创作才能排遣寂寞。我们无法知道MEW是怎样深深惦记着儿时的玩伴?房间最显眼处的木偶,还有他和TONG小时候的甜蜜合照,在光线里散射微光。记忆尚未尘封,男孩心里的影子一直隐隐存在。
多年后的偶遇,使MEW的心里打开了窗口。那夜的默默相偎,印刻在MEW的心田。TONG的胸口是否有一种别样的温度,使MEW睡得那么香甜。那种温度不同与阿嬷的气息,却是另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
两个男孩的深夜长谈,在MEW对阿嬷逝去的苦痛中拉开话头。而TONG自从姐姐失踪后的这些年,更是深陷在家庭的苦痛中。MEW说起他的寂寞,而TONG何尝不是呢?TONG只是习惯了沉默。
“小时候,寂寞就是没有朋友。长大了,寂寞就是……比没有朋友更寂寞。有时我在想,如果我们真的很爱一个人,我们能接受这种事吗?如果有一天,他不再了。离别这种事,也是生命的一部分,TONG也知道。但是我们真的能释怀吗?我们真的很爱一个人,不会害怕他离开我们而去吗?还有就是,我们必须接受。无论我们在哪里,爱的人不在身边了,这样吧,就是寂寞。”
MEW的这一段话也是说给他自己听的。小时候,TONG因为搬家离开,MEW在车后默默擦眼泪;阿嬷静静死去,他却楞是哭不出来;而与TONG重逢的喜悦又会多么短暂呢?
影片最后,两个男孩恋恋不舍地分开。MEW努力想微笑,但还是难掩忧伤地不停回头看TONG。
“我们还是不要在一起了,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不爱你。”TONG那么沉默地说出那句话。MEW的脸轻轻一沉,随即又咧嘴微笑。他总是那么努力地对他微笑,心里却早已泣不成声。而看在TONG的眼里,更是痛楚万分的。这就是两个男孩子的爱恋。
男孩和男孩注定不能在一起。那么多人都是这样恍惚于自己的选择。更何况是两个未长成的青涩少年?对家人的爱,对母亲的愧疚使TONG选择了放弃这份爱情,而MEW的心里亦是为了TONG的未来选择承受。
当TONG把圣诞礼物递给MEW时,两个人的手指微微接触,身体的距离却慢慢拉远。
因为爱,他们在一起,因为爱,他们分开。恰到好处的忧伤。
木偶
MEW一直摆在琴旁的木偶总是少了一只鼻子。那是小时候TONG送给他的礼物,用爸爸教给他的“藏宝游戏”的形式,把木偶拆开,分散各处,MEW每找到一处就拼起来,而鼻子却意外地丢了,因为藏鼻子的树被园丁砍掉。TONG对此耿耿于怀,MEW却更为珍惜这份礼物的价值。那么多年地珍藏着。
TONG在圣诞之夜递给MEW的那份礼物就是新买的木偶鼻子。红色的鼻头,像小丑鼻子的颜色。MEW走回家,默默地给木偶插上鼻子。就像完成一份拼图。就像他和TONG的爱情,终于完整了。因为TONG说过,他是爱他的。而MEW的“谢谢”两个字却说得那样令人痛心。
或许爱情就是因为距离才产生美,或许他们还有走到一起的希望,或许离开就是人生的一道道坎,然而现在,MEW只想好好地哭一场……
圣诞布偶
这是故事中最好的一个细节。母亲给TONG一对布偶,一男一女,叫TONG挂到圣诞树上。TONG犹豫再三,几次问,“妈妈,我这样挂好吗?”母亲开始不在意,然后恍然抬头看TONG。眼泪突然从心底涌出来。“我怕挂得不好,又惹妈妈生气。”TONG是多好的一个孩子。爱上MEW并不是他自己愿意的啊,爱情本身就是难以捉摸的事情。为人之母,心里难道会不知道孩子的难处吗?母亲的表情是复杂的,但她还是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决定。”TONG心里很开心,而母亲,尽管心里还是不愿意,却学会了对儿子微笑。她把两个布偶递给他,而TONG最终只拿了男的布偶。这就是TONG的选择。尽管他最终选择了放弃MEW,但MEW早已住进了他的心里。
YING
故事中还有一个叫做YING的女孩。她住在TONG搬家前住过的房子里。女孩对MEW的爱是可爱而痴狂的。每天隔窗看他弹琴;在房间里贴满MEW的照片;偷偷拿来他的帽子,找出一根头发塞进玩具熊里,祈祷MEW会爱上她;或者疯狂地看恋爱宝典,买一束玫瑰把花枝上的刺一枚枚拔掉,预备送给MEW。就算所有的人说MEW是gay她也要不顾一切地为他辩护。而事实是MEW心中住进的那个人就是男孩TONG。
YING的善良之处就在这里。她选择了放弃MEW,为了MEW的幸福,她甘愿跟他做朋友。而圣诞夜演唱会上,她站在TONG旁边一起为台上的MEW欢呼呐喊。有一个细节是YING突然抬头看看TONG,他心里知道,是这个男孩把MEW抢走了,但最终她还是兀自笑笑,在心里为他们祝福。
她在玩具店帮TONG求老板出卖木偶鼻子的那段,显得那样率真可爱。她对MEW的爱或许有点花痴的成分,但比之于TONG的前任女友DONUT不知要好多少。
从YING 身上,我突然觉得暹罗广场上的孩子们都是那样善良纯真。
其他
电影中有一首深情甜蜜的歌:《同行》。是MEW专门为TONG写的。那是爱情给予他的灵感,是出离寂寞的一次美丽的音乐旅行。在那次PARTY上,MEW情真意切地对着TONG演唱,就像一次绝美的表白。两个男孩坐在石凳上的那个夜晚是温润如水的。MEW问TONG,你觉得这首歌怎样?TONG沉默了许久,回答道,“难以言表”。
在另一个美丽的午后,MEW听到了一首中文歌《明月千里寄相思》。我不知道电影中的这首歌出自蔡琴还是徐小凤,甚或是更早的中国女歌手。这柔婉缠绵的音乐与记忆中阿嬷的琴声重叠在一起,成为一种古老神话般的回响。这是电影中最温馨也最令人惊艳的桥段。
而MEW和TONG的爱情就这样被定格在那轻轻的一吻中,有如最澄澈宁静的神话。终于开始明白纯美的力量,这个世界恍然涌出的那么多腐女、同人女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而这种纯美似乎与性别无关,只关乎爱情。或许同性恋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或许非主流融入主流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感动的东西每个时代都是一致的。就像托尔斯泰小说的开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想说,选择幸福的方式各有各的不同,而幸福的形状却是大同小异。
摘录:
PS1:《暹罗之恋》的热映使得影片两位男主角立刻爆红,成为泰国当前最炙手可热的青春偶像。在片中饰演阳光少年Tong的Mario Maurer(马里奥-毛瑞尔)是一位泰国籍中德混血儿,爸爸Roland是德国人,妈妈Warunya是泰籍中国人。Mario出生于1988年12月4日,身高1.77米。在16岁的时候, 他已经成为一名模特同时接拍一些写真、广告和MTV。《暹罗之恋》是Mario出演的第一部电影,2008年他将在另一部依然由《暹罗之恋》导演Chatchai Naksuriya创作的电影《友谊》(Friendship)中担任角色。
《暹罗之恋》令年仅19岁的Mario迅速成为当之无愧的泰国人气王。从去年开始,他频频出现在泰国的知名杂志《yours》、《kazz》等的封面上,为各种时装代言。他不失时机退出hip-hop唱片专辑,为他积攒了不少人气……
饰演音乐天才Mew的Witwisit Hirunwongkul昵称为Pchy,1989年7月20日出生于泰国清迈,现就读于泰国法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一年级,是一个既能唱歌又会弹钢琴的歌手和作曲人,现在是乐团august的灵魂人物,至今只出演过一部电影《暹罗之恋》。关于Pchy出演该片的经历颇具戏剧色彩。本来扮演Mew的另有其人,但当时剧组经费不够,拍摄电影的事情就搁置下来,直到2006年底导演凑集资金开拍时,原先那位Mew的年龄就太大了不适合再扮演这个角色,于是导演想到了和自己读同一所高中的学弟Pchy,而Pchy的出色表现也证明了导演的眼光,他将Mew这个角色诠释得十分感人……
PS2:《暹罗之恋》是2007年底泰国最热门的影片,尽管同性恋题材的电影在泰国并不少见,本片却格外受到瞩目,凭借清新的风格、青春的形象和动人的情节,影片公映后立刻在泰国引发了一股观看狂潮。
暹罗是泰国的旧称,电影取名《暹罗之恋》,是因为故事的许多重要情节都在曼谷的暹罗广场展开。暹罗广场是曼谷的年轻人最喜欢聚集的地带,周围的购物中心林立,两条Skytrain空中铁路的线路Sukhumvit Line和Silom Line在此交汇。
《暹罗之恋》由26岁的年轻导演Ma-Deaw Chukiatsakwirakul编剧执导,但导演并不希望人们把这部影片称为“同性恋电影”,他认为影片应面向所有观众。影片围绕Mew和Tong的成长和感情展开,也呈现了Tong的家人因为姐姐失踪而遭受的痛苦,爱情、亲情、友情等人类心灵相通的各种情感,始终是影片的关注焦点……
㈡ 《与父同行》泰国同志电影
听名字一定好看,父是攻吧,不喜欢父是受的。
㈢ 伴我同行观后感3篇
伴我同行观后感1
前天看了电影《伴我同行》,1986年拍的,电影风格平实,没有大明星大场面,在当今是属于低成本制作。电影讲述的是4个12岁的小孩的一次冒险活动。给我最大感触的并不是冒险的过程,而是主人公最后在回忆往事时感慨道:虽然我和他已十年不见,我知道我会永远怀念他。我后来再也没交到像十二岁时那帮人一样好的朋友,也许每个人都是如此吧?
俗话说物不如新,人不如旧。年少的时候大家都头脑简单,没有过多的欲望,自卑,自大,嫉妒,攀比的想法虽然也有,但是没有成年以后的严重,因此容易找到玩伴,随着时光的流逝,,不同的智力发展程度,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兴趣爱好,都会产生了隔阂,导致儿时玩伴慢慢分道扬镳。成长过程中的分叉口有很多,升学,搬家,转学,甚至移民,每个分叉口都丢失一群玩伴,能够一起成长到老的儿时玩伴少之又少,可是那个年纪的我们有多少人会珍惜这份缘分呢?现在可以联系上的小学同学是凤毛麟角,初中同学是屈指可数,高中大学的比较多,但是可以有相同的志向兴趣爱好的又有多少呢?在我小孩还来得及的时候,多提醒他,珍惜现在的朋友,他是你成长岁月的见证者。可是现在的小孩很多被电脑游戏,手机游戏勾魂了,不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现在流行的宅男宅女估计就是电脑的副产品。
交朋友贵乎真诚,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朋友在有的人心目中可能只是用来出卖的吧,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是你想失去一个朋友就借钱给他。有的干传销的人,最热衷于找朋友推销,最后弄到朋友都敬而远之。酒肉朋友比比皆是,但是可以交心的朋友几乎绝迹,仗义每多屠狗辈,最后借用许冠杰的一句歌词:知音梦里寻。
伴我同行观后感2
看完之后我觉得不买只碟来收藏简直对不起自己,一部集儿童成长,冒险,感人,幽默电影。虽然是1986年,但给我震撼没有因为他的时间而失色,反而越加喜爱。让我想起我儿时冒险和朋友。
由四个破碎家庭的小孩组成的四人探险团,去寻找一具尸体的冒险故事。剧中有笑又有泪,有惊险又有美丽的风景,带着50年代的经典美国流行曲做背景,一路破五关斩六将走下去。
当然这部电影不止单单冒险,还有每个小孩对家庭,对成长,对友情,对认同的内心哭诉。这是一部可以跟《阿甘正传》比美的电影。
“有些朋友常是一闪而逝,就像路上的行人一样”
“我后来再也没交到,像12岁时那帮人一样好的朋友,每个人都是如此” 友情弥足珍贵,尤其年少时!
伴我同行观后感3
昨天,我们一家人一起去观看了记忆中的经典动漫《哆啦A梦》的电影版——《哆啦A梦:伴我同行》,重温了一下儿时的经典记忆。
《哆啦A梦》主要讲了主人公大雄常常受胖虎欺负,他一有什么事就去找哆啦A梦,可是有一天,哆啦A梦要回去未来,大雄知道后很伤心,他抱着哆啦A梦,其实哆啦A梦一点也不想回去,大雄爸爸和妈妈知道后劝大雄不要难过,让小哆啦回去未来世界。大雄想明白了决定让哆啦A梦回去,可是哆啦A梦不放心大雄,大雄为了不让哆啦A梦担心,决心一定要战胜自己,他无论失败多少次,摔倒多少次他都站起来,最后他胜利了,哆啦A梦看到也很高兴地回去了。
这个故事很感人,最后哆啦A梦回来了,故事的主人公大雄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你不放弃,即使失败多少次,也不要灰心,你就一定会成功,所以我们要学习大雄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学习上有一点小问题,你不会就让别人一教就好了,你还要问那道题的思路。要明白那道题的意思。这样以侯碰道就一定会做出来。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也同样要坦然面对,勇于挑战。
很多人都还记得这么一个童年小伙伴,刚认识它的时候还叫“机器猫”,就这么叫了它很多年之后,突然有一天就“改名”叫“哆啦A梦”了。再后来,在2015年的这个夏天,这货竟然从2D升级到3D,圆润了,也更萌了。虽然很多年不见,但和它在电影院里重遇的瞬间,大多数人都还是忍不住哭成狗。严格来说,《哆啦A梦:伴我同行》 也算是一部“炒冷饭”的电影,但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冷饭:它刀工细致、摆盘精妙,3D特效力求完美,细节上毫不马虎;所有配料和调料都可谓精心设计,用经典元素调出熟悉的味道;最后,在山崎贵这个煽情大厨的烹饪之下,《伴我同行》就这样变成了一碗让很多人吃了都不禁热泪盈眶、回味无穷的冷饭。
㈣ 《人再囧途之泰囧》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人再囧途之泰囧》观后感(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这个双休日过的很爽,因为看了两场电影。先是周六和老爸看了冯小刚导演的《一九四二》,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周日的晚上,应田加闻的邀请,又去看了徐铮导演的《人再囧途之泰囧》,笑得一塌糊涂。先说说《人再囧途之泰囧》的观后感受。
这部影片情节生动曲折,除了接二连三的幽默外,还穿插着许多的温情,再加上美满的大结局,不失为一部精彩的喜剧片。
影片中的人物各有特色,其中最搞笑的还要数王宝强饰演的王宝了,影片中的大多数笑料都来自于他。王宝顶着金色的蘑菇头,背着鼓鼓囊囊的旅行包,一脸傻样,喜欢发微博和卖萌,憨厚而又天真,像个小孩似的。影片中的反面角色——商务男高博(黄渤饰演)也让我印象深刻,他为了抢夺到授权书,一路跟踪徐朗来到泰国。我觉得高博的神情和动作特别有意思,有时候很像机器人,一副严肃正经却又滑稽可笑的样子。当然,徐铮饰演的徐朗也很成功,把那种无奈和温情表现的活灵活现。总之,这三个活宝搭配默契,共同演绎了一场令人捧腹的喜剧。
影片中的台词也让人开怀不已——在飞机上,当徐朗对王宝的忍无可忍时,随口说了句:“你该吃药了吧!”么想到王宝居然欣喜地问道:“你咋知道的?”说着便掏出了一个小药盒艰难地吞起药来。徐朗还形容王宝“二到无穷大”“是冒出来的一朵奇葩”等等,都让观众们笑喷了。
在影片的最后,还有一位惊喜人物客串出场了,在此就不剧透了,如果大家想知道是谁,就去电影院里自己找答案吧。
最近真挺忙的,不知道忙什么,忙里偷空看了场电影!是我期待了很久的喜剧,而影片里没有喜剧电影里必然出现的葛大爷!
在周星驰的休片和被冯小刚玩腻了喜剧的今天,可以说喜剧市场真的不景气。而徐铮取了个巧,拍了这么部片子,上映时间也安排在正合适贺岁档,跟李安冯小刚和陆川几个名导,和其强大的演员阵容相比,《泰囧》异军突起,赢的漂亮!
刚开始的时候挺失望的,情节有点乱,从陶虹提离婚的淡然到黄渤脖子落枕更更着的出现再到谢楠的呆滞到夸张的表情,还有飞机上王宝强叫来空姐非逼着徐铮关机,王宝强一直傻呵呵的自拍等等,结构不算紧凑,这些琐碎的,刻意制造出来的无厘头挺让人哭笑不得的,而我身后几个小女生一直笑,笑到都要岔气儿了,也委实让我费解,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原来有人比我笑点低!
大部分搞笑来自于误会,乌龙。徐铮想让王宝强为他做事,就谎称自己跟黄渤老婆有一腿,黄渤此行跟着他是要害他!对此王宝强深信不疑,正义的王宝强先是要徐铮保证以后决不怎么做,其次在途中遇见黄渤还帮着徐铮说好话,劝他不要动怒,跟他说是他老婆是原因。而完全跟王宝强不在一个话题上的黄渤听明白后很伤心,他对徐铮的恨更深了一层!两人找到徐铮的时候,徐铮正遇到麻烦,他无意间闯入了走私贩卖古玩的犯罪现场!而二人上不由分说把徐铮团团围住,左右开弓,黄渤更是与徐铮撕扯了起来。走私古玩的两伙人相互埋怨也打成一团了!场面完全失控。一个人摘徐铮的帽子,发现他没头发误认为他是“卧底光头刘”。就像王宝强一直以为黄渤是特务,而黄渤也始终觉得王宝强是徐铮的保镖一样。
真正搞笑大概要追溯到王宝强听信徐铮的话偷黄渤的护照开始,王宝强给黄渤做了个spa就跟葱油饼和面一样,拇指和食指在黄渤后背上向前赶捻着皮肤,双掌重叠在上面不停揉搓着,手法纯熟,最后还用擀面杖直接在其后背上推赶,黄渤“痛并快乐着”的表情和此时走错房间爬到床下受着非人待遇的徐铮相得益彰,两组画面不断切换,着实令人捧腹。也使影片推上了一个小高潮,其后更是不停的搞笑!
火车上,王宝强一直追问徐铮与黄渤老婆的“出轨细节”,徐铮老婆陶虹打电话过来说离婚的事情,徐铮本想借着信号不好蒙混过,却不料王宝强在旁边的好意提醒,此刻的徐铮恼羞成怒,对着王宝强说了好多伤人的话。而王宝强的一句“你到底是什么星座的,怎么人格这么分裂”,无疑会成为新一代的流行语!
《泰囧》之所以好看在于他不光搞笑,而且很有爱!当徐铮看见王宝强不停的被打,黄渤又在一旁苦苦纠缠着要抢他的授权书的时候,徐铮毅然决然的松开了装有授权书的盒子,而黄渤因为他的举动,不断往后退,最后还是没能掌握好平衡,狠狠的摔了个大跟头!那一刻我又笑了!放弃了授权书的徐铮完全没有多想,大步向王宝强跑,双腿弯曲,跪下,惯性向前,捡手机,随后往对方脸上扬了一把沙子,然后就是不停的按着快门,恨不得要记录下王宝强的全套动作,王宝强则是助跑,蹬着徐铮肩膀,跳起,狠狠的一招下劈,整个动作一气呵成,两人配合得更是默契十足完美之极,就像事先排练好的一样!
徐铮对黄渤说放弃二字的时候,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或许他终于明白,钱在真情面前真的不那么重要!他放弃了4年的心血来挽救他的婚姻,他在电话里用哭腔对陶虹说她们对于他很重要的时候真的很可怜,他只想争取一个机会,一个带孩子海洋馆的机会!而这次他毫无筹码,完全无法预计是否能够成功,与之前那个精明的自信的商人比起来简直大相径庭!那个时候我哭了!
看着徐铮与陶虹拥抱的镜头,以为就此结束了,都想起身离开了!怎料却迎来了最后一个高潮,本片中一特大惊喜!真没想到范冰冰会出现,而且可把王宝强爽坏了!两人对着摄像机做各种搞怪的动作,夸张的表情,感觉上不伦不类,但还是很搞笑!
很欢喜的'结尾,比我想象的强太多了!值得一看!
看徐铮的表演能发现这是个有专业精神同时懂得喜剧精神的演员。你看他的天生的喜剧丑角脸,眉眼间跳脱的表情,每一个肢体动作,台词的吐字和语气,能看到他清晰的思路,研究和模仿的路数。其中有卓别林一路到憨豆的西洋传统,也有周星驰的神经质,甚至韩国喜剧的灵感乍现。总之,他是星爷说的那种敬业的“一个演员”。从猪八戒到宁浩电影的飞跃,一路下来,在“人在囧途”和“呼叫转移”后,徐铮大概是想借助“徐朗”这个招牌人物,将自己多年积淀的喜剧表演智慧和中国本土生活气息高度融合,钻研出自己一套独特的风格。不同于赵本山的彻底的土,不同于葛优的被冯氏掌控大脑,而是拥有自己的思考和灵魂的中西土洋结合的路数。
一个有独立思想的演员是不甘于只诠释别人笔下角色的,这不,徐铮在冯氏追求自己理想的贺岁空档,终于自己全面控制了一部戏。而在这里,他将有底蕴的黄渤和没脑子的王宝强拉进来,精心打磨,将这哥俩身上独特地奇葩气质逼迫了出来。在编剧上也下足了功夫,能看出徐铮团队精心研究过好莱坞和欧洲喜剧的套路和经典桥段,这一点很像韩国影人的创作思路。在轻盈的摒弃一切说教的故事架构上,掺入精心打扮的桥段和包袱,加上适当的煽情和一点深沉。摄影上除了惯常的近景和特写,加一些优美诗意的全景和长镜,闹市飞车、热带丛林和寺庙、村寨动静结合。这些精心构建虽然都眼熟,但不显得矫情俗气。
传说两千万的投资能制作出这么部热闹还带着异色的喜剧,很难说不是智慧和思想的结晶。徐铮很可能会将徐朗事业和家庭并重的喜剧理念,搭配黄渤王宝强的“传奇”路数一直延续,打造自己的喜剧招牌。如果拥有星爷年轻时香港那样自由的体制和环境,这种有思想善于学习的演员真是无可限量,正像宁浩等中国年轻独立影人努力尝试去做的一样。
严肃较真的“高富帅”徐朗和“阳光快乐的二缺青年活宝”王宝撞在一起,注定是笑料百出,再加上一个机智悲催的“白骨精”高博,让这次的泰国之旅充满了喜剧色彩。故事背景中浓郁的丛林、河流中的大象、异域风情的建筑,让我们结结实实感受到了浓浓的“泰国风”,过了一把在家领略异域风光的瘾,再加上跌宕起伏、囧事不断的故事情节,更是让我们笑中有泪、泪中有笑,大呼过瘾。这样的片只是一个字,好!
事业成功、家庭频临决裂的徐朗为了自己发明的产品——油霸,决心开发研究,把“油霸”发扬光大,而自己的竞争对手高博却另有想法,想把发明一次性卖给法国人,两人各持己见,明争暗斗。为了拿到最大股东老周的授权书,徐朗启程去泰国寻找老周,高博尾随而至。
在飞机上,徐朗遇上了王宝,本来打算通过王宝来摆脱高博的追赶,没想到,两人阴差阳错,竟成了同甘苦、共患难的不搭界的同行者。徐朗刚开始对王宝充满鄙视,经历了一系列无奈、爆笑、误会的囧事儿,却被王宝深深打动,期间再加上高博的一路追赶,与他们纠缠不休,于是让这条奇异之路更加啼笑皆非、囧翻全场。
《泰囧》是《人在囧途》的第二部片子,今晚有幸影院欣赏了一遍,感觉茫然。
事前,很多朋友积极推荐此部喜剧片,以致一位闺蜜谈起此片时喜上眉梢,笑的自然是合不拢嘴。我自然不想望尘莫及,好在今日终于有幸一睹容颜。
剧中主角的演技真的太高超了,惹得我们一群观看的人频频发笑,其实觉得在电影院和一大群人一起看电影挺有意思的,大家一起笑,就是很担心影院里声音太过嘈杂会影响到蛋蛋,蛋蛋也挺喜欢看的,因为偶尔也有动一动。今晚看到了世界上最倒霉最搞笑的几个人,中间也有很多很感人的,比如说王宝曾好几次被徐朗赶走,然后又会到徐朗的身边,因为他们是“泰国传奇”组合,还有当徐朗误以为王宝是和高博一伙的,他们又再次分道扬镳时,徐朗发现王宝的旅行日记里面的内容,原来他误会了王宝,挺令人感动的是当他们终于到了那座庙,徐朗和高博抢着那个可能装有协议书的木盒子时,徐朗想起王宝的其中一个心愿,就是打泰拳,于是徐朗毅然决然的放开手中的盒子去帮助王宝拍下了他惊世骇俗的一张打泰拳时的照片!故事中徐朗为了自己研发的“油霸”辛苦了整整四年,还和自己的高中同学称了死对头,还差点就妻离子散,但他最后却选择了放弃,因为他知道,没有什么能比自己的家人在身边更重要了,于是他和他的妻子和好了。现实中也是如此,又有多少的人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于自己的家人朋友不顾了呢? 最意外的是范冰冰的出场,太让人感到意外了,她的穿着和出场时的气质,压倒了群芳,而且感觉她出场时的场景非常的梦幻,感觉就像是做梦一样,我相信电视中的王宝也是感觉置身于梦境中一般的。还有高博,看着他听到自己老婆生了的消息时的激动劲,我也激动了一番,不知道再过几个月我生蛋蛋时,蛋蛋他爸爸会不会也是很激动的呢!
看到徐峥总想笑,徐峥倒是个很正经人,从《星光灿烂猪八戒》到《人在囧途》,再到《泰囧》。逐渐突显其男人魅力,幽默的越来越自然。倒是见着王宝强,从原本的傻根到现在王宝,怎么看怎么觉得越来越丑(现在变成金毛狮王)。我觉得吧,他身上唯一能够真实演出的就是山区农民的那种朴实,老实,无知的气质,这些应该说是他本质的体现。但在这部《泰囧》中,他更是把这种无知,朴实,老实的形象放大了100倍,简直有点太做作了。好比徐峥说他“有病啊”,他就笑着回答“是啊有病”,“你该吃药了”他就掏出药笑着说“你怎么知道”……我觉得这种傻,太做作。这种笑料简直就像在神经病院看病人发神经一样悲哀。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人在囧途》一,喜欢没染黄毛的王宝强,不傻到神经病似的王宝强。
我特别喜欢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每一部、每一部,都堪称经典。因为周星驰每次演的角色都把做作的笑料发挥到极致,相反这些极致的笑料却反衬出主角自身是多么的聪慧、机智,让人看了从心底喜爱这样的角色。反观《泰囧》中的王宝角色,除了一个“傻”字,更让我看不到“傻”字背后抒写的是什么。想到那种让人痛恨到想死的“傻”,我要是徐峥,恨不得开始就把他给碎尸万段,还难消我心头之恨。
哎!这部喜剧,简直就是一群傻子在看傻子演的戏。
《人再囧途之泰囧》这部电影,让我感悟很深刻。虽然剧情搞笑,却看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感情。
这部电影讲述了“徐总”和“王宝”一路上与“高博”争抢授权书的故事。因为他们共同发明了一个高科技产品—“油霸”,他们在出售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所以导致了争抢授权书的。
王宝是这部电影的一个主角,他因为去泰国旅游掉队了,碰到了这位徐总。他有一个计划,需要两个人来完成,王宝是一个开朗简单热情的人,他对生活的热爱深深感染了整日为工作尔虞我诈的徐总。而这个王宝总是在给徐总捣乱,徐总一次一次地把他撵走,可没过多久王宝又回到了徐总身边来保护他。这可见是一份多么浓厚的感情啊!我非常敬佩他,因为他有一份值得尊重的兄弟情。我为此想起了一首小诗—朋友:不一定天天在一起,但是一定心心相连,不一定互相帮助,但是尽力而为,不一定再能见面,却以定铭记心里。
我和爸爸妈妈去看了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我对这部电影的评分是十星!因为超级搞笑。爸爸说妈妈的笑点太低了,看电影是从头笑到尾,没停过。但是我也听到爸爸在笑,而且是笑得直跺脚。但是我笑得不多,那几次笑都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笑得。爸爸说我笑点太高了,妈妈说我不知道笑点在哪里。其实我是看懂了电影的,那个光头徐铮和王宝,还有那个黄渤在快乐大本营做过节目,自称是“囧神家族”。在电影里,徐朗和王宝是“泰国传奇”,他们经历了很多事情,终于赢了特务高博,我最感动的是他的女儿说不想爸爸妈妈离婚,要一家人永远在一起。看到那里,我偷偷的掉了眼泪。爸爸在边上看到了,紧紧地抱着我,我觉得很安心。
泰国很美,再过几天,等考试结束一放寒假,我要和爸爸妈妈、阿娘、妮妮姐姐和大妈妈大爸爸一起去泰国普吉岛旅游。我很期待这一天!
㈤ 谁有泰国同志电影父子同行的资源,谢谢!
采纳先